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晨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 長春 130117)
當傳統媒體面對新媒體的巨大打擊時,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交互功能,走整合和交互的道路,這才是共同發展的必然走向。新媒體的優勢在于傳播途徑更加充分,觀眾獲取到的信息途徑也要更加多元化,傳統媒體工作者應當汲取經驗,從中選取出具有指向性的戰略,加速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實現傳統媒體的創新發展,用以再度穩定自身受眾,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時代良性結合的發展目的,從而可以構建出多元化以及多層次的媒體時代。
(一)傳統媒體就是按期向用戶發布消息與提供時事熱點平臺的媒體。舉例來說就是電視、雜志、報紙、書籍等等。雖然它有時間和空間的界限,但優點是擁有強大的人力與物力資產。而它的缺點是傳統媒體的用戶僅僅被動地接收信息,不可以表明自身的觀點和主見,缺少了傳統媒體的用戶建議的部分。
(二)新媒體可以叫作數字化媒體。這是一種在新的技術基礎體系中體現的媒體形態,是一種用數字媒體技術為根基,以網絡為媒介形成信息傳播的媒介。新媒體與老舊的傳統媒體不同,是在科技快速發展中孕育而生的。新媒體是運用互聯網,WIFI 等途徑和計算機、手機、電視等等的終端,為消費者提供信息的媒體形式。它的優點是信息量大、內容豐富,傳播與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互動性強并且搜索便捷。
(三)從某種程度來講,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都是在進行傳遞消息的新聞工作,其作用沒有非常大的差別。但是傳播方式卻大不相同,新媒體是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互聯網通信技術,擁有傳統行業所無法比擬的優勢,與此同時它還為觀眾們實時掌握資訊提供了更加強有力的條件。
當前,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廣泛運用于日常生活中,媒體融合是一個適應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重新構建傳統媒體的過程。
傳統媒體是我國文化傳播主流的手段,在傳媒行業中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受到國民的信任,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媒體慢慢落后于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新媒體在這種大背景下發展起來,它以一個強大的科技優勢,補救了傳統媒體在傳播形式上的缺陷,最大化了媒體的宣傳作用,媒體的傳播內容也開始具有時代氣息,為我國的文化傳播輸入了強大的能源。這就體現了媒體傳播方式實現了飛躍的發展,但也讓傳統媒體的主導地位不斷受到挑戰。
現如今,我國已經廣泛普及了數字電視,但傳統媒體的大部分業務都是以電視為主,電視的作用在網絡基礎上的大背景下已與以前不同。最近幾年,我國網民人數不斷增加,目前已經達到了8.4 億人,截至2019 年6 月份,我國超過90%的寬帶用戶都在使用光纖接入,居于世界第一,光纖上網的用戶規模達到了3.96 億戶,是寬帶用戶總人數的91%。傳統媒體在市場上的比重早就已經無法與當初相比較,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受眾規模逐漸變小。因此,要明確地知道傳統廣播電視的影響力在慢慢變小,必須要提高對新媒體,技術優勢的學習,改善和優化以前的模式,改變傳播新媒體的方式方法,提高內容的趣味性,讓新聞傳播內容更具有鼓舞和感染力。
因此,傳統媒體必須要主動大量地引入先進的新媒體技術、創新的傳播方式、用以增加內容的影響力。要適當補充最新的趣味性強的內容,吸引觀眾,加強傳統媒體的魅力,引起投資商的重視,拉來投資,以確保自身持續發展拓展穩定的路徑。傳統媒體行業要想生存下來,只有樂觀面對挑戰,將壓力轉變為力量,才能改變不振的現實,只有與新媒體進行有效融合,才能開啟新的發展方位,以達到傳統媒體可持續發展。
(一)傳統媒體可嘗試與新媒體在內容方面實行統一,傳統媒體通過實踐獲得觀眾的反饋和意見,同時對新型信息內容的研究和制作過程進行點滴融合,學習新媒體,用大數據為基準研究觀眾喜愛的內容,同時也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宣揚自身的文化和意識形態,用以來加深新聞內容傳播的深度,如具有代表性的節目《國家寶藏》和《國寶檔案》,這種節目不僅受到社會的關注,還可以在社會上掀起與“國寶保護”相關的議論和浪潮,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傳統媒體可嘗試與新媒體在交互方面實行統一。現在,年輕人通過微博和微信等方式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傳統媒體不妨也通過這種交互模式確保受眾有足夠的參與權和發言權。
就比如現在各大網站幾乎都有的“彈幕”,這最開始就是來源于日本彈幕視頻分享網站,國內首先是A 站以及后來的b 站大力引用,“彈幕”的好處就是使得觀眾與觀眾之間可以實時互動,增加了許多趣味性,這就讓節目更貼近了觀眾,同時也能讓節目不死板,更多樣化一些。與此同時也可以把電視節目切換到網絡電視,并支持移動應用程序和電腦網站一起放送。舉例來說,湖南衛視就率先推出了自己衛視的APP——芒果TV。從受眾角度來看,可以利用“云計算平臺”直接控制信息,這樣就沖破了傳統媒體在時間和空間上存在的限制,使媒體行業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更多信息,為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三)傳統媒體可嘗試與新媒體在傳播方面實行統一。通過微博、小紅書、抖音、快手或者各大網絡平臺等等對數據信息進行推廣,使傳播形式可以讓更多受眾看到。要讓傳統媒體走下神壇,貼近大眾,就像嚴肅的央視主動將“神秘的后臺”推向“前臺”,每天新聞聯播播出后,都會利用短視頻去發布“主播說聯播”,挑選當天新聞聯播中較有爭議或是較有話題的新聞進行評論,主播們金句頻出、熱搜不斷。一個個鮮活、富有個人特色的主播不再沉悶嚴肅,而是詼諧、接地氣。原本“高高在上”的中央電視臺一瞬之間變得近在咫尺。緊跟時代潮流,用新方式講述新聞,讓大家看到了時事新聞的另一面。而且“主播說聯播”這個節目一箭雙雕,一方面能更明確表達央視對這件事的態度,另一方面也讓受眾群體認為新聞聯播不再遙遠,一掃觀眾對于新聞聯播的刻板印象。
還有像央視主持人康輝,2019 年去了金磚國家工商論壇跟隨報道,在途中像年輕人一樣用VLOG 記錄了旅程,這對央視來說就是創新的一步,康輝不再是一名端莊嚴肅的主持人,而是一名以生活口吻敘述旅途之事的鄰家大叔。央視這一次的VLOG 策略相當精準地對年輕人進行了定向傳播,目的也很明確就是搶回年輕人的注意力。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進步,傳統媒體想要更好地發展,必須自身改革創新并與現代新媒體相互融合。而且兩者的融合,不僅能讓傳統媒體重新煥發出生機,還能讓新媒體的優勢得到更好發揮,最終將形成雙贏的局面,為媒體行業的發展營造出更好的環境。所以,我們要加強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創新、不斷更新新媒體形態、提高新媒體的營銷價值,才能實現媒體行業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