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媛 王怡然 曹雅蕓
(東部戰區空軍醫院藥學部,江蘇 南京,210000)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gharmacy intravenous ad-minxture services,PIVAS)是指在醫療機構部門根據醫師處方或是醫囑,經過相關醫師嚴格審核,在由醫學專業技術人員按照無菌要求操作,在整潔、干凈的環境下對靜脈用藥進行混合調配,但在此過程中仍會因不可控因素造成不良事件發生,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出現不合理醫囑[1],繼而本次探究隨機抽選了2015年4月~2018年5月我院科室中344條醫囑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靜脈藥物配置不合理醫囑干預的臨床成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回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5月東部戰區空軍醫院科室的實施不合理醫囑臨床干預前后的344例醫囑,按照實施不合理醫囑臨床干預時間分組,將我院實施不合理醫囑臨床干預前時間為2015年4月~2016年5月的172條不合理醫囑設為對照組,將我院實施不合理醫囑臨床干預后時間為2016年6月~2018年5月的172條不合理醫囑設為試驗組,兩組醫囑藥品使用、開具醫師等均基本相當,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
兩組醫囑均按照藥品法定說明書與《中國藥典》與《注射藥物應用手冊》等臨床用藥決策軟件,對用藥的合理性進行審查[2]。
對照組常規干預措施,在配置藥物是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根據藥物的特性采用不同配置方法進行配置。
試驗組給予不合理醫囑臨床干預措施,即內容包含以下幾點:①組建干預小組:由主任擔任組長,藥師組組長擔任副組長,其他成員要選擇有相關審方資格的藥師組成,同時將醫務科、信息科以及臨床科室進行聯合,針對各科室用藥特點,采取針對性的不合格醫囑進行臨床干預。②事前準備:首先將院中靜脈滴注藥物的相關說明書進行收集,并按照相關藥物代表進行系統分類,對藥物用法用量進行歸納,并注意各類藥物的注意事項,建立靜脈藥物配置藥物使用手冊,并將此手冊作為醫囑審核標準依據。最后,對靜脈藥物配置中不合理用藥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并針對性制定出相關科室用藥建議,特殊藥物要特殊標記,或是單獨制定手冊,之后向各個臨床科室進行發放。③事中干預:當審查醫師發現醫囑不合理時,與臨床及時取得聯系,對于責任醫師意見與護士意見認真聽取,結合責任醫師或護士,之后提出自己修改建議再行修改醫囑。此外,對于沒有任何依據且未按照說明書使用用藥的醫囑,若責任醫師堅持使用,最新措施由以往打包處理意見更改為醫囑不予接收。④事后鞏固:定時進行內部合理用藥培訓,對于最新藥物研究進展、新進藥品信息進行宣傳并指導學習,再將新進藥物添加至手冊中,將審方藥師的知識儲備庫進行實時更新。每個季度對于不合理醫囑進行歸納總結,并對不合理醫囑進行分析審查,避免問題再次出現,將不合理用藥排名前三的科室及分析結果上報于醫務科。最后對靜脈藥物配置進行定期維護,及時將藥品價格、劑量、使用說明等進行更新,將審方系統的自動攔截效率與質量進行提高。建立靜脈藥物配置相關微信群,對醫護人員用藥疑難問題進行實時解答,并可定期推送相關合理用藥常識。
不合理醫囑統計:觀察記錄兩組不合理醫囑統計率并進行對比。不合理醫囑:給藥劑量不合理、溶媒選擇不當、給藥方法不當、配伍不合理、溶媒用量不當、其他,統計率=(給藥劑量不合理+溶媒選擇不當+給藥方法不當+配伍不合理+溶媒用量不當+其他)例數/總例數×100%。不良事件:觀察記錄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并進行對比。時間錯誤、配方錯誤、價格錯誤,發生率=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統計分析資料一般運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無序分類數據以分比[n(%)]表示,采取2檢驗;<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對比兩組不合理醫囑結果 [n(%)]
表2 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
在臨床中靜脈藥物配合不合理,一出現物理、化學或是藥理方面的變化,會產生乳析或沉淀等現象,或者在臨床使用的過程中變化不被發現,但會降低藥物活性[3]。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大致會出現以下幾項不合理醫囑問題:①用藥劑量不當,出現過量,未嚴格按照說明書劑量配比。②給藥頻次不當,次數不清晰,主要會在抗生素使用中。③配伍禁忌問題醫囑:靜脈滴注時多數會出現多種藥物同時在容器中使用,有時會出現兩種或是兩種以上藥物無法配比。④遴選藥物不合適:特殊病類型患者需采取特殊藥物輸注,但在輸注的過程中存在多處注意事項,需逐一根據患者需求逐一對比。⑤給藥途徑不合適:主要體現在無需靜脈輸注藥物,行靜脈給藥[4]。⑥濃度不合適:藥品濃度較高,且未嚴格按照市說明書配比進行。⑦溶媒不合適:所用藥物與溶媒之間在相互關系、作用,或是患者身體不耐受等;⑧其他不合適:多數醫院現在采取電子醫囑,但規范度不高,易出現時間、醫囑等常規問題錯誤。根據上述不合理醫囑表述,任意一項出現問題就易發生不可控不良事件的發生,繼而對不合理醫囑實施臨床干預政策,對其建立干預小組,對不合理醫囑進行季度性總結、分析,聯合各個部門、科室用藥特點,制作相應手冊,同時對相關醫護人員進行定時用藥培訓,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從根本處降低不合理醫囑發生率,從而降低醫院不良事件發生[5]。
在本文研究數據中顯示,在不合理醫囑臨床干預指導下的試驗組不合理醫囑統計率與不良事件發生率都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0.05),由此可知,不合理醫囑臨床干預可有效降低不合理醫囑發生,同時避免且降低不良事件發生。
綜上,對于靜脈藥物配置中出現的不合理醫囑實施應用臨床干預方案,可有效降低不合理醫囑的發生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出現,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有重要作用,值得應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