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連欣
(方城縣人民醫院司法鑒定所,河南南陽,473200)
眼眶骨折法醫學鑒定案例在以往法醫鑒定案例中占比較高,而且鑒定難度較高,因眼骨具有獨特生理解剖結構,所以眼骨周圍組織出現破壞性損傷時,容易衍生出諸多并發癥,使得病情更為復雜[1]。現階段,臨床常采用X光線或常規CT檢查診斷、鑒定眼部外傷性骨折嚴重程度,但是這兩種方法對細小輕微的骨折難以察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得出全面客觀的鑒定結果[2]。CT多平面重組技術則是在表現標定的位置進行多方位圖像重組,從而能夠清晰顯示病灶的損傷情況,提高診斷準確率。因此本研究選擇本院2017年9月~2019年8月接收的70例存在眼眶外傷需法醫鑒定的患者,分別采用CT檢查、CT多平面重組(MPR)技術檢查,探討CT多平面重組(MPR)技術在眼眶骨折法醫鑒定中的價值,現報告如下:
經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選擇方城縣人民醫院2017年9月~2019年8月接收的70例存在眼眶外傷需法醫鑒定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研究,且簽署研究知情協議書。所有患者中男性占45例,女性占25例;根據眼部骨折區域劃分為:右眼骨折48例,左眼骨折6例,雙眼骨折16例;重物撞擊25例,交通車禍15例,重力毆打20例;高空墜落傷5例,爆炸傷害5例;年齡33~55歲,平均年齡(45.45±4.78)歲。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在收治我院之前在他院進行了常規非螺旋CT檢查;②經X線檢查均確診為眼眶骨折;③無交流障礙;④無眼疾病史。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重癥急性疾病;②精神障礙;③意識模糊;④依從性較差;⑤中途退出研究。
①常規CT檢查:即單層螺旋CT或非螺旋CT,采集層厚為5~10mm,并通過軸位或冠狀掃描,檢查結果由兩位專業醫師進行評估,以確保診斷結果的一致性。②CT多平面重組(MPR)技術:采用PHILIPS 16排螺旋CT機薄層對所有患者進行掃描,掃描參數如下所示:20~50mASs90/140KV,層厚為1mm,重建間距為0.1mm,螺距為0.13~1.7,重建函數為FC30,所有檢查數據均傳送至專業工作站,并由兩位專業醫師進行評估。
觀察和比較常規CT和CT多平面重組(MPR)技術的確診率、誤診率與可疑率,確診率=確診例數/總例數×100%。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調查表對兩組檢查方式進行評價,包括檢查操作、舒適度、所耗時間等,80~100分為滿意,60~79分為比較滿意,59分及以下為不滿意,滿意率=(滿意+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2檢驗;<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70例患者經X線檢查均確診為眼眶骨折,相比于常規CT技術,CT多平面重組(MPR)技術診斷準確率較高,誤診率較低,組間差異顯著(<0.05)。見表 1。
70例患者對CT多平面重組技術的滿意率高于常規CT檢查,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1 兩種檢查方式診斷結果的比較 [n(%)]

表2 兩組患者滿意率比較 [n(%)]
近年來,臨床研究發現CT多平面充足技術的診斷準確性高于常規單平面西體技術診斷結果。常規CT檢測技術只能觀測眼骨骨折中,獲取單面的圖像,故容易發生漏診或誤診的情況,難以為法醫鑒定提供準確參考依據。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CT多平面重組技術可獲取立體的眼骨骨折圖像,該技術是通過多方位CT影像成像組合原理全方位觀察骨折位置,能檢測出輕微骨裂,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診斷準確率,為評估患者的骨折病情提供有效的參考[3]。CT多平面重組技術是指多螺旋CT的后處理技術之一,其在常規CT掃描后能夠獲得斷層圖像的基礎上進一步獲得所有斷層圖像疊加,該技術可彌補常規CT對橫斷位顯示結構不清晰的不足;其在外傷患者診斷中,可清晰顯示骨折線的走形,從而能夠判斷骨折斷端的移位情況以及周圍組織損傷情況。其主要有以下優點:相比于常規CT,多平面重組技術掃描速度較高。對患者進行檢測時,能夠減少運動造影,其固定檢測中能夠減少造影劑的用量,從而能夠降低誤診率。另外,CT多平面重組技術可重復性檢測,獲得不同斷面的影像,在成間隔大小、重建次數方面上,無局限性。本研究結果顯示,CT多平面重組技術的診斷準確率高于常規CT檢查技術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20.24,<0.05);誤診率低于常規CT檢測技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10.78,<0.05)。張偉群等[3]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數據具有相似性,常規CT檢測結果66例明確確診,診斷準確率為66%;MPR圖像多方位診斷準確率為97%,其表明,CT多平面重組技術在多螺旋CT檢測基礎上,能夠搭建出骨折走位、冠狀位、矢狀位以及多方位圖像,從而提高患者的診斷準確率,減少誤差。另外,其還能夠準確掌握傷者骨折發生的部位范圍走向以及移位的情況,從而診斷疑似病例。有研究表示[4],CT多平面重組技術基于三維立體化的成像原理,完整展現出患者骨折部位走向、骨折發生位移和范圍等情況,并且還能從多角度,對眼眶骨折情況空間化以及病灶處進行剖析與觀察。這說明,CT多平面重組技術可作為眼部骨折的高效診斷方法之一。本研究結果顯示,70例患者對CT多平面重組技術的滿意率高于常規CT檢測技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0.05)。因該技術在多層螺旋CT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成像效果,相比于常規CT查更具有優勢性。無論是在成像結果,還是眼眶骨折的判斷準確率上,其都能為臨床法醫鑒定中的眼眶骨折檢查提供有力的依據[5]。
綜上所述,采用CT多平面重組技術能夠有效提高眼眶骨折診斷準確率,該技術能夠全方位評價眼部骨折情況,全面的成像也保證眼眶骨折的診斷準確性,減少漏檢或誤診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