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微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出過一系列重要要求,作為從事國企紀檢監察工作的黨員干部,要繼承優良傳統、加強黨性修養、勇于擔當、做好標桿,為建設百年企業做出積極貢獻。
強化“三責”擔當
“責任重于泰山”。我們提倡“把心放在工作上,把工作放在心上”,就是要“在其職盡其責、在其位謀其政”。
對群眾要負責。反腐倡廉是當前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更是我們紀檢監察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我們脫離了群眾,就會失去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最終也會走向失敗。作為執行黨紀政紀的紀檢監察干部,更要對人民群眾懷著一顆謙虛謹慎的學習之心,密切聯系群眾,依靠群眾,團結群眾,真正做群眾可親、可敬的貼心人和有責任感、能擔當的黨員干部。
對自己要負責。輕視名利即淡泊名利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是高尚的人生態度,寬廣的人生氣度。許多人因為貪污受賄、買官賣官而受處分、進牢籠,他們的深刻教訓警醒著我們,無論什么時候、什么情況,都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和良好的心態,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線,不越“雷池”,不闖“紅燈”,珍惜自己來自不易的成長經歷,珍惜自己的前途未來。
對“身邊人”要負責。黨員干部的好作風能帶出好家風,好家風又能促其養成好作風。家風不正,做人態度和做事方法就會出問題,導致“身邊人”容易觸犯法律。紀檢監察干部要切實當好家庭的“掌門人”。要從嚴治家,立好家規,時常教育家人嚴守法紀,公私分明,以平常心對待名利。
做到“三畏”自律
做人應心存敬畏,有所畏懼,因為“恐懼是理智的開端”。恐懼感和羞恥心能使人不去為非作歹,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要敬畏法紀。法紀既是對個人的約束,又是對個人的保護。紀檢監察干部是黨紀政紀的監督者、執行者,一定要成為敬畏法紀的典范。要自覺維護黨紀國法的尊嚴,決不能心存僥幸、知法犯法、濫用職權、挑戰法紀的權威,等到接受組織處理、自嘗苦果,對不起的不僅是組織、家人,還有自己的人生,結局只會讓人追悔莫及。
要敬畏權力。“官有所畏,業有所成”。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謹慎作風,以感恩之心對待手中權力,把職權看得小一點,把責任看得大一點,常懼權力之威,管得住手腳,經得住考驗,抗得住誘惑,自覺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立足本職崗位,有所作為。如果對權力缺乏正確的理解,在用權上為所欲為,勢必導致私欲膨脹,專權亂權,最終必然栽跟頭,走向自我毀滅。
要敬畏輿論。口碑是群眾對干部品德、政績和作風等一種發自內心的口頭稱許和評價,也是群眾衡量干部的重要標尺。作為紀檢監察干部,敬畏輿論不能“畏而不敬”,要主動迎上去,善于從事態中見微知著,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保持清醒頭腦,保持高尚情操,保持良好的形象,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堅持“三情”干事
懷著什么樣的感情去干事情,那么事情的結果就是什么樣的。作為紀檢干部,帶著積極向上的三種感情去干事創業,是對事業和自己負責的體現。
對事業要有激情。高昂的激情是推動工作不斷進步的引擎。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就能在艱難面前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攻堅克難、成就事業。紀檢監察工作要面對大量平常繁瑣的工作,非常清苦,需要保持強烈的責任感,做到平常干得好、關鍵頂得住,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對工作要有熱情。有熱情才有動力,有熱情才能成功。紀檢監察工作是監督黨員干部的一項特殊工作,工作中常常遇到黨員干部的誤解,經常“得罪人”,甚至遭到打擊、報復,沒有忠誠于黨、服務人民的滿腔熱情是根本不可能干好這項工作的。只有熱情工作,時時做到手勤、腳勤、腦勤,才能在艱苦的條件里成就一番事業。
對群眾要有真情。我們要“當群眾的貼心人”,對群眾就一定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常念養育之恩、深懷感激之情。對群眾懷有一片真情,就會以愛心對待群眾的困難疾苦;對群眾懷有一片真情,就會以真心傾聽群眾的意見訴求;對群眾懷有一片真情,就會以責任心解決群眾的期盼問題,做到“件件有回音、宗宗有著落”。 (責任編輯:江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