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雅之
布貼藝術畫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在新時期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在學前教育中融入布貼藝術畫教學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繼承,也可以促進幼兒綜合發展。本文以此為基礎,基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從中探尋新時期開展布貼藝術畫教學的當代價值,以期為今后布貼藝術畫教學及發展提供參考。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展開。第一是知識來源于生活,將教學內容與幼兒生活實際相銜接,不僅能有效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更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第二便是要堅持知行合一。陶行知先生認為學習的過程與實踐的過程是相互融合的,如果將二者割裂去展開教學,勢必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第三便是批判性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視這一情況,表揚幼兒的優點并適當指出幼兒的不足,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鞭策幼兒不斷進步。
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時要緊密貼合生活,注重幼兒實踐水平的提高,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障幼兒教育的發展。為此,在陶行知教育思想影響下的布貼藝術畫教學工作也需要擯棄外界的干擾,追求教育工作的本質與價值。
布貼藝術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學前教育階段中有一定價值。
(一)培養幼兒的勤儉美德
利用廢舊布料進行布貼畫教學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勤儉美德。勤儉節約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教師在開展布貼畫教學時,重新利用生活中一些沒有用的邊角料,并將其變成一幅幅有價值的布貼畫,用行動告訴幼兒變廢為寶、勤儉節約的道理。
(二)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布貼藝術畫的設計重在實踐。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幼兒不僅要繪制出較為美觀的圖案,還需要利用現有的工具將布料裁剪成合適的圖形。這個過程相對復雜,需要幼兒全身心投入其中,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耐力,也有助于其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對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以及今后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幼兒的色彩感知及搭配能力
幼兒對色彩的感知直接來自對生活的觀察。當幼兒進入繪畫情景時,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以此來強化幼兒的色彩認知能力。在布貼畫的制作過程中,幼兒需要通過簡單的色彩搭配及構圖完成最終的作品。布料顏色及花紋的對比選擇可以進一步提升幼兒的審美情趣,有助于幼兒色彩搭配能力以及感知能力的提升。
(一)充分結合當前的流行元素展開教學
在組織布貼藝術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當下社會的一些流行元素進行教學。幼兒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利用流行元素展開教學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例如當前的一些微視頻平臺對推動布貼藝術畫教學的開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教師可以拍攝幼兒的布貼畫制作過程并上傳到微視頻平臺中,宣傳布貼藝術,同時激發幼兒的競爭意識和參與積極性。
(二)注重家園共育
對于幼兒來說,家庭也是其學習與成長的重要平臺。在家庭生活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利用家里的廢棄布料制作布貼畫。這個制作過程也有助于形成親密的親子關系。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把握孩子的學習能力,堅持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同時注重與幼兒園之間的交流,掌握一定的引導技巧、繪畫方法等。
(三)創新課堂教學
在組織幼兒進行布貼藝術畫的創作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走出教室,借助外部良好的環境展開教學。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孩子觀察周邊建筑的特點以及布局構造,以此為基礎激發孩子的靈感,引導幼兒創作以城市建筑為藍圖的布貼畫,進一步加深孩子對自身所處環境的了解與感受。在參與這樣的實踐活動過程中,幼兒對外界的感知也會愈發的直觀與敏感,這也是提升其個人具象思維以及動手能力的有效路徑。
在學前教育階段加強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意義重大,這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時期的重要體現。布貼藝術畫作為一種門檻較低、取材便捷、價值豐富的活動形式,其在學前教育階段的組織與應用中也有著別樣的優勢。教師要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開展布貼藝術畫教學,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