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宛儷
除了安全問題,進餐幾乎是幼兒園里最關心的問題,每餐每點都關乎到幼兒的身體健康,與進餐有關的習慣,也會影響到幼兒對食物和健康的基礎認知。本文從中班幼兒進餐中出現的問題為始,探索幼兒自主進餐的有效策略。
作為生活的重要內容和生存的根本,吃飯問題伴隨我們一生,在幼兒階段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會讓孩子們受益終身,這也是我們重視自主進餐問題的重要原因。
經過對我們中班幼兒的就餐行為觀察,我發現雖然已經升入中班,但是,孩子們在自主進餐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部分幼兒不遵守進餐的規則,在我們改變了進餐模式后,有的孩子不愿意自己取餐,還是坐著等待教師幫忙。有的孩子就餐時坐不住,一會說要上廁所,一會要站起來蹦蹦跳跳,有的幼兒偏食,不吃蔬菜、不吃饅頭、不吃肉的情況都存在。還有的孩子給每次給自己盛飯盛過量,吃不完,造成浪費。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給了我靈感,經過觀察,我發現不遵守就餐習慣的幼兒,他們在其他活動中也不大喜歡遵守規則。若想使這些孩子在進餐時更遵守規則,那么,我必須幫助他們建立規則意識。我先試著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入手,明確提示幼兒在各項活動中的邊界,希望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幼兒建立規則意識。
比如:我們班天天小朋友,性格開朗,喜歡和老師以及小朋友交流,在觀察中,我發現他的規則意識比較模糊,行為比較隨意。在觀察他媽媽和他相處時,我發現,他媽媽對他幾乎沒有限制。有天早上,晨檢結束后,天天不想讓媽媽離開,天天媽媽竟然在學校陪伴了一個多小時。我趁機和天天媽做了次深度溝通,向她傳遞了我的看法,闡述沒有規則意識的危害,天天媽說自己受教育少,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愿意聽取我的意見,幫助天天建立規則意識。隨后,我們開始執行,從每次活動、就餐入手,慢慢滲透,在幼兒園,天天反抗并不明顯,但回家后,對媽媽的約束有些反應過激,媽媽向我們求助,我們共同探索,尋求解決方法。我告訴天天媽,讓他哭,發泄情緒。但是,要幫他擦眼淚,用行動告訴他,媽媽還是愛他的,要堅持住。經過一段時間堅持,天天慢慢學會遵守規矩,就餐時的種種問題都得到了改善。
對于自主就餐,我們園非常重視,在參觀學習了優秀幼兒園的進餐模式以后,我們也嘗試著改變了原來的進餐模式。讓幼兒從等待保育教師盛飯,轉變為自己取餐具,自己到盛飯區域按照自己的食量盛飯,然后回到餐桌就餐,進餐結束后,將餐具送回到特定區域。為此,我們采購了一批合適幼兒盛飯用的勺子、夾子,盛餐區的桌子也是合適幼兒的高度。同時,在進餐時,我們會播放舒緩的音樂,使幼兒保持愉悅的心情。雖然,我們提前通過圖片宣傳和教師的示范,讓孩子們了解到自主就餐的新模式下,他們應該怎么做。但一開始還是出現了一些狀況,部分幼兒習慣于老師幫忙盛飯菜,讓他們自己動手時,有的幼兒會顯得手足無措。有的幼兒會在盛飯、盛菜的過程中打翻盤子或者把食物弄在地上、有的幼兒把握不住自己的食量,盛得過多。經過我們的耐心引導,班里的所有孩子都有了讓人欣慰的表現,這時,進餐才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主進餐。
影響我們每個人行為的都是我們的思想意識,所以,真正能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自主進餐習慣,還是要將健康的觀念根植于他們的內心,讓正確的思想意識來引導幼兒,而非通過教師來監督。中班幼兒處于人生之初,生活經驗有限,對社會和自身的認知都處于探索階段,對于健康與飲食的關系也較為模糊,幼兒園和教師要通過主題講座和宣傳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幼兒明白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對健康的危害,明白每種食材對我們身體的益處,促使幼兒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為此,我園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請營養專家做了關于飲食與健康、食材與身體的專題講座。其次,我們根據講座內容,做了以圖片為主的宣傳片,使幼兒獲得對此的初步認知。最后,我們舉辦了以健康為主題的親子運動會,設置了一系列健康與飲食的環節,強化家長和孩子們的健康觀念。
在發現幼兒在自主進餐上出現的問題后,我們非常重視,仔細觀察,尋找原因。隨后,通過學習參觀獲得了新的思路,于是,加大投入,精心準備,采取了新的進餐模式嘗試,從新的問題出現,到舊的問題解決,我們經歷了一個艱難的過程,好在,時光終究不會辜負我們留下的每一滴汗水,我們奉獻的每一次熱血。現如今,我們中班幼兒完全實現了自主進餐,他們能在輕松而愉快的環境中享受每一餐,從豐富的食材中攝取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