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羅懿婷
《3 ~ 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下文簡稱《指南》)在藝術教育領域特別提出了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的核心目標,要求教師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美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美和創造美。我們在“主題背景下幼兒美術活動的開發研究”的課題實踐過程中,通過行動研究發現問題并加以改進,努力挖掘美術活動與其他學科的關聯性,逐步推進課程的高效實施,推動教師的專業成長,進而全面提升保教質量,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
主題背景下幼兒美術活動應以“兒童發展為本”,我們確立的美術活動的設計理念是:幼兒是一個全方位不斷發展的獨立個體;活動是幼兒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教師是幼兒發展的支持者;家園社區合作是幼兒發展的保障。
確定活動目標是體現活動理念和展現活動價值的核心步驟。我們以幼兒為核心,結合《指南》精神,依據幼兒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從語言與認知、情感與社會性等方面進行細致的目標定位,希望將幼兒培養成個性和諧、全面發展的人。
課程資源是課程設計與實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我們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將豐富多彩的農村自然資源和地方特色文化資源與美術活動相結合,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如在《蘆葦微微》主題課程中,我們以“蘆葦”為主要操作材料,讓幼兒認識蘆葦,了解蘆葦的用途,并生成了“蘆葦裝飾畫”“蘆葦須插花”“蘆葦棒貼畫”等活動,巧妙地賦予蘆葦藝術的生命和價值。
在主題背景下的幼兒美術活動中,教師通過各種途徑,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個別、小組、全班的美術作品進行分析與評價。首先,教師要有意識地以幼兒為觀察對象,記錄其在美術活動中的表現,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推動幼兒的成長與進步。其次,通過對幼兒的美術作品進行分析,真實地了解幼兒的發展軌跡。最后,邀請家長積極參與觀察、記錄和評價,使家長比較全面、直觀地了解幼兒的成長與發展。
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中選擇主題內容是美術活動生成的一個重要途徑。如小班幼兒特別喜歡在“娃娃家”中開展游戲活動,我們以師幼共同創設“娃娃家”游戲場景為明線,確立了“扮家家”的主題,以印制“娃娃家”的各種飾品為主題設計線索,開展了貼墻紙、鋪地毯、掛窗簾、做花被等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幼兒交流、欣賞、嘗試、探索、制作,進而認識印制材料,在印制過程中發現色彩和印跡的變化,感受印跡的豐富性。將幼兒的興趣需求與美術印畫活動有機融合,既滿足了幼兒對創造性游戲的需求,又巧妙而適宜地激發了幼兒參與美術創作的興趣。
優質的美術活動,應注重追隨幼兒的經驗和需要,而非拘泥于教師的提前規劃。如一次外出參觀時,教師觀察到幼兒對十字路口指揮交通的警察、來往通行的車輛及路上的斑馬線興趣濃厚。于是,通過小組討論、集體交流、提出建議等方式,師幼共同生成了“交通樂園”主題活動。
美術活動內容的選擇應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考慮到中班幼兒的想象水平逐步提高,需要我們為他們創設更大的表達與創作的空間。例如,在主題活動“動物朋友”中,我們以“在農場里”為切入點,以搭建農場和塑造農場里的各種小動物為主要設計思路,讓中班幼兒在看看捏捏、涂涂畫畫、拼拼搭搭中了解動物,學習一些基本的泥塑技能,在搭建和塑泥的過程中感受快樂。
幼兒任何一個領域的發展都應建立在其他領域相應發展的基礎之上,并能夠對其他領域的發展產生影響。我們將幼兒各領域的學習內容與美術活動相結合,如在綜合課程《種子的秘密》中,幼兒對植物種子的生長過程、生長環境及傳播方式非常感興趣,我們在自然角中創設了種植專區,生成了“我愛自然角”主題活動。在主題活動中,我們以對植物的觀察和記錄為切入口,讓幼兒自己裝飾觀察記錄本,設計自然角環境,繪畫植物的生長過程。幼兒通過對動植物的觀察與寫生,不斷豐富對植物生長的認識。
我們根據節日和季節的變化合理組織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讓節日與節氣的慶祝活動充分融入藝術元素。如在“元宵節”主題活動中,我們以看視頻、講故事等形式,向幼兒介紹元宵節的由來和風俗習慣,開展水粉畫元宵、巧手做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百米長卷涂鴉等活動,讓幼兒感受到獨特的文化藝術,培養優良的傳統美德。又如,在“端午節”主題中,我們以繪本《粽子》中的故事為切入點,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相關知識,通過畫彩蛋、做香包、掛艾草、系五彩繩、包粽子、畫粽葉、畫龍舟等活動,為端午節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我們帶領幼兒走出幼兒園,走進社區,走進大自然,欣賞自然風光,領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讓幼兒在大自然的氛圍中感受美、體驗美、創造美,形成自然、真實的審美情趣,提高藝術素養。如在“我的植物朋友”主題活動中,我們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享受著與草地、花海親密接觸的快樂,以回憶、欣賞春天的草地和花海為切入點,以花草的生長變化為設計思路,讓幼兒嘗試用密集的線條、重復的圖形和豐富的色彩來表現自己喜歡的植物。
我們積極吸引家長參與美術活動,使家長真正成為幼兒園教育的合作伙伴。如在“童話節”主題活動中,我們發放相關通知和調查表,發動家長配合收集相關圖片及資料,做好準備工作;在深入活動的過程中,家長與幼兒一起設計童話節海報,制作圖書及書簽,嘗試用教具、頭飾等物品進行親子故事表演,家長和幼兒在欣賞、討論、設計、繪畫、制作和表演的過程中,共同感受創造和表演所帶來的樂趣。
在課題“主題背景下幼兒美術活動的開發研究”中,我們倡導“把環境創設做活,實現由外到內的轉化;把主題美術活動的教學做活,讓活動更適合幼兒;把課程模式做活,讓資源有效整合”的理念,充分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人,教師和家長是幼兒的支持者”。描繪未來愿景時,我們清晰地認識到:主題背景下的幼兒美術活動是一個不斷繼承、創新與發展的過程;是一個需要執著堅守、一以貫之的過程;是一個需要深入領會其特有的內涵,并堅持不懈地深入鉆研的過程。我們將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更為奮進的狀態,切實推進幼兒園的美育改革,讓每一個幼兒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美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