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培
摘 要:徐渭在書法與繪畫的藝術創作中具有天才般的想象與應用,從其書畫作品藝術表現上即可看出,藝術表現中的筆法、筆墨、節奏感等都兼具書法與繪畫的藝術特性,以草書手法的跌宕奔放以及繪畫表現的自然天成將其書畫同體中個性及自然的藝術內涵深刻展現出來,對之后文人畫家書法及繪畫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技法表現與創新理念共進下更需現代藝術文化傳承傳統藝術的根本,秉其特性,以此實現更多傳統藝術文化價值的有效繼承與發揚。
關鍵詞:徐渭;書畫作品;藝術價值;書畫結合
徐渭書畫作品中書畫同體之特性具有重要的藝術表現價值,通過筆法、筆墨、節奏感等多項藝術表現手法將其書畫內涵更充分地展現出來,為后世書畫發展提供多樣化的理論與技法支持。徐渭作為明代書畫文人,在當時并不負盛名,而后世人從其作品中發現了豐富的藝術價值,尤其是其首創的大寫意花鳥畫,更為隨后八大山人等諸多畫家提供了重要的繪畫藝術參考,在近現代藝術文化發展中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引導力。本文即從徐渭書畫作品出發,結合其生平經歷以及藝術表現技法等內容,深入探究其書畫作品的藝術價值,以此為相關研究工作提供些許參考。
一、徐渭書畫作品中的藝術表現
徐渭書法和繪畫作品有很強的關聯性,從其書法來看,以形態肆意、張力強大的行草為主,而繪畫方面也尤為強調寫意性,作品以山水花草為主,除具有典型文人畫的特征外,也表現出自身的自由奔放氣質。因為長期仕途不順,經歷坎坷,徐渭書畫作品表現中也常會帶有比較特定的題材意境表現,以此逐步實現書法作品與繪畫作品之間的關聯互通,這也是其書畫同體的重要推動力,書中有畫,畫中有書,并將情感融入書畫中,彰顯出別樣的藝術表現特色,對后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
(一)筆法表現
徐渭書畫中的筆法表現具有同工之妙處,行草主要從米芾處學習,所以從其書法作品中能夠看出筆技之豐富多樣,字體跌宕多變并帶有八面出鋒的表現特色。而其繪畫方面同樣帶有書法筆法之特點,將行草筆法用于花卉山水的描繪中,通過毛筆對形態的準確把控,表現出更強的隨意性與自由性,花卉枝節分明,層蕊疊簇,意蘊深遠。反之,其繪畫中的筆法同樣也對其書法筆法產生一定的影響,行草表現上更加連綿細膩,凸顯活力與動態。《墨葡萄圖》是徐渭書畫作品中的典型一例,較大篇幅中細致刻畫了整體葡萄藤的結構,枝條肆意,筆墨渲染清明,而且藤條的勾連曲折與其上所題詩句“落魄已成翁”“嘯晚風”“野藤”等有很強的關聯性。題詩中的行草整體結構多變且線條細長,給人一種連綿不斷的狂野生機,也是對曲折葡萄藤及纖長葡萄粒的蒼茫表現,由此更能看出徐渭在筆法表現上對書法及繪畫的貫通相連,以天才般的書畫筆法控制力凸顯出了書畫作品的獨特表現力。
(二)筆墨融合表現
