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思蕓
STEAM教育理念集合了技術、科學、藝術、數學及工程相關學科,可以培養個體能力的綜合性發展。幼兒教育在于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促使幼兒在學習中快樂成長,在玩耍中掌握各種知識。將STEAM教育理念運用于幼兒園科學游戲設計中十分符合幼兒教育的目標,有利于科學游戲設計質量的提高,為幼兒創設優質的游戲環境。
STEAM教育理念具備跨學科、體驗性及趣味性等特征,十分符合幼兒教育理念。在幼兒科學教學中,教師要契合幼兒的好奇心和認知特點,利用游戲活動、生活資源、自然資源等讓幼兒完成科學認知的構建。教師要在STEAM教育理念下設計幼兒科學游戲,在不同游戲活動中滲透科學現象、科學規律及方法,引導幼兒在觀察參與中建立對數學、技術等知識點的感知能力,并同步培養幼兒的邏輯能力、想象力,提高教學水平。
(一)以游戲情境創設,培養幼兒感知科學的能力
游戲可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讓幼兒通過游戲體驗獲得技能、掌握知識。教師要將科學游戲與STEAM教育理念結合起來,給予幼兒明確目標,讓幼兒了解在游戲中需掌握何種知識及技能。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利用好游戲活動區域,以邊玩邊學的教學理念,根據各班幼兒認知能力及年齡為其創設對應的游戲情境。
例如,汽車玩具是幼兒比較喜歡的,其中也蘊含著一些科學原理。教師可以汽車玩具為主體為幼兒組織科學游戲,幫助幼兒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其對生活事物的認識,培養他們觀察生活、探索生活的意識。以我班為例,我組織了“汽車世界”這一探索游戲,鼓勵幼兒帶著自己的汽車玩具完成活動。在本次活動中,我先提出“大家的汽車都有什么特征呢,你能介紹你的汽車嗎?”等問題,以此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并引導幼兒從顏色、速度、形狀、車輪等角度介紹自己的汽車。為幫助幼兒掌握汽車速度的影響因素,我組織了汽車比賽。在比賽中,電動小汽車遙遙領先,發條小汽車速度次之,普通小汽車速度最慢。于是,我以此為出發點介紹了電力的作用以及生活中常見的電,幫助幼兒建立對電的認識。
(二)以生活性教學,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科學
在幼兒科學教學中,觀察是幼兒需要掌握的一項基礎能力。為保障STEAM教育理念的融合效果,教師應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周圍環境,并設計相關游戲,組織幼兒在觀察中體會科學的趣味。
例如,為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讓其認識到生活中的科學原理,我組織了種植活動游戲。在本次活動中,幼兒仔細觀察了種子的發芽情況,掌握了水分、陽光、養分會影響植物種子發芽的科學知識,建立了對植物生長過程的認知。
(三)以實踐游戲建設,培養幼兒科學技能
為保障科學教學的實用性,幼兒園可建設專用探索區域,為幼兒提供和生活常識、自然或其他科目知識有關的模型或圖像,如人體結構模型、植物標本或地球儀等。教師可組織幼兒觀察天氣,了解天氣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通過圖片展示、曬衣服游戲、下雨情境游戲等活動,讓幼兒掌握人物活動和天氣間的潛在關聯。
例如,為幫助幼兒認識浮力,我設計了“誰下沉得最快”的實踐游戲。我為幼兒準備了一次性筷子、小石塊、小鐵片等實驗材料,然后組織幼兒在水盆中開展浮力實驗,讓大家各拿一樣物體同時放下,比較各物體的下沉速度。在本次實踐游戲中,幼兒發現鐵等金屬、小石塊的下沉速度比一次性筷子、紙團快。此時,我介紹了質量即重量會影響物體浮力的科學知識點,并讓幼兒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又利用不同物體實踐了這一科學知識。
(四)以拓展教學設計,促使幼兒充分發揮想象
創新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師要合理設計幼兒科學游戲,為幼兒帶來學習樂趣,讓其在游戲中完成思維開拓和智慧啟迪,提高動手能力及想象力。教師在游戲設計中要重視活動的創新性,并做好對幼兒的啟發環節,逐步促使幼兒探索更為神秘的科學世界,掌握更多的科學技能及知識。教師可組織幼兒對卡片、積木等和圖形有關的物體進行觀察實驗,讓幼兒發現圓形積木具備滾動特性,而正方體積木無法滾動,且積木隨意搭建到一定高度時便會倒塌等。此時教師便可為幼兒介紹重心等知識,讓幼兒了解積木游戲中蘊含的科學知識。
在幼兒科學游戲中融合STEAM教育理念,可以提升幼兒觀察、探索、動手等能力,讓幼兒在科學游戲中掌握科學知識,并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最終構建數學、科學及藝術等多學科兼具的立體式思維,讓幼兒在趣味游戲中提高創造力,獲得自信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