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期間,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國,并在全球范圍內擴散。對于主流媒體來說,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科學報道是對新聞工作的重大考驗。筆者以廣東省主流媒體在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背景下的疫情報道為例,簡述主流媒體如何提升疫情報道的傳播效果。
2020年1月20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作出重要指示,鐘南山院士晚間在央視發聲,武漢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全面爆發和抗疫階段,媒體的疫情報道也進入了白熱化。廣東省主流媒體開始密切關注感染人數、死亡人數、疫情擴散等基礎數字信息,使得政府部門的權威信息能夠及時、準確地傳遞給公眾?!赌戏饺請蟆贰稄V州日報》《羊城晚報》、廣東廣播電視臺等主流媒體的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賬號從1月20日廣東確診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的權威發布開始,每日更新通報新增疫情人數、地域等關鍵信息,并及時公布國家衛健委有關疫情防御相關信息、廣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中有關廣東省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對提高疫情信息的透明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為了提高疫情消息透明度,廣東廣播電視臺荔枝網、荔枝臺APP設立新聞專區,“觸電新聞”第一時間在首頁、聯播頻道、社會頻道重要位置展示專題和插件,實時更新廣東新冠肺炎疫情情況,并將抗擊疫情的專欄分為“疫情地圖”“科普辟謠”“救濟救援”“短評快評”四個板塊,從廣東首例確診10日之內,全網共發布923條稿件,全網點擊量超4.2億。另外,觸電新聞還將廣東省政府新聞辦疫情防控的每一場新聞發布會以“圖+文+視頻直播”的形式進行發布;并開通了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雷神山醫院建設兩個慢直播板塊,同時段在線觀看人數約5萬人。
2020年1月21日,廣東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新冠肺炎疫情及應對防控情況并答記者問?!赌戏饺請蟆贰赌戏蕉际袌蟆贰V東廣播電視臺等主流媒體第一時間發布與“廣東七大舉措防控疫情擴散”的相關報道,積極有效開展政策措施宣傳解讀,回應社會關切。廣東新聞頻道、觸電新聞、廣東新聞頻道微博對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持續進行全程直播報道,截至2020年4月22日,已經直播了56場。
主流媒體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提高疫情信息的曝光頻率和透明度,這些都對提升主流媒體公信力起了關鍵作用。
媒介倫理學學者Lee Wilkins曾經發表文章《肯定的責任:災難報道中要求的機構能力與個人能力》(Affirmative Duties:The Institutional and Individual Capabilities Required in Disaster Coverage)。文中提到,記者進行災難報道時應該盡到“減災監督員”(mitigation watchdog)的責任。
“記者們在保持客觀、追求事實,關注災難中‘發生了什么’以及如何應對的同時,還要盡到一項積極的責任——保護人們的生命?!?/p>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大環境下,主流媒體的記者首先想到的不應是博眼球、搶流量,更重要的是需要向大眾警示公共衛生威脅,以直接或間接的形式,呼吁每一個個體承擔起社會責任,比如科學防疫,正確佩戴口罩,自主申報、配合隔離等。
由于新時期現代傳播的特性,許多公眾獲得信息都來自于互聯網,關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網絡謠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月初,在湖北疫情緩解后,北、上、廣、深境外輸入病例激增。尤其是廣州,連續暴發幾起境外輸入和關聯疫情。“三元里”“瑤臺”“建設六”上了熱搜,有自媒體甚至發布“廣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列為了疫區”“廣州黑人暴雷”“廣州建方艙醫院”等言論,一時間謠言四起,人心惶惶。4月7日上午,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廣州市第68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小燚現場辟謠,廣東廣播電視臺多個新聞欄目直播和轉播了這場發布會,并通過新聞、抖音短視頻、微博、公眾號等多渠道公布了“越秀警方依法查處在微信群發布‘廣州瑤臺封村’‘建方艙醫院’等不實信息的網民宋某”這些重要信息,穩定了公眾的情緒。
