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若怡
在幼兒園教育中對民間游戲資源進行深層次的開發與利用,不僅能通過其游戲活動的形式吸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還能利用游戲中的具體內容增益幼兒多方面的素養與能力,以較高的效率助力幼兒的全面發展。在幼兒園教育實踐活動中,為了更好地組織幼兒參與到民間游戲的活動實踐之中,并提高民間游戲活動開展對幼兒綜合能力發展的實效性,教師有必要從對民間游戲的開展方針與實踐意義入手,進一步深化對民間游戲資源的開發。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活動是幼兒園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游戲的形式不僅可以快速地吸引幼兒的興趣,教師還能利用游戲中的實際內容對幼兒進行多方面的教育。幼兒園教師為了更好地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活動,可以將自身的教育視野放置在我國豐富的民間游戲資源之上,通過對民間游戲資源有針對性的篩查與選擇,利用民間游戲豐富游戲活動的教育環節,利用多元化的民間游戲內容對幼兒進行更多角度的培養。為了推動民間游戲資源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的落實,教師應該對其具體的應用實踐展開更加深入的實踐。
(一)堅持自主性方針
在民間游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首先以游戲內容的自主性為開展的方針,對民間游戲的內容進行針對性的篩選。教師在篩選民間游戲內容過程中要更加注重游戲內容的適齡性,因為只有游戲內容切實地符合幼兒現階段的實際參與能力與個人水平,才能組織幼兒最快速地參與到民間游戲活動之中,理解民間游戲的開展方式,并掌握具體的民間游戲方法,從而在相對更為寬松的、脫離了教師指導的游戲環節中自主展開民間游戲的各個流程,自主完成游戲活動。
例如我在幼兒園民間游戲的組織活動中,考慮到班級中的幼兒已經初步建立對數字內容的基礎認知,能認識一些數值較小的數字。于是我組織幼兒開展了跳房子這一民間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憑借自身在啟蒙教育中養成的良好基礎知識能力,能較快地理解跳房子游戲的開展方式,并依據實際的數字切實地開展民間游戲。這能使幼兒在民間游戲的參與過程中利用自身的識數能力開展自主思考,從而更加流暢地完成游戲,并在體驗到游戲趣味性的同時,得到識數能力的鞏固與提升。
(二)堅持益智性方針
在幼兒園教育中對幼兒進行適度的啟蒙教育,使幼兒的智力與思維模式得到初步的開發,能為幼兒的思維成長與未來的學習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幼兒園民間游戲資源的利用與游戲內容的選擇過程中,教師還應將游戲的益智性作為重要的選擇方針,在游戲內容方面做出一定的篩選工作。這要求教師在游戲的趣味性基礎上,進一步選擇具有適當的難度與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切實需要思考的游戲,讓幼兒能在簡單的思考過程中通過實際的思維過程與動腦實踐,得到思維模式的開發與提升。
例如我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常常組織幼兒開展七巧板、華容道等傳統的民間游戲。這類民間游戲除了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快速吸引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參與到游戲過程中外,其游戲的形式還具有符合幼兒實際年齡的益智性。例如七巧板這一游戲的組織過程中,幼兒一方面會快速地被七巧板中鮮艷且多元的顏色與圖形所吸引快速地參與到游戲過程中,并且其拼接圖形的形式又能讓幼兒利用自身的思維能力進行實際的思考,并發揮想象能力動用自身的大腦對圖形進行實際的操作。不論最終幼兒的七巧板拼接成果如何,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都能積累起充足的思維運作經驗與想象力發揮經驗。
(三)堅持合作性方針
為了使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民間游戲活動組織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教師還應將合作性作為民間游戲開展的方針,對民間游戲的組織方式進行選擇與設計。組織幼兒開展合作性質的民間游戲,不僅能利用幼兒之間的互動快速地活躍起游戲過程的氛圍,利用幼兒之間的互動性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游戲參與積極性。還能使幼兒在相互作用、相互幫助的過程中提高民間游戲的開展效率,使幼兒更快地適應民間游戲。為了落實合作性的方針,教師應該多選擇或者創新民間游戲的合作模式,組織與引導幼兒的合作。
例如我在幼兒園活動中為了落實合作性的民間游戲組織方針,即對民間游戲“我和鏡子做游戲”進行了模式上的創新。在活動中我將游戲中原本幼兒面向鏡子開展游戲的模式創新成了兩名幼兒面對面互為彼此“鏡像”的模式。這一模式一方面既保持了原本民間游戲中引導幼兒認知自身器官的游戲教育意義,又利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增強了游戲的互動性與趣味性,并使幼兒在積極參與合作互動的過程中能互相指導對方的認知活動,強化了游戲開展的實效性與開展效率。
(四)堅持啟蒙性方針
