李智慧
(常州婦幼保健院乳腺外科,江蘇常州,213000)
三陰性乳腺癌是一種特殊亞型的乳腺癌,特指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及HER-2 3種受體均為陰性的乳腺癌,亞洲女性屬于該類亞型乳腺癌常見人群之一,需要接受化療方式,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疾病[1-2]。吉西他濱屬于臨床一線常用乳腺癌化療藥物,受疾病耐藥性,影響對三陰性乳腺癌疾病治療效果低于預期。因此分析三陰性乳腺癌患者SLC29A1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變化,對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價值。本研究分析三陰性乳腺癌患者SLC29A1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對吉西他濱化療耐藥性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選擇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間,常州婦幼保健院接收并確診三陰性乳腺癌患者20例為研究對象。同時患者年齡42~53歲,患者平均年齡(46.36±3.26)歲。滿足本研究需求。同時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屬對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加入該研究中。本院倫理委員會對該研究完全知情,并批準相關研究進行。
1.2.1 SLC29A1基因SNP測序
所有患者接受化療當日清晨采集外周靜脈血10mL,使用全血基因組提取試劑盒Ⅱ,依據試劑盒步驟開展操作。使用發光光度計測定DNA純度,并在測定后將其置入-20℃冰箱內保存。完成上述環節后,使用應用Primer Premier(6.0版)軟件設計相應基因片段的上下游引物,上游引物序列為5’-TTTTTCAGCTTTTTGAACTGTGA-3’,下游引物序列為 5’-CTTGCTGTGTTGATTAGGGACAT-3’。應用PCR法擴增靶基因產物。PCR 反應條件:95℃ 5 min;94℃ 30s;57℃ 30s;72℃45s;共進行35個循環,最后72℃延伸7min。最后使用ABI公司DNA測序儀3730直接測序,測序結果由專業軟件Mutation Surveyor(2.0版本)分析,明確177、1288位點SNP序列。
1.2.2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hENT1表達測定
選擇患者彩色多普勒超聲下穿刺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病理科切片,采用常規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進行測定。采用相應抗體,并確保抗體稀釋比例為1:200,使用DAB顯色試劑盒以及免疫組化全自動染色儀,使用PBS為陰性對照,由醫院2位病理科主任醫生對每張病理切片讀片。其中患者病理切片出現棕黃色顆粒為染色陽性,并依據染色陽性細胞百分率以及染色情況進行評分。其中陽性細胞低于10%為1分,陽性細胞占11%~25%為2分,26%~50%為3分,占比超高50%為4分;染色強度評分中,無色為0分,淡黃色為1分,棕黃色為2分,褐色為3分。兩種評分相加評估患者總評分。其中分數低于2分判定為陰性,3~4分為弱陽性,5~6分為陽性,7分以上為強陽性。最后,劃分患者hENT1中陰性及弱陽性為低表達組,陽性及強陽性為高表達組。
表1 患者SLC29A1基因SNP測序與耐藥性 [n(%)]
表2 患者免疫組織化學染色hENT1表達測定 [n(%)]
對比分析SLC29A1基因SNP測序后,177位點以及1288位點野生型與突變型患者耐藥性差異,其中患者耐藥性是指耐藥患者數/總病例數×100%。
對比分析免疫組織化學染色hENT1表達測定下,高表達與低表達患者耐藥性差異。
本研究使用SPSS21.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2檢驗,并以[n(%)]表示,<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在20例患者中,177位點野生型13例患者中,耐藥6例;突變型患者中,耐藥6例;1288位點野生型12例患者中,耐藥5例;突變型患者中,耐藥7例。其中177位點突變型耐藥性高于野生型耐藥性,1288位點突變型耐藥性高于野生型耐藥性,對比差異有統計學含義意義(<0.05)。見表 1。
患者免疫組織化學染色hENT1表達測定結果分析,其中高表達患者9例,耐藥7例,低表達患者11例,耐藥4例。兩種表達下患者吉西他濱耐藥性具有一定變化,其中高表達患者耐藥性明顯高于低表達耐藥性,差異具有統計學含義意義(<0.05)。見表 2。
三陰性乳腺癌屬于乳腺癌中常見亞型,在亞洲女性患者中具有較高發病率,需要采用針對性化療方式,有效控制疾病進一步發展,提高其生存質量。吉西他濱屬于臨床常見一線乳腺癌化療藥物,在患者疾病治療過程中具有較高抗腫瘤效果,對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顯著效果。但是該類化療藥物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耐藥性,無法有效發揮其臨床治療作用。因此具體分析三陰性乳腺癌患者SLC29A1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對準確掌握吉西他濱耐藥性具有顯著效果。
在患者相關疾病檢測治療過程中發現,核苷轉運載體在介導核苷及核苷類藥物的跨膜轉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hENTl和hENT2參與吉西他濱的跨膜轉運過程,hENTl是目前發現的在人體內轉運吉西他濱的主要蛋白,可以發現hENTl表達程度對吉西他濱耐藥性具有一定影響。而隨著針對三陰性乳腺癌研究的深入,SLC29A1基因SNP中不同位點序列對及系統并耐藥性具有一定影響,其關鍵在于相應的編碼序列氨基酸發生一定變化。具體而言,SLC29A1基因SNP177,1288位點可在亞洲人群中檢測發現,而由于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不同位點序列發生一定變化,從而影響了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吉西他濱耐藥性[3-4]。因此在臨床開展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診斷與治療過程中,可通過SLC29A1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分析,相應掌握患者耐藥性變化情況,以便于及時采用相應藥物治療,提高臨床治療效果[5-6]。
在本研究中,三陰性乳腺癌患者SLC29A1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對吉西他濱耐藥性具有較大影響,其中1288、177位點突變型耐藥性較高,hENTl中高表達耐藥性較強,對患者治療效果造成一定影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
綜上所述,針對采用吉西他濱治療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具體分析其SLC29A1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準確掌握吉西他濱耐藥性情況,對調整患者治療方案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