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國有企業改革有序推進,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始終堅持黨的領導。
在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進程中,黨建為其保駕護航。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確保黨在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作用”。因此,新時代要在堅持黨建引領的基礎上,通過落實黨建責任,融入中心工作、培育黨建文化來不斷強化黨建引領,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
黨建引領在推進國企改革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
黨建引領是國有企業改革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與立場的根本前提。國有企業要做強做優做大,必須在深化改革中旗幟鮮明地加強黨的政治領導,堅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重大部署,讓黨和國家領導意志得到落實,維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保障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黨建引領是國有企業產權屬性的內在要求。國有企業的產權屬性和黨組織的根本屬性統一于“人民”。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因此,黨建絕不能出現“寬、松、軟”現象,一定要把思想工作作為經常性和基礎性工作來抓,注意解決思想和實際結合的問題。要加強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關鍵少數”的黨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強對國企領導干部的全方位監督,從思想深處擰緊螺絲,確保國有企業更好地發展,真正有利于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保障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黨建引領是確保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取得更大成效的組織保障。全面深化國企改革任務艱巨,只有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才能真正促進和保證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要切實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國企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在國企“三會一課”活動中,突出黨性鍛煉,讓黨支部成為團結和帶領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通過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群眾完成國企改革的主要任務,以深化國企改革的效果來檢驗黨組織的戰斗力。
黨建引領在推進國企改革發展中的探索歷程
在國企改革過程中,黨建工作始終是獨特的政治資源,在不同發展階段均有力地促進了國企改革與發展。
“放權讓利、政企分開”階段:改革開放初期,由于國企生產經營活動受指令性計劃控制,市場體系尚處于萌芽狀態。為增強企業活力,激活傳統體制下國企的盈利意識和發展意識,使企業逐步適應市場競爭,國家通過向企業“放權讓利”,賦予企業自主經營的權力,并逐步探索利潤分成、盈虧包干、利改稅等形式的經營責任制,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這一階段,明確黨組織在企業起保障監督作用,企業的一切重大問題,都必須經黨委集體討論通過,由廠長(經理)組織執行。期間,雖然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曾有一定程度的削弱,但廠長(經理)負責制下企業黨組織的核心地位已確立。
“制度創新、結構調整”階段: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企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必然要求改革沿著市場化方向深入推進。為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更好的主導作用,國有企業開始提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真正轉換經營機制,進入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的現代產權制度改革。為了適應國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一新形勢的發展要求,《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的通知》指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改進國有企業黨組織的工作方法和活動方式,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這些要求為加強國企黨建工作提供了原則性指導。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國有企業黨組織要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边@一時期,黨組織在國有企業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高度重視。
“全面深化、混改突破”階段: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企改革向“深水區”推進,以實現國企功能為導向,市場化運行機制更加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分層、分類推進。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的《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強調,要堅持黨的建設與國企改革同步謀劃,確保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在國企改革中得到充分體現和切實加強。這一時期,在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黨建出現新氣象。國有企業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筑牢“主陣地”,牢牢掌握意識形態的領導權和主動權;暢通“主動脈”,讓戰斗堡壘不斷強大起來;把握“主動權”,讓管黨治黨“嚴”起來。
黨建引領在推進國企改革發展中的著力點
黨的十九大修訂的黨章規定:“國有企業黨委(黨組)發揮領導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依照規定討論和決定企業重大事項?!边@就要求在國有企業的改革與發展中,要確保各級黨組織的領導地位,強化黨建引領,助推國企的改革與發展。那么,新時代要強化黨建引領,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國企的發展優勢,當好國企改革發展的“火車頭”,助力國企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實現生產經營目標,就需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黨建責任要落實。任何工作,再嚴的要求或再高的標準,如果不落實到責任,都是落實不下去的。因此,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必須要緊緊抓住黨建工作的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要讓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做到“親自部署重要工作,親自過問重大問題、親自協調重要環節”,切實履行好“一崗雙責”。構建層層落實的工作格局,建立完善的黨建責任考評機制,不折不扣地嚴格落實好從嚴治黨總要求。
中心工作要融合。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一定要把黨的領導和企業治理深度融合,把黨建和中心工作緊密融合。首先,要在思想認識上融合,提高政治站位。其次,要讓國有企業干部職工勤學政治理論,努力做到學深悟透,讓理論水平和業務本領雙提高雙促進。最后,要將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運行管理狀況的好壞作為評判企業黨建工作開展好壞的衡量標準。要充分調動和全面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和創造性,圍繞經營發展大局發揮作用。
黨建文化要培育。國企的改革與發展需要營造可持續發展的黨建文化氛圍,著力在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中注入黨建引領新動力,讓黨建成為“紅色引擎”,形成一種無形推動力,確保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發揮。比如:積極創新宣傳載體,通過建立“黨建文化長廊”“先進模范創新工作室”等,讓國企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氛圍中進一步學思踐悟,從而更好地增強黨組織的號召力和凝聚力,通過黨建引領,形成“樹立標桿、示范引領”的良好文化氛圍。
(作者單位: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