啟蒙教育是教師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重要的教育任務,也是必要的教育活動之一。對幼兒開展啟蒙教育,是為了輔助幼兒更好地開展認識世界的活動,使幼兒能在教育內容的幫助下更好完成對生活常識認知的啟蒙。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將啟蒙教育與民間游戲進行結合,利用民間游戲對幼兒的吸引作用提高幼兒對啟蒙教育的接受效率,從而實現啟蒙教育效率的提高。這需要教師堅持啟蒙性的民間游戲開展方針,促成民間游戲與啟蒙教育內容的融合。
例如“聽聽這是什么聲音”這一民間游戲在我的組織下則增加了許多啟蒙教育的素材與內容,從而實現了啟蒙性的提升。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選擇了生活中常見事物或是行為活動的聲音作為游戲中的具體素材,使幼兒能在游戲活動聆聽聲音素材的過程中聯想到日常生活中的真實場景。通過游戲中生活常識素材應用創設的情境,能讓幼兒在更加直觀的情境下深化對啟蒙教育內容的理解,從而發揮出民間游戲啟蒙性的優勢,帶動幼兒啟蒙認知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一)寓教于樂,利用游戲形式開發智力思維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利用民間游戲組織幼兒開展一系列實踐活動,其不僅能利用游戲中本身的趣味性最快速地吸引幼兒的實踐活動參與興趣,使幼兒在興趣的驅動下自發地投入到實踐過程中。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師對民間游戲有針對性地選擇使幼兒在興趣的驅動下以更加活躍的思維自主地參與到民間游戲過程之中,并積極地思考完成益智性的游戲內容,從而真正地實現寓教于樂,讓幼兒在快樂的民間游戲形式下能更欣然地接受民間游戲的益智方式,順應民間游戲環節得到智力思維的開發。
例如在我幼兒園實踐中組織幼兒開展的“聽說游戲”民間游戲中,幼兒需要在教師的引導與輔助下利用抱、開、搖、吹等一系列基礎性較強的動詞學說完整的短句,這一游戲的開展主要建立在幼兒啟蒙教育中培養起的初步識字能力的基礎之上。依靠幼兒初步的識字能力,幼兒能相對更加自主地參與到民間游戲過程之中,并且跟隨游戲內容的具體形式快速地利用簡單的動詞進行思考,完成能力范圍中的短句造句。游戲中師生互動的形式一方面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游戲參與興趣,又使教師切實地成了游戲中的輔助角色,使幼兒能相對自主地開展一系列思考,并在益智性的造句形式中得到思維創造力、識字應用能力的提升。
(二)精誠合作,利用游戲過程培養合作意識
合作意識是人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支撐個體良好的融入社會群體或是實踐團隊的重要意識與能力,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將合作性作為民間游戲資源選擇與開展的方針,能為幼兒創造出集體合作契機,使幼兒能切實地開展合作活動實踐。在一系列具體的合作實踐過程中,不僅幼兒個體之間的聯系性能得到極大的增強,進而在個人與個人的聯系作用下形成和諧有凝聚力的幼兒班級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團隊意識,還能使幼兒在直觀的實踐過程中積累與人合作的實踐經驗,更加直接地獲得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組織幼兒參與的民間游戲“炒黃豆”過程中,幼兒即需要以兩人一組的方式參與到游戲過程中,以合作的方式完成游戲實踐。在民間游戲的開展過程中,兩名幼兒組成的小組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合作實踐空間,幼兒不僅在實踐過程的互動中深化了彼此的關系,還在相互幫助、相互激勵的合作過程中經歷了團隊磨合、與合作對象交流協商的合作流程。在過程中幼兒的合作關系得到了深化,并且與此同時幼兒積累起了合作經驗,從而實現了自身合作能力的提升與發展。“炒黃豆”民間游戲作為合作模式的游戲活動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做到了精誠合作,這使得游戲過程充分地發揮出了合作模式的積極意義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
(三)活學活用,利用游戲內容提高實踐能力
在民間游戲資源利用的過程中融入啟蒙教育的內容,使幼兒在參與民間游戲實踐的過程中自發地接受游戲中的啟蒙教育內容,深化對啟蒙知識的了解,還有利于幼兒真正地做到對啟蒙知識的活學活用,提高幼兒的生活實踐能力。啟蒙性民間游戲的開展能利用游戲的實質性內容創設出更加立體化的啟蒙教育情境,以此使幼兒在情境中更加直觀地接觸啟蒙教育的內容,并在直接的實踐中積累經驗,得到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老狼老狼幾點了”這一民間游戲的開展過程中,幼兒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重復幾個整點的時間概念,我認識到這一游戲方式有利于對幼兒開展鐘表認識的啟蒙教育,即為幼兒準備了幾個具象化的鐘表圖片素材,讓幼兒以舉起相應時間表盤的方式代替游戲過程中幼兒口述時間的活動。通過表盤資源的利用,幼兒在游戲的實踐過程中能更加深刻自身對鐘表整點概念的理解,并在具象化表現方式的作用下能在生活實踐中更加清晰地認識生活中的鐘表時間,高效地完成了游戲中啟蒙知識的內化。
在幼兒園教育中對民間游戲資源進行更深入的實踐,既能使幼兒園教師在方針的基礎上更有針對性地選擇與組織幼兒開展民間游戲的實踐,又能在實踐的意義基礎上更加有方向性地發揮自身的引導職能,從而在兩方面進一步完善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開展環境,為民間游戲實效性的提高提供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