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穎
STEAM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未來社會的可用之才,它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應用所學知識,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由此可見,STEAM教育理念十分符合幼兒的發展特點,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STEAM教育理念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本文將從三個方面來論述如何利用STEAM教育理念充分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
為了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教師可以多開展一些科學實踐活動。科學活動只有在幼兒積極主動參與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開展科學實踐活動時,可以充分利用幼兒活潑好動、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的特點,根據不同的情況,設置各種情境,拋出問題和設想,讓幼兒帶著老師設置的問題,有思考、有方向地開展實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滲透STEAM教育理念,設置活動問題時要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如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教師在活動過程中可以玩家的身份積極參與,自然地向幼兒提出任務。幼兒對某一個活動的目的性普遍較弱,需要教師激發幼兒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同時幫助他們完成任務。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尋寶游戲”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教師可以在活動開始前給幼兒布置游戲的主題,即尋找材料制作武器。之后,教師提供線索,讓幼兒把隱藏在場地中的武器制作說明、制作武器的材料和工具都找出來,并放開手讓幼兒花時間和精力來解析線索、尋找材料,大大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同時也激發了幼兒的積極性。與此同時,這個游戲還能培養幼兒分析、觀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類似探險尋找線索的游戲讓幼兒成為探險游戲的主人公,而幼兒分析線索、尋找零件、設計制作的過程也可以充分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參與科學實踐活動的興趣,也有利于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
STEAM教育活動實際上是一種科學教育實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可以采取強制性、灌輸性的教學,而是要提前進行一些課程上的設計和規劃,然后再帶領幼兒嘗試。而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處于一個引導者的位置,引導幼兒一步步解決問題,學會團結協作、互幫互助。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進行“建道運輸”的小游戲。在這個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充當建設工程的“總經理”,幼兒充當“建筑工程師”。首先教師要問幼兒如何選址,在哪里建設這個工程,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工程師們的分工又是什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一起商量設計,也可以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討論,讓幼兒在討論過程中畫出簡要的圖紙。在設計圖紙的過程中,幼兒討論和畫出圖紙的過程也就是他們團結協作的過程,而教師在其中扮演的并不是決策者,而是參與到游戲中,耐心傾聽幼兒意見的“玩家”角色。
STEAM教育強調幼兒要在實踐和探究的基礎上以整體性的思維來思考和對待問題,強調幼兒多方面能力的培養,激發幼兒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STEAM教育開展點睛教育活動,引導幼兒學會使用工具,并在使用工具的過程中,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例如,在科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有效的實踐。在幼兒沒有選擇更好的工具時,教師可以在旁邊默默給予提醒,比如說“這好像不是最好的方式,還有什么更好的工具可以利用呢?”這樣幼兒就能自己發現問題,并經過充分的思考解決問題。再如,當幼兒在實際操作中出現瓶頸,不知道該怎么進行下去時,教師可以在旁邊用同樣的工具進行操作,并把幼兒不會的工具和技術運用起來,有意無意地弄出聲音吸引幼兒的注意,引導他們根據教師的步驟進行模仿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能合理引導,不可以代替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可以給幼兒“打下手”,按照他們的指揮提供適當的幫助,讓幼兒充分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充分認識到科學活動的魅力,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在科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STEAM教育理念,讓幼兒在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在活動過程中充分鍛煉自己的動手和動腦能力,學會團結協作,這對于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助于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