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杭 敏
“專注力”是幼兒的優秀品質,幼兒時期是培養專注力的關鍵時期。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的思維發展還不完善,難以做到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在集體教學和日常活動中應結合實際培養幼兒的專注力。
魯迅曾說:“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愛玩是幼兒的天性,教師可以利用幼兒的這一天性,設計一系列關卡游戲,培養幼兒的專注力。例如,創設幼兒們最喜歡的動物角色,如小豬佩奇、汪汪狗、巧虎、熊大、熊二等,設置尋路探寶游戲。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出“老師這里有寶藏,但是需要你開動腦筋,通過關卡,才能贏得寶藏”等要求,激發起幼兒的興趣。通過這類游戲,幼兒在游戲中的專注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在幼兒專注力訓練中,我們還設計了各種不同的游戲活動,如釣魚、穿珠、夾豆、走線、拼圖等,這種將知識貫穿于游戲中,讓幼兒邊玩邊學的學習方式符合幼兒愛動手、愛玩、愛說的特點,大大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幼兒更加專注地進行活動。
在班級的閱讀區,我們創設了一個溫馨、輕松、愉悅的閱讀環境。每日的餐后等待時間,我們給小班幼兒提供了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并選取了與幼兒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的繪本,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猜猜我有多愛你》《小豬佩奇》等繪本。小班幼兒已經有了初步閱讀繪本的體驗,為了避免繪本閱讀出現封閉、單一的現象,我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繪本,包括散文與詩歌、童話與寓言等。平日里,我們通過營造安靜的閱讀氛圍,劃分獨立的閱讀區,減少不必要的物品擺設,確保為閱讀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有利于提高幼兒的閱讀專注力。在繪本閱讀中,幼兒的自主閱讀尤為重要,應讓幼兒明確閱讀的目的,并帶著問題去閱讀,從繪本中尋找答案,從而讓幼兒保持注意力集中,提升閱讀的專注力。
小班幼兒的動手能力及繪畫能力尚在發展中,借助輕黏土來完成彩泥畫,是適合小班幼兒的繪畫方式。在繪畫的同時,可以借助一些輔助工具來幫忙,如刮刮筆、小剪刀等,幼兒用彩泥對繪畫進行填充,并對彩泥的厚薄程度進行合理的掌控,以確保讓畫面具有立體感。在制作的過程中,幼兒的左右手和大腦會協調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幼兒的專注力。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幼兒足夠的自主空間,讓幼兒認識到自己在作畫過程中是獨立的,教師還要設立不同的情境主題,以保證幼兒對彩泥畫的熱情,從而真正地投入到作品的創作之中,進而在活動過程中對他們的專注力進行培養。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幼兒學習的主要動力。幼兒對有色彩、有聲音、會變化的刺激最感興趣,在接觸感興趣的事物時注意力最能集中,而多媒體教學集文字、圖形、動畫、聲音等多種元素于一體,極大地刺激了幼兒的感官,有利于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促使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在幼兒專注力訓練的過程中,我們設計了《找不同》《找相同》《線條追蹤》《找規律》等多媒體課件,巧妙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到易學,進而愛學、樂學,大大提升了幼兒的專注力。在進行《找相同》《找不同》等視覺專注力訓練時,我們重點指導幼兒如何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地有序觀察,幫助幼兒掌握局部對比的方法。經過各種有針對性的技巧訓練,幼兒們的專注力果然有了明顯提高,對專注力的一些訓練活動也更感興趣了。
專注是一種能力,能力是不能傳遞的,只能教授技巧,并通過訓練提高能力。因此,如何協助幼兒進行自我訓練相當重要。在專注力的訓練活動中,我們不僅要求幼兒固定坐在位置上,還需要雙眼注視,雙耳傾聽,進而理解和內化行為模式。正如著名南宋詩人朱熹在《訓學齋規》中提出的“心到、眼到、口到”。通過訓練幼兒的各種能力,包括觀察力的專注訓練、聽力的專注訓練、思維的專注訓練、閱讀的專注訓練、想象力的專注訓練、記憶力的專注訓練……提升幼兒的視聽能力和思辨能力,從而改善幼兒的學習效果,幫助幼兒逐漸養成專注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