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強 戴必芳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時下,國網公司系統各基層單位在豐富基層黨的建設中,不斷推出創新舉措,大力推行“黨建+” 項目工作模式,讓黨務融合業務,把黨的工作深深植根于業務中心。實踐表明,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做強了就是戰斗力。作為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模式,如何發揮好、運用好“黨建+”項目的作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聚焦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工作和難點任務、聚焦短板和突出問題,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基層企業高質量發展,筆者認為,應把握好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黨建+”業務,加出發展質量。“黨建+”工作要緊扣企業當前的中心工作實際,從企業急需要解決的一些棘手問題入手,把握生產經營的重點、難點問題,找準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的著力點,精心選定“黨建+”項目。例如:企業當前的中心工作是抓安全生產、市場拓展、優質服務等,那么就要及時制定“黨建+安全監督崗”“黨建+市場拓展”“黨建+服務提升”項目工作方案,方案中既要明確項目要取得什么樣的成效,又要明確達到的目標值。同時,在方案中既要突出黨員干部的骨干作用,又要明確各項工作職責,保障項目推進有力,使黨建工作更實,使安全生產、市場拓展、優質服務等更穩定,實現“1+1>2”的效果。
“黨建+”承諾,加出奮發動力。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黨建+”項目是以黨建融入企業中心工作的形式呈現出來的,要營造好“支部是堡壘,黨員是面旗”的濃厚氛圍,支部堅持引導黨員先行先試,充分發揮黨員的榜樣標桿作用,增強基層活力,打造 “命運共同體”,影響和帶動群眾共同參與,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匯聚起強大的合力,推動黨建高質量發展。讓員工切身感受到黨建在領航,業績看得見,黨員干部在身邊,通過凸顯黨員干部的帶頭引領作用,激發基層員工為企業發展建功立業的信念。因此,在實施“黨建+”項目上,黨員干部必須緊貼基層黨支部工作實際,廣泛走訪基層員工,“一對一”聽取意見并開展工作交流,集思廣益、暢所欲言,把務實進取的工作作風展現在員工面前,讓思維的碰撞閃現出智慧的火花,激發員工對標看齊的“精氣神”,在員工中營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個人爭優秀,班組爭先進,小組創最佳”的良好氛圍。因此,“黨建+”加的是黨員的莊嚴承諾,加的是勇往直前的神圣宣言!“黨建+”就是圍繞具體工作實際加出團結、加出活力、加出效率,推動企業實現新發展。
“黨建+”實效,加出戰斗力。 落實“黨建+”項目工作模式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需要持續改善不斷提高,需要全員參與而不是參加,需要堅持融合式發展克服“兩張皮”現象。對于基層企業而言,就要建立健全常態化工作機制,出臺相關配套的管理制度和獎懲措施,明確項目實施機構的責任主體,要健全督查督辦、工作預警機制,明確專門部門和專人負責適時跟進實施機制,實行與完成目標任務掛鉤的考核、獎勵、問責相結合的閉環管理,推動“黨建+”項目落地生根。比如:基層企業黨支部作為牽頭部門,就要將“黨建+”項目列入常規議事日程,作為主題黨日活動的必修課內容,定期通報推進情況和取得的成效,著力研究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制定整改措施并督導任務落實。形成一階段一小結,一階段一成效的局面。只有這樣,“黨建+”項目才能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不斷取得預期成效。
整體而言,抓實“黨建+”項目工作模式的方式方法不勝枚舉,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各基層單位落實“黨建+”項目,必須以生產經營為“圓心”,以結合企業自身中心工作實際為半徑,畫好深度融合的“同心圓”, 持續增強企業內在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