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 鋒

《中國夢》(正面)

《中國夢》(背面)
由于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精神方面的需求也隨之上升,傳統的玉雕工藝品因其款式陳舊、不符合年輕人審美而不被選擇或關注,無法與造型精美、別致的現代工藝品所抗衡。目前我國玉雕行業發展前景并不樂觀,要想對這一形勢做出改變,就要了解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深入調查不同年齡段和不同消費水平的人對玉雕造型、外觀等方面的需求,相關玉雕部門根據調查結果,結合當下經濟轉型的背景制定發展新策略;相關工作人員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得出何種類型的玉雕最受消費者青睞,高校方面根據結果有針對性地培養有關技術型玉雕人才,并在授課過程中鼓勵學生了解最新市場動態,培養其創新意識。
目前是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代,玉雕領域可以牢牢把握新時代的寶貴機遇,不斷對玉雕體系進行發展和創新,玉雕體系得到發展和創新是保證玉雕行業突破市場不景氣的前提和條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將玉雕技術工藝有關課程設置為珠寶類等有關專業的必修課程,這一舉動的主要目的是培養新時代的玉雕人才,促使我國玉雕行業“東山再起”。
我國現有的玉雕人才能符合新時代消費者需求的少之又少,且大部分玉雕人員對玉石雕刻技術的掌握程度尚未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1]。因此,為保證玉雕行業能順應時代的發展,高校開設相關課程可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并總結了一些玉雕雕刻技巧,極大地促進了玉雕人才專業玉雕水平的提升。
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不再局限于物質上的享受,導致人們開始追求造型美觀程度和工藝水平較高的珠寶,而傳統的玉雕造型無法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求。因此,高校在相關課程的授課過程中,要關注社會發展需求,結合社會需求對玉雕人才進行培養,注重培養玉雕人員的創新意識和對社會需求變化的敏銳程度,確保能在經濟轉型背景下把握機遇發展玉雕行業。
從玉雕工藝水平層面而言,玉雕工藝水平雖然歷經多年發展,但在外形、款式等方面并未取得任何突破,大部分玉雕行業從業人員僅根據前人流傳下來的東西進行模仿,沒有將自己對藝術、文化、民族情感、時代背景等方面的理解融入玉雕創作中,導致玉雕工藝品古板落俗,嚴重影響了玉雕行業的發展[2]。
從玉雕工藝技巧傳承層面而言,如今大多數玉雕人員沒有從整體上認識工藝技巧傳承的必要性,導致目前玉雕市場上不好的玉雕工藝品比比皆是,與其他工藝品相比并沒有任何出彩之處,新時代的消費者無法與作品產生共鳴,當然也不會選擇付費,沒有銷售嚴重阻礙了玉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但這種情況也是由雕刻從業者現狀決定的,他們中大多數還是技術工人的心態,本身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無法突破自身局限性,實現創新和創造,所以,當前,為玉石雕刻行業注入新鮮血液尤為重要,吸納更多文化水平較高的年輕從業者,讓他們放開手腳,大膽造型和構圖,捕捉時代熱點,帶來時代氣息,創作出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迎合市場的新興消費主體。同時,豐富閱歷,提高自身涵養,扎實打好基本功,創新造型也要結合實際,才能走得更遠。
新時代特有的背景賦予了藝術美學一種全新的屬性。玉雕創作者通過玉雕的造型向人們直觀地傳達了創作過程中融于作品的感情色彩,因此,玉雕作品造型的別致、新奇和獨特是極為重要的。我國玉雕雕刻技巧多數是前人流傳下來的傳統玉雕工藝技巧,技巧古老,缺乏創新,阻礙了玉雕造型設計的發展。目前的玉雕造型以抽象、具象和意象三種形式為主,不同造型形式具有不同的玉雕工藝技巧[3]。抽象技巧借鑒了西方抽象畫,能給人留足充分的想象空間;具象技巧將創作者所要傳達的思想具體表現在玉雕作品的造型上,人們能直觀地與創作者的思想進行接觸;意象技巧通過玉雕作品的整體展示其藝術性,能靠意會的方式影響他人。玉雕作品的造型是任何工藝流程的前提條件,所以對玉雕造型的研究還需一直進行下去。
以具有較高技巧水平的玉雕人員為目標群體,開設有關玉雕造型的課程,向他們傳授玉雕的基礎知識,提升其玉雕基礎。聘請高校教師為具有較高技巧水平的玉雕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全面、完整地學習玉雕專業知識。玉雕造型有關課程學習內容包括三個方面:1.平面造型。系統地學習平面造型的理論知識,包括中國傳統造型和西方體系造型;細化平面造型方面的玉雕實踐操作,追求細節上的完美[4]。學習平面造型的目的在于探索造型的規律、掌握基本技巧、培養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2.立體造型。立體造型作為整體掌握玉石雕刻的關鍵,通過對立體造型的學習和實踐能夠建立立體感,訓練空間布局、組織和表達能力。3.提高整個流程工藝的掌握水平。玉雕工藝作為玉石雕刻的靈魂,需要在全面掌握玉雕基本知識的基礎上,不斷調整操作工作、加深造型,從而打造一種獨特的玉雕工藝技術。
玉雕是天然玉石經過工藝人員精心設計、加工雕琢而成的工藝品,具有獨特的、傳統的藝術氣息,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內涵。玉雕行業的發展是建設新時代文化強國的重要標準之一,這要求相關玉雕部門以新時代特征為根據,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對玉雕造型和工藝水平提出新的指標。
同時,加強對玉雕人才的培養,在培養過程中要重視玉雕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實踐操作程度;不斷提升玉雕工藝水平;引導玉雕人才關注市場需求變化,以新時代背景為前提、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將自己對文化、藝術、家國情懷、時代背景等方面的理解與玉雕作品相結合,創作出具有個人特色、不拘泥于前人形制的玉雕作品。在經濟轉型背景下,培養一大批優秀的技術型玉雕人才是玉雕行業突破性發展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