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波
(萊蕪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山東濟南,271100)
結核、艾滋病及乙肝等傳染病在我國具有較高的流行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應積極予以預防控制[1]。與此同時,臨床實踐表明,加強對傳染病高危人員的健康教育,能夠顯著提升其疾病知識掌握度,提高其疾病防控意識與行為,對降低傳染病患病率具有顯著意義[2]。鑒于此,本研究為了進一步分析結核、艾滋病及乙肝等傳染病運用健康教育進行預防控制的價值,就我院140例傳染病高危人員的兩種健康教育方式與效果展開對照分析,匯報如下。
選取萊蕪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進行體檢的結核、艾滋病及乙肝等傳染病高危人員140例,隨機分為A組與B組各70例。A組:男43例,女27例;年齡20~43歲,平均年齡(32.5±6.0)歲;學歷中,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與中專33例,大學及以上27例。B組:男42例,女28例;年齡 20~44歲,平均年齡(32.3±6.1)歲;學歷中,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與中專34例,大學及以上26例。對比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0.05)。
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對結核、艾滋病及乙肝等傳染病具極大的易感性、容易接觸傳染源的高危人員;③對研究知情且同意。
排除標準:①合并主要臟器的嚴重疾病;②精神疾病、認知障礙;③妊娠與哺乳期女性;④中途失訪、退出者。
A組:實施常規健康教育。發放健康宣教小冊,內容包含結核、艾滋病及乙肝等傳染病的主要知識點,由傳染病高危人員帶回家自行閱讀;護士口頭健康簡單宣教與講解。
B組:實施針對性健康教育,即針對不同傳染病類型實施相應的健康教育。①結核:健康教育內容包括結核的基礎知識與生理常識,告知結核的防治措施,提醒結核病高危人員遵醫囑定期檢查與治療。不良情緒較嚴重者予以心理干預,告知不良情緒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其保持良好心態。結核病以飛沫、空氣傳播為主,告知結核病高危人員盡量不去人多、環境質量差的地方,不要與人近距離談話、咳嗽,更不可隨意吐痰;同時加強運動鍛煉,以增強體質。②艾滋病:告知國家相關政策,引導艾滋病高危人員積極面對疾病,及早診斷,并積極治療,不可忽視自身病情,羞于就醫,更不能做出極端的報復社會的行為。指導艾滋病高危人員定期到院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遵醫囑用藥。指導正確的性行為、注意事項等,告知日常排泄物、分泌物的正確處理方法。③乙肝:普及乙肝疫苗接種知識,告知接種疫苗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以消除乙肝高危人員的疑惑。告知乙肝目前尚缺乏治愈療法,需打“持久戰”,以讓乙肝高危人員做好心理準備。提醒乙肝高危人員注意休息與營養,適當進行運動鍛煉,以防疾病進展;日常生活中做好唾液、分泌物等的處理。盡量減少在外就餐,以免傳染給他人;家庭就餐采取分餐制,餐具做好消毒。
①疾病知識掌握度:對傳染病知識掌握度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結核、艾滋病及乙肝等傳染病的易感人群、傳播途徑、危害性、防控方法、注意事項等,共10道題,滿分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疾病知識掌握度越高[3]。②診療依從性: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飲食、運動、藥物、定期檢查、防控行為,滿分100分,得分90分以上視為依從[4]。③護理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健康宣教的方式、內容等,評價選項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例數×100%。④傳染病患病率:包括結核、艾滋病及乙肝,統計總患病率。
采用 SPSS21.0 軟件,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 檢驗,<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B組飲食、運動、藥物、定期檢查、防控行為的依從性均高于A組(<0.05)。見表2。
表1 兩組的疾病知識掌握度評分對比 (±s,分)

表1 兩組的疾病知識掌握度評分對比 (±s,分)
?

表2 兩組的診療依從性對比 [n(%)]

表3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n(%)]

表4 兩組的傳染病患病率對比 [n(%)]
傳染病的疾病類型有很多,患病率較高,傳播途徑較多且傳播速度較快,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與控制,以將其危害程度最小化[5]。健康教育的實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傳染病高危人員對自身疾病的正確認知,使其重視對傳染病的預防控制,繼而降低傳染病患病率。然而,常規健康教育較為片面、單一,無法滿足不同傳染病類型高危人員的健康教育需求。針對性健康教育有效彌補了常規健康教育的不足,實施過程中針對不同傳染病高危人員實施相應疾病知識的健康宣教,且宣教內容更全面、深入,能夠顯著提高傳染病高危人員的防控意識與遵醫行為,對降低傳染病的患病率具有顯著意義[6]。
本研究結果顯示,B組健康教育后的疾病知識掌握度評分高于A組,飲食、運動、藥物、定期檢查、防控行為的依從性高于A組,護理滿意度高于A組,且傳染病患病率低于A組,提示B組的傳染病知識掌握度、診療依從性以及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評價均較高,且傳染病的最終確診率較低,說明B組的傳染病預防控制效果優于A組,即針對性健康教育的實施效果優于常規健康教育。
綜上所述,結核、艾滋病及乙肝等傳染病運用健康教育進行預防控制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提高高危人員的疾病知識掌握度、診療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且可降低傳染病患病率,值得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