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鵬 雷 霖 趙永鑫
(成都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四川·成都 610106)
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們可以通過遠程教育的方式來提升自己進行相關學歷的提升。遠程的學習與教育不僅僅存在于網教和成人教育等教學模式中,也逐漸在普通高校的實體學生工作環境中。[1]但是在實際的高校學生工作管理中,學生有著更強的自主性,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班級教室化管理,要想及時的掌握和發布學生的相關的信息,都不能及時準確的聯系到學生。[2,3,4]特別是放假期間,學生并沒有集中在校園,如果因為地震、火災、洪水等突發事件時,學校想掌握學生相關的實時信息,顯得尤為困難。如何通過遠程信息渠道對高校學生班級進行準確管理,如何切實有效的快速掌握學生的實時信息,如何將相關的政策文件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接收并掌握?本文將根據某高校電氣工程大一新生4 個班學生數據為依托,從實際高校班級管理工作入手,仔細分析高校班級管理(指的是以高校行政班級為單位,對班級學生行蹤、健康、心理、學習等進行系統的統計管理)工作的問題及現狀,并根據這些問題現狀,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及應對策略,實現對班級遠程管理工作的準確有效實施。[5]
傳統的班級管理是以行政班級為單位,班主任定期開展相關的班級活動或主題班會,將上級部門的相關的學習信息、幫扶信息、生活信息等傳達給每一位學生。[6]但在現實的高校班級管理中,通過傳統的班級化信息傳達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實際需要。現代的大學生有著更大的自主決定權,很多大學生在完成自己培養方案的學習時,還會參加其他提升自己的培訓和社團,這樣就不能保證學生都能夠參加到班級主體活動中;在學生的寒假和暑假的放假期間,有時候因為區域性的洪水、地震、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事件,或者其他重要的信息需要進行通知時,高校都會采集措施,及時的摸清出相關區域的學生所處的狀況,便于采取相應的措施和幫助。班級管理作為高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高校班級遠程信息化管理,就顯得十分必要了。高校班級遠程信息管理模式的主要采取以學校為中心,以學生班級為單位,逐級下沉的模式。逐級下沉指的通過高校-二級學院-系部-行政班級的模式,即高校學生的數據由班級班主任收集統計,通過系部由二級學院匯報給學校。
高校班級遠程信息管理主要是指以行政班級為單位,對班級的學生個體進行包括家庭狀況、所處地域、個人情況相關的信息搜集和管理,或者將學校的相關學習、生活、征兵、扶貧等政策信息告知給學生。根據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特點,高校班級遠程信息數據的搜集和政策發布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學生分布范圍廣泛,居住地點多雜亂。目前高校的招生基本都是以本省生源為主的同時也面向全國招生。盡管在外省生源偏少,但是分布卻十分廣泛。某高校電氣工程專業大一4 個班共計有121 人,按照戶籍生源地劃分,與18人來自非本省戶籍,有91 人非本市戶籍。特別是在節假日放假期間,部分學生隨著父母的務工情況不斷遷徙,造成學生地點更換頻繁,信息統計變化頻繁,與在校登記是的信息存在偏離的現象。這些情況給對學生班級遠程信息管理的調查帶來難度。
(2)學生人數和信息多,統計工作煩而重。目前學生地域分布廣,信息覆蓋面比較廣泛的情況,特別是在信息統計要求急迫時,通過網絡統一發布的信息遲遲得不到回應,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一一通過電話聯系或者監護人聯系,來及時的獲取信息。單純依靠班主任輔導員來進行統計,形成“一對百”的情況,容易造成信息統計錯誤和文件宣講的延誤,也給基層輔導員帶來繁重的工作負擔,效率低下。
(3)假期學生紀律松散,作息時間不規律。每到節假日,學生在家作息時間不如學校生活規律,有相當部分學生過度放松自己,容易晚睡晚起,相關的政策信息不能及時知曉,造成信息滯后的現象。還有部分學生喜歡出去游玩,不能及時留意到相關的政策發布和信息搜集的要求。還有個別學生由于往往沉迷于手游,造成信息的遺漏。
