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良
【內容摘要】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內容本身沒有太大的難度,但是教學質量遲遲得不到保障,主要是由于學生們對歷史學習沒有成型的經驗,缺乏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再加上教師的教學策略過于僵化,最終就導致了歷史學科教學質量低下的問題。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歷史影視劇與初中歷史教學,而后從激趣、營造氛圍、再現歷史畫面幾個方面分別入手闡述了歷史影視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歷史影視劇 初中歷史教學 應用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建設開始取得突破性進展,由此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在溫飽基本滿足的前提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如何促進教育事業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初中歷史教學同樣迎來了一輪教育方法方面的大爆發,各種各樣新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教學方式紛紛出現,其中以歷史影視劇為著手點進行教學的措施值得我們進行借鑒。
一、歷史影視劇與初中歷史教學
初中階段的學生一般在十二歲到十六歲這個年齡段,他們對于歷史的認知實際上并不深厚,僅有的歷史知識基本都來自于歷史影視劇。另外,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往往處在青春期,對于明星偶像有著獨特的熱愛,因此如果自己喜歡的演員參演了某部歷史影視劇他們一定會觀看,甚至故事中一些情節也會成為學生們研究的話題。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歷史影視劇的存在和發展對于學生歷史進步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無論什么事情都是雙刃劍,歷史影視劇的普及和井噴式出現也給歷史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一些歷史題材的影視劇為了達到某些戲劇化效果對歷史事實進行調整,很容易給學生造成錯誤的看法。因此,在利用歷史影視劇開展初中歷史教學的時候教師務必要有選擇的進行應用,抓住其中能帶給學生正面影響的部分,摒棄其中會帶來負面影響的部分,當然也可以借助影視劇中錯誤的史實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對歷史事實進行辨析和討論,以此反向加深學生對正確事實的印象,保證初中歷史教學工作質量。
二、歷史影視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歷史教學的復雜之處在于史實的講解和對應時代、歷史意義的分析,再加上一部分初中歷史教師的教學方法確實不夠合理,這導致了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失去興趣和熱情,難以取得優質的學習效果。為此,可以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影視劇:
1.科學導入歷史影視劇,巧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對于歷史教師教學最好的手段就是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歷史知識繁多且枯燥,很多教師就是把考試的熱點羅列出來,讓學生去背,教學方法簡單粗暴。這樣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學生對歷史學科產生抗拒心理,不會分析歷史事件的意義和教訓,久而久之,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死記硬背歷史知識,失去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激發興趣,巧妙利用切入點,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從而保障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
近年來,大量的歷史事件被翻拍成影視劇,加上一些著名演員的參與,使得歷史影視劇異常風靡,也激發學生對相應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科學導入歷史影視劇,并以此為契機,開展教學活動。歷史影視劇能有效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歷史知識的熱情,相較于平鋪直敘的課堂講解形式,有話題的課堂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想要了解影視劇的劇情發展和人物結局。例如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武則天》,就有非常多的版本,其中有學生喜歡的范冰冰版,還有經典的劉曉慶版,這些電視劇都取得很高的收視率,又成為觀眾討論的熱點話題,大家對電視劇情節和演員結局的關注度非常高,且明顯高于歷史事件本身。毫無疑問,正直青春期的初中學生對影視劇的熱情會明顯高于課本學習,而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正是開啟學生歷史知識學生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要積極整合二者的聯系,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導入歷史影視劇,充分借助學生對歷史影視劇的追捧熱情,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
2.營造愉悅氛圍,確保教學效果
一些歷史影視劇對于歷史事實的還原度非常高,因此在利用這些影視劇進行教學的時候,除了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歷史的本真,更能夠把課本上難以理解的文字轉換成易懂的影視資料,在這種情況下死板的教學開始產生獨有的生命力,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舉個例子來說,在帶領學生們學習京杭大運河有關知識和史實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適當播放《大運河》這部作品的內容,并且以此為基礎讓學生們感受和體會大運河之雄渾壯闊,加強學生對運河有關知識的理解,從而確保教學效果。
3.再現歷史畫面,提高學生歷史認知水平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影視作品也是對歷史事實的一種還原,能夠通過一種真實可感知的方式給學生們提供有效的借鑒,學生不必再對書中史實進行想象,而是能夠直觀的感受事件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自然而然會形成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學習歷史的時候也不用再一味地記憶和背誦,而是會從一種理解的角度出發去感知歷史去分析歷史,珍貴的學習效果必然會有所提升。舉個例子來說,在帶領學生們學習清朝歷史的過程中,對雍正設軍機處、攤丁入畝等政策進行講解往往有一定的難度,此時如果能選擇《雍正王朝》當中對應的片段給學生們播放,那么他們對于那段歷史的理解程度必然會更深入,這種對歷史事件的重現對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有著巨大的幫助。
4.創設有效情境,提高學生歷史人文素養
教育事業的改革近年來進行的如火如荼,新的課程標準開始出現并且給初中歷史教學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有著積極作用,特別是歷史這一類人文學科,更是要盡可能的轉變教學方式讓學生的人文精神得到培養。當然,這種培養很難通過幾次講解、幾次考試就達到目標,往往需要在不斷的嘗試中引導學生自行體會和感知。借用歷史影視資料學生們能夠清晰的對歷史事件和其發生背景進行理解,在分析和理解的過程中他們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都會愈加發達,這對于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升有著重要作用。舉個例子來說,在帶領學生們學習鴉片戰爭的有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選取《林則徐》這部電視劇中不違背史實的片段給學生播放,讓學生們在觀看的過程中體會到鴉片戰爭強行敲開中國大門的慘痛教訓,也讓他們感受到當時的仁人志士對國家對民族的熱忱,有效的提升學生對國家的熱愛程度,保證愛國主義精神得以在下一代身上繼續傳承。
5.展開討論交流,培養學生批判思維能力
有很大一部分影視作品在進行拍攝的時候不會對歷史事實進行完全的還原,為了讓藝術效果更加突出,會對一些內容和史實走向進行改動,和真正的歷史事件有一定的差別,在利用影視作品開展初中歷史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需要理解這個問題,并且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們在對歷史事件有所了解的前提下,對影視劇進行分析和研究。這樣一來,學生們對歷史事件必定會有精準的理解,而同時他們在對錯誤史實進行判斷的時候,也會形成批判性思維這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舉個例子來說,電視劇《步步驚心》對清朝歷史上“九子奪嫡”這部分內容進行了描繪,其在很多方面還原度比較高,但是實際上史實部分還是做出了一定的改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選取服裝形制、歷史事件等方面的內容,分門別類的帶著學生們共同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而讓學生在掌握清朝歷史的前提下產生對錯誤史實的思辨能力,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結語
總而言之,有一部分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存在教學方法落后、教學趣味性不足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教學的質量必然難以提升,顯然不利于學生的進步。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對現有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積極的引入歷史影視資料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史實,同時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從而解決傳統教學方式的問題,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任娜.新媒體時代初中歷史影視教學研究[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7(4):92-96.
[2]楊潔麗.影視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4(37):120.
[3]吳磊,張超.影視作品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5):107-108.
[4]余興忠.影視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中國教師,2018(S2):100.
(作者單位:江陰市徐霞客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