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儀
啟蒙教育是教師在幼兒園教育實踐活動中重要的教育內容之一。啟蒙教育的開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適應生活中的各項活動,并且融入各項生活實踐之中,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提高啟蒙教育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的有效性,幼兒園教師要了解啟蒙教育的開展意義,并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的教學策略,做好啟蒙教育工作。
幼兒時期是幼兒智力成長與思維模式培養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幼兒心智初開、認識世界的重要時期。在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實踐中,教師要面向幼兒開展多角度啟蒙教育,科學設計啟蒙教育內容,增強啟蒙教育實踐的實用性,同時總結并分析啟蒙教育開展的實踐意義,并將此作為重要的理論依據,有針對性地指導自身在啟蒙教育實踐中的教學策略,為幼兒多角度的啟蒙創造良好的條件與環境。
(一)開發幼兒思維智力
幼兒階段正是人思維與智力初步成長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有利于為幼兒提供一個相對獨立且符合幼兒初階思維模式的思考空間,使幼兒在接受啟蒙教育的過程中嘗試進行一系列的思考。教師對在啟蒙教育過程中對幼兒的引導與啟蒙教育中的實質教育內容為幼兒提供的思考空間,幼兒能夠在適度地利用大腦進行思考的過程中提升智力的活躍性,并在嘗試解決問題、理解啟蒙內容的過程中得到思維模式的開發,以此為幼兒的智力與思維發展提供前進的推動力。
筆者常常組織幼兒開展一些符合幼兒實際年齡層次的益智游戲,并給予幼兒自主動腦、獨立動手的空間,讓幼兒能夠在開放性的環節中大膽地嘗試。例如在手工折紙活動中,教師組織幼兒開動腦筋對提供的紙張進行任意的折疊將其盡可能地折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折紙手工這一啟蒙教育內容既能夠使幼兒的想象力得到極大程度的提升,并且還一定程度上發展了幼兒的抽象思維,使幼兒在獨立思考過程中得到智力的提升。在幼兒園啟蒙教育實踐中教師還應認識到啟蒙教育中重要的是幼兒思維運作的過程對幼兒智力開發帶來的影響,從而減少對成果的關注,重視對過程的引導。
(二)奠定后續學習基礎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通過幼兒園教師對啟蒙教育內容的選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針對性地培養幼兒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為幼兒后續的學習活動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礎。幼兒正處于各項綜合素質的初階培養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對幼兒進行能力培養教育,不僅能夠利用相關的教育內容深化幼兒的智力思維發展,讓幼兒以更加多元化的角度認識世界、看待世界,還能更進一步地使幼兒在這個階段形成特定的良好的能力,為幼兒日后的學習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筆者常常組織幼兒開展一系列與數字相關的啟蒙教育活動,在活動中組織幼兒通過觀察動畫素材、生活素材的方式讓幼兒認識數字,或是通過與數字相關的游戲活動豐富幼兒對數字的理解與加深其對數字的記憶,從而實現幼兒識數啟蒙的教育意義。在識數啟蒙教育的開展過程中,幼兒對數字的敏感程度與數學素養將得到初步的形成,并在教師多次的組織下漸漸形成一個基礎的數學基礎體系,為后續幼兒的數學學習活動奠定基礎。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幼兒園教師還可適當地組織幼兒開展識字活動,利用多元化的互動形式或是豐富的教學資源使幼兒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等多項能力在啟蒙教育中得到提升,奠定后續語文學習基礎。
(三)積累生活實踐常識
幼兒時期正是人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成長階段,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開展啟蒙教育還應承擔起輔助幼兒認識世界的職責與義務。幼兒園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有選擇地利用生活化的資源開展啟蒙教育,有利于使幼兒積累起大量的生活實踐常識。憑借在幼兒園啟蒙教育中積累起的生活實踐常識,幼兒能夠在生活實踐中更好地辨認一系列事物,并初步掌握其應用方法,以此使幼兒具備充足的常識經驗更加快速地適應社會生活,進而融入社會生活實踐之中。
筆者組織幼兒系統化地認識了家庭中常見的如掃把、撮箕等清掃工具,并使幼兒了解了其使用的意義與方法。幼兒在生活化的啟蒙教育中十分快速且深入地了解了清掃工具在家庭中維護衛生的積極意義與具體的使用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幼兒能夠切實地在家庭中嘗試著應用家中的清掃工具開展簡單的如擦桌子等符合幼兒年齡的清掃實踐活動。通過生活化的啟蒙教育,幼兒能夠更加直觀且系統地學習并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從而積累實踐常識,為融入社會生活實踐奠定經驗基礎。