(4)學生通信方式繁雜,信號強弱不一致。在現代信息時代,學生存在了多種信息獲取渠道,有的學生主要關注網絡媒體獲取信息,如通過微信、QQ、微博等新網絡媒介獲取信息,通過移動手機短信形式通知的信息反而容易遺漏;特別是到了假期,有學生地處偏遠地區,不僅缺乏寬帶網絡,甚至移動通信網絡信號也強弱不定,可能因為天氣、地域、地形、地貌造成信號強度的變化。這些情況都可能造成學生信息統計不及時,以及學生自己獲取政策信息不及時。
(5)學生心理變化多樣,易形成自我放棄。在高校的學生工作中,有部分學生由于自身性格的原因,或者因為自己學業和生活的不順心,容易形成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特別是大三,大四年級時,這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處理好自己的學習、生活、畢業、就業等壓力,不再關心任何班級活動和信息,這些因素導致這部分學生的管理起來更為復雜。
面對上述五種情況,可以利用各班的班委干部,建立新的班委機制,發揮班委干部集體榮譽感責任感強的特點,加強對同學信息的搜集。例如,某電工專業一共有4 個行政班共計121 人,平均每個班約30 人。放假期間,每個班在原來班委中落實5 個班委干部放假期間的職責,每一個班委負責點對點對接約5 人,每個班委對接的5 人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回復信息,則立即電話聯系或者與監護人聯系,然后每個班統一由班長匯集發送給輔導員,實現“1(班主任)對4(班長),4(班長)對20(班干部),20(班干部)對121(學生)”層次布局,加強對信息的有效統計的同時,也提高信息的統計效率。當然這其中也建立專門的班委群,落實每名班干部都有明確責任與分工。
學生放假和課后期間,學生的自主性加大,生活學習作息也變得松散。要求學生的主動聯系和登記并不能及時保證,這時候就主要依賴于家長配合。班主任建立家長協同機制,有針對性的利用各班級已建立好的家長群聊,并將學校的相關管理政策和信息發布給家長,在學生不能及時配合登記的情況下,通過家長來進行監督配合,更好的完成對假期和課后信息的登記或發布。
通常情況下,學校發布學生相關政策文件等信主要通過官方網絡發布,以及辦公群聊發布。在班主任接到通知通知以后,在信息安全許可的前提下,可以更加廣泛的渠道進行發布告知學生,班主任可以通知班級微信、QQ、釘釘等群聊辦公等多種渠道發布學生管理信息。特別是利用高校的學生處的“學生服務平臺”或者教務處的“教務學籍平臺”等網絡系統軟件,對這些軟件系統完善,讓學生有自己的個人信息查詢管理在線平臺,保證各種相關學生政策的準確可查。

圖1 班級遠程管理與應對策略圖
班主任利用社交軟件,實現對班級信息遠程搜集,學生工作文件發布。采用多種發布方式來進行學生工作信息發布,發布的時候就可以利用社交軟件的功能來確定每一位同學是否已經查看學生自身相關信息。對于不同信息情況人數的統計,可以利用社交軟件“投票”功能實現人數快速統計。與此同時,如可以利用社交軟件的“文檔在線編輯”功能,實現文檔信息的快速填報搜集;利用社交軟件的“@功能”或者“群通知”,實現對信息的所有人查閱的要求;[7]利用設計軟件“群接龍”功能實現對每個學生已閱讀掌握信息的情況了解。
班主任加強學生相關政策文件的管理,讓學生對政策文件有充分的了解,理性科學的認識自己的相關信息,積極面對自己學習生活中的困難。針對有心理的變化,主要源于對未來不確定性,這種情況下,需要班主任輔導員及時對相關的政策文件進行解讀,鼓勵學生采取積極的應對舉措,協調好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對于心理問題嚴重的同學,可聯系家長溝通,共同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同時向高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反應情況,通過專業心理老師來尋求對學生的疏導。
通過對高校班級學生信息的管理現狀和問題分析,每一個遠程班級管理面臨的問題并不局限于某一個單一的應對策略,一個問題可能有多重應對策略或者幾種應對策略協同使用。通過對班級信息遠程管理事務的層次化梳理,實現對班級信息的遠程管理。根據上述分析的情況可以梳理班級遠程管理體系結構,如圖1 所示。
在實際的工作中,通過應用各種信息手段,能夠準確快速的了解到班級學生的家庭情況、生活狀況、學習信息,并及時準確的反饋給上級的學生管理部門,同時也保證了各種學生政策文件信息準確有效的給每一位同學,為學院、學校以及其他主管部門的提供學生工作管理數據依托。同時在以后的班級工作中要加強對傳統的班級管理提供新的管理模式創新,實現高校學生工作的線上線下的協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