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忱 牛詩堯 戴佳希
〔內容提要〕隨著我國城鎮化的推進,建筑能耗也逐年上升,解決建筑能耗問題對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環境保護具有重大意義。本文闡述了遼寧省被動式建筑的發展現狀,指出遼寧省被動式建筑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推進被動式建筑發展的對策,為加快遼寧省被動式建筑產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被動式建筑 技術標準 建筑能耗
近年來,快速的城市化發展使得建筑業占據了我國大量的能源資源。根據相關機構預測,到2020年我國建筑能耗所占能源資源消耗總量的比例將達到35%左右,接近西方發達國家的能耗占比,成為第一耗能的產業。
我國“十三五”規劃中,關于建筑節能領域提出明確要求,在保證建筑整體質量的同時,建筑行業向著綠色環保節能的方向發展。到2020年,嚴寒和寒冷地區全部達到75%的建筑節能標準,同時也提出對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研究開設綠色通道。
被動式建筑與傳統建筑相比,被動式建筑以其超低能耗、充分以氣候特征為導向等特點必將成為我國建筑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近年來,被動式建筑的研究在我國逐漸成熟,但在遼寧省存在著諸多問題制約其發展狀況。
一、遼寧省被動式建筑發展現狀
2006年,我國與德國政府聯合成立“德中促進聯合中國建筑節能工作小組”,拉開了我國被動式建筑發展的序幕。2009年,德國能源署在“德中同行—沈陽站”的活動中,大力宣傳了“被動房”理念,被動房理念開始進入中國。近年來,遼寧省不斷發布多項關于推進被動式建筑發展的政策文件(見表1)。2018年,沈陽市政府辦公廳轉發了《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在推進現代建筑產業化部分提出開展被動房建設,引導房地產開發朝著綠色、低能耗、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遼寧省內現有沈陽市的沈陽建筑大學中德節能示范中心、丹東市寬甸縣虎山鎮的南嶺外村便民服務中心、大連市的金維度被動式建筑低密度住區三所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雖然遼寧省在被動式建筑的發展上起步早,但是相對國內其他逐漸成熟省份的發展較為緩慢。
二、遼寧省被動式建筑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2018年4月,中央批復《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首倡超低能耗建筑;《住建部標定司2018年工作要點》:近零能耗建筑標準成工作重點。國家一系列推動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發展的政策文件陸續發布。目前,遼寧省裝配式建筑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雖然發布了一系列促進節約能源、建筑業轉型等政策文件,但只是在其中提到發展被動式建筑,并無針對被動式建筑的政策文件。國內被動式建筑發展較為成熟的省市如北京、上海、河北等地均已發布針對被動式建筑的推行政策。
(二)技術支撐體系欠缺
2019年,國家住建部發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等國家標準作為推動被動式建筑發展的政策支撐。2015年,我國首部被動式設計標準《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技術導則》正式頒布,國家一系列規范、技術標準及導則的發布對推動國內被動式建筑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目前,遼寧省并無被動式建筑的相關設計準則及規范等技術標準,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遼寧省被動式建筑的發展速度。
(三)市場基礎薄弱
雖然遼寧省被動式建筑發展起步較早,但是在發展速度、應用廣度等方面與河北省、江蘇省、山東省等被動式建筑發展成熟省份存在很大差距。
1.省內示范項目少。目前遼寧省內僅有三處被動式建筑。
2.前期投入較高。相對傳統建筑前期投入成本高出5%~15%,導致部分企業對被動式建筑的熱情不高。
3.應用領域少。被動式建筑的一大特點就是不受限于建筑類型,但目前省內三所被動式建筑均為住宅。
三、推進被動式建筑進一步發展的對策
(一)發布針對被動式建筑的專項政策
2019年,國內部分地區已發布針對被動式建筑的相應專項激勵政策,政府對建設被動式建筑房企業按平方米進行補助,按綠色建筑評定等級進行資金扶持等政策(見表2)。這些激勵政策可以從經濟角度推進本地區被動式建筑的發展,遼寧省應積極發布類似政策,發布專項政策征集意見稿,推動本省被動式建筑進一步發展。
(二)完善技術支撐體系
1.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經驗。早在1952年,德國發布了第一個建筑保溫設計標準《DIN408-建筑保溫》。目前,德國被動房研究所《PHI被動式住宅建筑認證標準》等設計標準已十分成熟,可為遼寧省被動式建筑技術標準體系的建立提供完善的理論依據。
2.借鑒國內現有被動式建筑設計標準。2018年11月,河北省頒布了《被動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山東、上海均已發布了被動式建筑的設計標準及技術導則。在借鑒其他省市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針對遼寧本地情況進行本土化改造,有利于遼寧省被動式建筑技術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3.依靠高校及設計院等科研院所。加強被動式建筑的基礎研究工作,同時結合BIM、RFID等信息技術,積極開展被動式建筑結構體系、材料選擇、施工方法、標準規范等基礎性研究工作,完善技術支撐體系。
(三)構建堅實市場基礎
1.調動建筑企業積極性。影響企業積極性的關鍵問題在于被動式建筑前期投入較高,建議政府對從事被動式建筑項目的企業進行財政補貼,同時針對被動式建筑項目出臺優惠政策等,如稅收減免等措施。
2.持續引導宣傳。對建筑企業從業人員開展被動式建筑科普以及教學工作,使行業從業者提高對被動式建筑的認識,雖然被動式建筑前期投入成本高出5%~ 15%,但是預計可在約5~10年內收回成本,同時還要全方位認識到被動式建筑的優勢所在,充分調動建筑業從業者對被動式建筑的積極性。
3.擴大應用領域。被動式建筑不受限于建筑形式,除住宅外也可用于辦公樓、停車場、工廠等,如美國愛荷華州零能耗停車場、加拿大被動房工廠、北京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等。以此增加民眾接觸被動式建筑的機會,使人們可以切身體會到被動式建筑的優勢,提高社會各界對裝配式建筑的認知度與認可度。
四、結語
現階段,遼寧省被動式建筑發展還在起步階段,同時存在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遼寧省必須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完成“十三五”規劃中關于建筑節能領域提出明確要求,即到2020年嚴寒和寒冷地區全部達到75%的建筑節能標準,推動遼寧省被動式建筑的可持續發展,進而促進建筑業健康轉型。
(作者單位:沈陽建筑大學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