另外,主流媒體在報道疫情的過程中,當公眾因為信息的不對稱產生片面解讀時,要及時補充更正消息。1月31日,《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該消息經過多個媒體官方微博、自媒體轉發之后迅速發酵,“雙黃連可抑制新冠狀病毒”當晚登上微博熱搜榜首位。阿里健康、京東等互聯網醫藥平臺上,雙黃連口服液迅速顯示“無貨”或已賣光,有不少市民甚至連夜戴著口罩前往藥店采購雙黃連。2月1日上午,廣東廣播電視臺、《南方日報》《廣州日報》等主流官方微博及時發布消息,轉發世界衛生組織1月29日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建議:“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專門用于預防和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并提醒市民抑制不等于預防和治療,不建議市民自行服用雙黃連口服液,及時地制止了疫情爆發期人群聚集引發交叉感染的隱患。
綜上所述,在疫情的報道中,主流媒體應讓主流聲音搶占輿論場,除了報道前方醫護人員抗議先進事跡之外,注重報道多地多部門聯防聯控的積極舉措,嚴打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交通部門實時檢測體溫、車票退改簽、各方組織貨源、平抑物價、醫療保障等,有效消除公眾恐慌,呼吁公眾保持理性、科學的態度看待疫情。
在疫情防控的報道上,要運用融合媒體的發展成果,進行全媒體、多角度、多渠道的融合傳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播場景已經發生變化,人們更多地通過社交平臺獲取信息,隨時在微信朋友圈搜索信息,形成了以微信為主、微博和抖音為輔的新傳播形態。因此,主流媒體除了建立傳統傳播矩陣之外,也應運用專業優勢,推出一系列抗擊疫情主題的新媒體移動端產品,讓觀眾一目了然,易懂易接收,有效傳遞抗疫知識,傳播正能量。
2月1日起,廣東廣播電視臺在轉播央視《新聞聯播》之后,在廣東衛視、廣東珠江、廣東新聞、廣東公共、南方衛視、廣東經視6大頻道并機推出“防控疫情特別報道”,直播長達40分鐘,形式有前線記者的采訪報道,也有專家做客演播廳的訪談,權威播報疫情信息,釋疑解惑,傳遞科學防護知識。
廣東新聞頻道從1月27日起,11檔直播節目全線推出《防控疫情特別報道》專欄;1月30日《前線視頻》在觸電APP上線,持續推送防控疫情的短視頻;《社會縱橫》每周日21:00推出特別節目《全民戰疫》,在總標題下共7集,全景式展示廣東全省各地眾志成城、科學防控、全力救治、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的決心和成效;廣東新聞頻道抖音號每日持續發布疫情速報,其中,“教育部強行要求所有教師錄播課程必須制止”,單條播放量突破2.6億,點贊量670.9萬,粉絲在兩個月之內增長60萬。
傳統媒體在“疫情防控”宣傳戰上,應該牢牢扎根廣播電視平臺,深耕網絡輿論場,在宣傳上以“新聞矩陣”為主力軍,公益宣傳和原創融媒產品為“輕騎兵”,在新聞報道宣傳、信息發布、科普、輿論引導等方面集中發力,全力打好防控疫情宣傳戰。
疫情期間的報道,既要有前線正面阻擊戰的戰“疫”故事,也要有后方守土有責、筑牢疫情防控阻擊墻的內容。
首先,主流媒體應該深入前線,采訪醫衛系統正在做的防護和救治工作,讓公眾了解我國疫情防控水平,挖掘醫護人員在疫情面前的“逆行者”形象,讓受眾得到鼓舞,獲得戰勝疫情的正能量。
疫情期間,廣東廣播電視臺陸續派出6名記者前往湖北,發回近百條采訪稿和新媒體短視頻,全面報道了廣東醫療隊在前線抗“疫”的奮斗歷程,記錄了大量的一線感人事跡。其中《專訪廣東醫療隊領隊:前方用品緊缺,口罩只剩一天儲備量》等稿件,經后方多媒體平臺轉發之后,產生廣泛影響,短短一天時間,就獲得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某愛心企業將數以萬計的專業醫用口罩捐獻出來。前線記者在抗疫面前,不畏艱險沖在采訪第一線,用事實說話,用實際行動踐行“四力”,彰顯主流廣電媒體的責任與擔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東省各地各類農副產品陷入滯銷困境,本著助農也是助力抗“疫”的理念,傳統主流媒體可以利用自身采編優勢,聚合各種電商平臺及直播,實現精準對接,拓展銷路,保障農民收入。
今年2月以來,廣東省潮州市3萬多噸潮州柑滯銷,廣東新聞頻道迅速開通助農銷售線上平臺,首日銷售潮州柑6000余斤。與此同時,幫助潮州柑在多家線上平臺上線,協助各大電商對接協調所有訂單,短短16天累計銷售潮州柑11.56萬斤。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聞助農我們在行動》板塊應運而生,依托廣東新聞頻道版面、平臺和渠道優勢,為農戶和各大電商平臺及消費者“牽線搭橋”,開啟“新聞+電商+農戶”消費扶貧新模式,共同打贏疫情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
綜上所述,在新的融合傳播趨勢下,主流媒體對于疫情的報道應該及時跟進疫情動態,發布權威信息,有效地回應社會關切,形成立體傳播態勢。新媒體產品的生產,多渠道妥善發布,都需要主流媒體在深耕內容的同時,不斷創新報道形式。通過立體的傳播,對疫情的輿論進行有效引導,是主流媒體在疫情報道中的職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