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憲軍
(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山東聊城,252000)
輸尿管下段結石發生率較高[1],由于結石易造成腹部絞痛、肉眼血尿、尿頻及下腹部憋脹感等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一般較小的結石(小于1.0cm)首選保守治療,但輸尿管下段結石特別是膀胱入口處結石,用體外碎石、中藥等保守方法治療效果欠佳。近些年來,研究發現通過加用高選擇性α1受體阻滯劑如鹽酸坦洛新緩釋片等治療此類結石,效果良好。本文選擇我院收治的90例輸尿管下段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鹽酸坦洛新緩釋片對輸尿管下段結石的療效,報告如下。
選擇2014年5月~2019年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輸尿管下段結石患者90例進行本次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n=45)、對照組(n=45)。研究組中男女比例為 22:23,年齡在 22~60 歲之間,平均年齡(46.31±3.08)歲;結石直徑4.02~9.70mm、平均直徑(6.48±0.21)mm。研究組中男女比例為23:22,年齡在21~58歲之間,平均年齡(46.34±3.11)歲;結石直徑 4.04~9.73mm、平均(6.51±0.20)mm。研究組、對照組輸尿管下段結石患者性別比例、例數、年齡、結石直徑等數據對比均無統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內容通過本院醫學與倫理研究會審核。
納入標準:①具有輸尿管下段結石典型的臨床癥狀:腹部絞痛、腰疼、尿頻、下腹部憋脹感,甚至肉眼血尿;②具有正常腎功能;③經超聲、CT等影像學檢查明確發生單側輸尿管下段結石;③結石直徑在4.00~10.00mm范圍內;④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內容完全知情且簽署由本院醫學與倫理研究會制定的知情同意書(簽署原則獨立、自愿)。
排除標準:①雙側輸尿管下段結石者;②孤立腎者;③存在輸尿管多發結石、多發結石嚴重嵌頓性結石等情況;④患側上尿路存在其他梗阻性疾病;⑤患側腎盂輸尿管具有手術史;⑥伴感染情況者;⑦存在神經性膀胱、尿道狹窄等可能引起排尿障礙的情況;⑧心臟、肝臟、腎臟等機體重要器官嚴重器質性病變者;⑨血壓異常者;⑩存在其他泌尿系統疾病者;因其他疾病需服用腎上腺素能受體拮抗劑者處于妊娠、產褥、哺乳等特殊生理時期女性輸尿管下段結石患者拒絕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兩組均口服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生產廠家:江蘇黃河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6020,規格:0.1g/s)抗感染,2 次 /d,0.2g/次。
對照組45例單純口服中藥排石顆粒(生產廠家:廣東沙溪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44023675,規格:20g/袋)5g/次,tid;囑其飲水 2000~3000mL,平時多跳躍、上下樓梯、慢跑等以助結石排出;如出現疼痛,給予阿托品、山莨菪堿、黃體酮等解痙藥物治療。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鹽酸坦洛新緩釋片(生產廠家:昆明積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461,規格:0.2mg/s)0.4mg/次、qd;研究組及對照組患者均治療2周,治療期間觀察有無結石排出;并于2周后復查超聲、拍片看結石排出情況及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①療效評定:治愈: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經超聲、拍片均未發現結石;顯效:經治療后,患者癥狀基本消失,超聲顯示腎盂無積水存在或僅顯示輕度分離;好轉:臨床癥狀部分消失,腹痛、腹脹、腰疼、尿頻、肉眼血尿明顯改善,超聲、拍片、CT顯示結石發生下移,但未完全排出;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影像學檢查顯示結石未動或僅有輕微下移;總有效率:(治愈+顯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②安全性:記錄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如惡心嘔吐、腰疼、頭暈、低血壓等。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 檢驗;計數資料行2檢驗,<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78%,對照組為77.78%,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n(%)]
泌尿系結石是泌尿外科常見病,多發病,大部分位于輸尿管,由于生理性狹窄存在,所以輸尿管結石常于輸尿管下段難以排出[2]。排石顆粒是既往臨床用于治療輸尿管下段結石患者的主要藥物,屬于一種中成藥制劑。排石顆粒由車前子(鹽炒)、金錢草、甘草等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通淋、利濕排石之功效,加之其各組成成分均為純天然中草藥,因此使用過程中安全性較高[3]。但應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輸尿管下段結石患者間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因此部分患者單用排石顆粒或無法達到理想排石效果,提示需加用其他輔助治療藥物。
坦洛新緩釋片是一種α受體阻滯劑,并且是高選擇性α1受體阻滯劑,可抑制輸尿管降低其蠕動頻率和幅度,因此可降低壁段輸尿管壓力,增強尿液傳輸力,同時解除輸尿管平滑肌痙攣,減輕腹絞痛,促進結石下行。此外坦洛新緩釋片還能作用于膀胱頸及前列腺尿道平滑肌[3],促進尿道結石排出。有研究認為[4],在排石顆粒使用基礎上加用坦洛新緩釋片后,兩種藥物具有相輔相成、相互協同的排石作用,有利于通過不同途徑共同達到排石效果,從而有效避免不同輸尿管下段結石患者間個體差異,提高其臨床療效。本文也已通過分組研究證實,聯合使用坦洛新緩釋片、排石顆粒的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僅單用排石顆粒的對照組,此外兩組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并無顯著差異,提示坦洛新緩釋片、排石顆粒聯用方案治療輸尿管下段結石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較優,此結論與劉小勇[5]等人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應用坦洛新緩釋片有利于提高輸尿管下段結石患者治療效果,同時具有較為理想的用藥安全性,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