(一)激發幼兒啟蒙學習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在幼兒園教育中開展啟蒙教育,教師首先應該從幼兒的心理入手,將激發幼兒啟蒙學習興趣作為首要的教學策略對啟蒙教育的形式與內容進行設計。由于幼兒還未形成良好的學習觀念,幼兒常常在接受教育的活動中表現出較差的集中力,針對這一問題將激發興趣作為啟蒙教育的設計策略,有利于使幼兒在自身主觀興趣的驅動下更加積極地迎合教師的教育內容,并更加專注于趣味化的啟蒙教育內容之中,從而更加良好的接受啟蒙教育內容,實現啟蒙教育效率的提高。
筆者為了激發幼兒的啟蒙時期的學習興趣,常常利用游戲的方式對啟蒙教育的內容進行形式上的創新,巧妙地利用幼兒喜愛的游戲帶動幼兒的啟蒙學習參與積極性,并使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發現啟蒙學習的樂趣所在。在筆者組織幼兒開展的圖案匹配游戲中,幼兒一方面被游戲活動中鮮艷多樣的圖案與其翻轉圖片進行圖片配對的游戲形式所吸引,一方面又能夠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活躍教學氛圍。在游戲的實際開展過程中,幼兒不僅能夠被培養出參與接受啟蒙教學的興趣,還能夠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游戲活動中來,使自身記憶力思維得到啟蒙與發展。
(二)引導幼兒獨立思考思維
為了進一步提高啟蒙教育的有效性,幼兒園教師應該首先認識到啟蒙教育中學習的主體應該是幼兒,即將尊重幼兒的學習主體地位作為啟蒙教育策略的重要理論依據。為此,幼兒園教師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應該盡可能地在啟蒙教育過程中為幼兒創造更為開放的啟蒙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在課堂中開展獨立思考以此發展幼兒的思維活躍性。并且,教師還應該充分發揮出自身對幼兒的引導職能,在幼兒的獨立思考過程中做好對幼兒思維活動與思維模式的引導作用,進而利用教師的影響作用使幼兒的思維能夠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更加具有方向性,實現啟蒙教育意義的最大化。
例如在德育啟蒙教育的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筆者針對德育教育中的具體內容制定了一系列的問題,一方面利用問題的開放性給予幼兒自主思考的空間,另一方面則將問題作為自身引導職能的媒介,以此為幼兒的獨立思考規劃具體的方向。在教師問題的指向作用下,幼兒的思維模式將以收束型集中在教師問題的范圍之內,以此展開對問題內容的思考。這種思考模式既能夠使幼兒在相對開放的環節中切實地展開思考,實現思維的活躍,又能在收束型的思維模式下更加高效地發展自身的思維深度,更進一步地增強啟蒙教育對幼兒智力開發的實效性。
(三)豐富啟蒙教育基礎素材
為了強化幼兒對啟蒙教育的接受程度與提高幼兒對啟蒙教育內容的理解效率,教師除了選擇符合幼兒興趣需求的教學素材之外,還應該盡可能地選擇幼兒能夠理解,符合幼兒啟蒙教育內容的基礎教育素材。在這一原則上選擇更加多元化的基礎教學素材往往能夠更加快速地吸引幼兒的啟蒙學習興趣,并且利用資源內容的適齡性特點使幼兒更加快速地理解、掌握其中的基礎性啟蒙內容,從而為幼兒的學習能力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筆者常常利用繪本作為啟蒙教育中的基礎素材,繪本中圖文結合的形式既能夠十分快速地吸引幼兒對啟蒙教育內容的學習興趣,使幼兒更加投入于繪本的教學內容之中。并且通過教師對繪本教學資源的運用,幼兒不僅能夠從繪本的文字內容中得到基礎性的語文字詞積累,并且還能夠在圖片的輔助閱讀下培養出基礎的閱讀的興趣與習慣。在幼兒園啟蒙教育實踐中,繪本、手工制作素材往往能夠為幼兒的能力發展提供更加具象且立體的學習素材,并使幼兒在此類基礎素材的輔助之下更加高效率地理解啟蒙教育的實質內容,從而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四)創造貼近生活啟蒙情境
為了增強啟蒙教育對幼兒的現實意義,實現輔助幼兒積累生活實踐常識的教育意義,教師還應該利用生活化的資源或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例在啟蒙教育實踐中為幼兒創造出符合生活實際的教育情境。情境的創設能夠使幼兒在參與情境的具體實踐過程中更加直觀地接觸到啟蒙教育內容的實質,并在實踐中切實地應用啟蒙教育中所學到的知識進行直接的操作,進而在直接的體驗中深化對啟蒙教育內容的理解,積累啟蒙知識應用的經驗,以此提升幼兒對啟蒙教育內容的實際應用能力。
筆者為了使幼兒能夠切實的理解教學中日常基礎禮儀的內涵,并切實的應用在自身的生活實踐之中,筆者在啟蒙教育實踐中參考實際生活中的多個場景,建立了基礎的德育良好習慣應用情境。如在與長輩相遇的情境中,幼兒在融入情境的過程中一方需要按照啟蒙教育中所學到的尊重長輩的禮儀向另一方致敬,而另一方則需要作出相應的回應。在與幼兒實際生活相契合的生活模擬情境中,幼兒通過扮演的方式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禮儀其中蘊含的德育價值,并且在實踐中深化自身對其德育價值的掌握,提高幼兒在生活實際的應用能力,完成生活實踐嘗試的積累。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開展啟蒙教育是為了幼兒能夠更加全面地認知這個世界、了解世界,并從啟蒙的過程中得到自身能力全方位、多角度的提高,從中積累良好的能力基礎與思維經驗為后續的學習、社會實踐、生活等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