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 唯
近年來,隨著瑞吉歐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的角色定位更加豐富多樣。下面我將以幼兒園生態課程《竹子的秘密》為例,淺析瑞吉歐教育理念下教師的角色定位。
在瑞吉歐幼兒教育中,傾聽者是教師的基本角色,他們將“傾聽”幼兒的任務放在教師角色的中心。“傾聽”的意思是教師要“努力追隨幼兒正在發生的學習活動并加入其中”,去認真傾聽幼兒的語言,觀察其行為,理解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策略。
在幼兒園的小竹林里,幼兒們驚喜地發現了竹筍,有的說:“這邊的竹子好高啊!”有的說:“哇!老師,這里的竹子寶寶好小呀!”有的說:“咦?我怎么感覺這竹葉和柳葉一模一樣啊!”有的說:“竹葉比柳葉硬一點,柳葉的顏色比竹葉的顏色淺一點,竹葉的邊比柳葉的邊更鋒利一點。”有的說:“柳葉和竹葉的長度不一樣,柳葉有鋸齒,竹葉沒有鋸齒。顏色和條紋線也不一樣,竹葉有點胖,柳葉有點瘦,柳葉軟軟的,竹葉硬硬的……”在傾聽的過程中,教師并不只是簡單地傾聽和記錄,而是努力理解幼兒語言背后所蘊含的真實意義。原來,現階段的幼兒對竹子的外表有很強的興趣,特別是竹葉,于是我們生成了“我發現的竹葉”“竹葉的特別之處”“小竹葉大作用”等活動。隨著幼兒和教師的不斷探究,竹葉不再神秘,幼兒園的竹林也成為幼兒的秘密基地。
傾聽是教師對待幼兒的基本態度,這種態度向幼兒傳達了教師對他們的關注、重視、尊重、信任、理解和欣賞。幼兒也從“傾聽”中感知到教師對自己的態度,從而更加自信和積極地加入教師所組織的活動中。這樣,“傾聽”既豐富了傾聽者,又豐富了講話者。
在瑞吉歐的教育中,幼兒有很強的自主性,他們自主決定,自主選擇,自主進行各種活動,但教師會適時介入他們的活動,為他們提供指導,支持他們,激勵他們。在談話和討論中,當幼兒的話題無法繼續時,教師就會介入其中,以更清晰、更簡潔的語言向幼兒解釋說明他們正在談論的話題,幫助他們理解各種問題,鼓勵他們繼續進行談話和討論。
“有人把竹子弄斷了。”“弄斷的竹子只能當作垃圾扔掉了。”“弄斷的竹子可以做竹笛嗎?”“老師,我有個問題,竹笛是不是竹子做的?”面對一根折斷的竹子,幼兒們有各自的理解,都不同意對方的觀點。眼看幼兒的話題無法順利進行下去,我在班級音樂區域中默默投放了一個竹笛,并在游戲區域中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幼兒在觀察、探索、交流、比較中發現了竹笛和竹子的秘密。于是,我再次和幼兒一起研究那根斷竹,通過看一看、摸一摸、吹一吹、敲一敲等多種方式,發現原來竹子中間是空心的。就這樣,教室里的那根竹笛成了我們探究的重要對象,會吹竹笛的爺爺成了我們的專業指導顧問,音樂區里的竹笛也成了幼兒游戲時的寵兒……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成為幼兒喜歡的合作者和支持者,教師和幼兒一起互相提問、互相傾聽與回答問題,是完全平等的狀態。在平等合作的關系中,雙方都是主體,沒有教師和幼兒的身份區分,而是有著共同目標的探究合作者和活動支持者。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幼兒對竹子的興趣點越來越多,隨之生成了更豐富的活動內容。
在瑞吉歐教育系統中,教師的另外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記錄。對于幼兒來說,他們表現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用瑞吉歐教育體系創史人馬拉古奇的話來說,幼兒有一百種語言,一百個想法,一百種思考、游戲、說話的方式,如繪畫、語言、表演、泥工、建構等。為了能讓幼兒把對世界的認知充分表現出來,就需要教師用照片、文字、圖像、錄像等方式記錄幼兒的探索過程。
在“竹子的秘密”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幼兒發現柳樹葉和竹葉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夢陽說:“這里山上的竹子好綠呀!”子辰說:“咦!我怎么感覺這竹葉和柳葉一模一樣啊!”晨軒提出不同的意見,說:“好像是一樣的,但是好像又有不一樣的地方,我也說不清。”教師用照片和錄音的方式記錄了幼兒觀察、比較、測量兩種葉子異同的過程。此外,認真對待幼兒發現的問題,通過讓幼兒觀察、繪畫、交流討論,結合我們為幼兒所做的記錄及本園現有的資源條件,支持幼兒探究、大膽聯想,鼓勵幼兒猜測問題答案,并設法驗證。根據幼兒的興趣,生成了活動“竹葉與柳葉的區別”,幼兒園水池旁的柳樹和迷宮旁的小竹林成了幼兒們最好的研究所和探索地,幼兒們也有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發現。
瑞吉歐教育體系中的記錄方式對幼兒有很大的幫助:1.幫助幼兒進行回顧和反思。通過不同的激勵方式,可以幫助幼兒回顧、反思之前在探索活動中的行為,并對下一步活動所要采取的措施進行進一步修正。2.通過記錄增強幼兒的自信心。瑞吉歐教育體系創始人馬拉古齊指出,幼兒通過記錄“看著自己所完成的工作時,會更加好奇、感興趣,以及有自信心”。記錄可以傳遞給幼兒一種價值感,使幼兒意識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正受到重視。3.給幼兒提供互相學習、不斷發展的機會。在為幼兒呈現作品、照片、幻燈片、錄影帶的同時,幼兒也會通過相互觀察,促進相互學習、相互啟發,從而拓展學習的廣度與深度。
因此,在幼兒園的每個教室中、每棵樹旁、種植園地旁,幼兒們可以隨手拿起紙和筆,記錄自己的發現,并及時和同伴、教師進行分享。
在瑞吉歐幼兒教育體系中,教師不僅僅是教育活動的實踐者,更是研究者和學習者。教師的研究和學習已滲入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他們不斷地對實踐進行反思,并在此過程中不斷學習,提高自己。此外,教師的研究不是某個教師單獨進行的,而是教師之間互相學習、聯合開展的。
“竹子的秘密”活動結束后,我們與幼兒一起參與、交流、觀察,在家長的反饋、配合及幼兒的知識經驗、各種技能、情感提升中,我深刻體會到教師角色定位的重要性。此外,在每天活動后,班級的兩位教師和保育員經常一起研究觀察記錄(包括幼兒的記錄和教師在活動中的言行記錄),大家就某一問題共同展開討論,并最終獲得一致的看法。通過這一過程,每個人都有所收獲,在思想上都有所提高。
在意大利瑞吉歐·艾米莉亞的幼兒教育系統中,師幼關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教師的角色定位應該是多樣的。布魯納曾經指出,教師與幼兒相互關系的內涵是必須要用心經營的主題,必須真正地對幼兒的心理、行為與表現投入極大的關注。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技能的擁有者、傳授者,幼兒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語言文化傳遞,幼兒應該是行為活動的發起者、具體執行者,幼兒的興趣、需要、經驗才是一切活動的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