筆墨的藝術美感渲染力其實更甚于筆法,徐渭從書法、繪畫的兩個角度對筆墨融合加以關聯,構造出不同以往的水墨表現藝術風格。具體而言,其水墨畫中多種用墨手法,如繪畫明暗表現中的層次分明、遠近交織等,都能融入書法作品的創作與表現中去,以此使草書表現得更加豐富多彩,富有變化。而行草書法中的用墨技巧同樣融于繪畫之中,以草書中用墨的連貫綿長性,給予繪畫作品筆墨上更強烈的自然性、生命性,以此實現筆墨融合。徐渭筆墨融合的藝術表現其實也與當時明代生宣紙的工藝創新有關,該類新品紙具有良好的吸墨性,更能將其書法與繪畫筆墨融合的應用特性充分發揮出來。而且徐渭在筆墨應用中大膽而富有創新意識,在墨水中增加膠脂,以此實現紙墨之間的分層,還充分利用生宣紙的特性,通過飽蘸筆墨使之緩慢浸透而增強筆墨的層次變化,以此表現出水墨的淋漓特性,將大寫意繪畫表現形式更充分地表達出來[2]。
(三)節奏感表現
藝術節奏感是徐渭書畫作品藝術表現中的又一關鍵點,其書法與繪畫之間的關聯并非簡單的關聯而是充分且統一的融合,具有很強的節奏性,通過渾然天成的藝術表現展現出其內心情感才是徐渭最主要的藝術追求,所以從其書畫作品中可以看出很多富有特色的藝術表現點。一方面,在某些作品中為增強書法字體與繪畫作品之間的關聯性,常會對書法表現形式加以調整,使其更類似于簡單的繪畫表現。比如部分作品中為與畫中肆意生長的蘭草相呼應,對于作品上所提草書,徐渭便將之字形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更相近于蘭草之葉的外形,以此與畫中的蘭草相呼應,構建整體表現上的層次性、豐富性。另一方面,徐渭有時也會為增強書畫作品整體的節奏感而將其中部分行草字體加以調節,或減少部分筆法的表現特性,或對字體寫法加以簡化,以此增進字體與繪畫內容之間的協調性。比如在《榴實圖》中,整體榴實繪畫表現比較簡單,結構分明,果葉清楚,所以徐渭在題字時以該整體表現風格為基礎對書法表現進行適當調整,降低行草的細膩性,而使各字體線條表現上更加直觀、分明,使得字體與繪畫上的關聯更加緊密,更具動態性與協調性。
二、徐渭書畫作品中的藝術追求
藝術追求是藝術表現的重要推動力,也是藝術價值的重要內容之一,文人的情感往往是從其作品中展現出來的。
(一)個性抒發
個性抒發在徐渭所處的明代剛剛初露風采,主流書畫思想仍是以傳統詩畫藝術表現為核心。在濃厚的復古風氣影響下,該時期藝術文化作品表現出格式化特點,新意不足,缺乏藝術創新與個性抒發的重要表現力。徐渭在“性靈說”的深刻影響下,建立了書畫以自我為中心的藝術表現理念,強調在書畫作品的創作中要更多從自我出發,表現自我情感,抒發個人性情。學古而不復古,在不同的人生感悟和情感熔鑄下,書畫作品才會具有更加深刻而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此類藝術表現追求在當時也起到了一定的藝術思想規正作用。徐渭書畫作品中的個性化藝術追求并非說說而已,在實際作品創作中也表現出了明確的思想內涵。比如在《墨葡萄圖》中,雖然參考了古人書法筆法,但同時也融入了自身在繪畫上的表現技巧,構圖整體復雜曲折,葡萄藤的細膩刻畫及其與題詩外形相映,表現出了迥乎不同的藝術特色。畫面虛實相生而又以寥寥筆墨刻畫真意,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效果,抒發出畫者內心的寂寥之感,在復古風氣濃厚的明代背景下彰顯出別樣的藝術情感特色。
(二)尊崇自然
自然天成是眾多書畫家的重要藝術追求,從徐渭書畫作品中同樣可看出這一點,而且表現力非常強,藝術價值特別高。其對于書畫作品的認知,聚焦在本色自然上,但更注重作品中的氣韻生動,通過作品的藝術表現將生活中更多的藝術內涵表現出來,而不刻意要求書畫技法。因此在其寫意作品中,繪畫多比較隨意,或點、或潑、或勾,將花草中的意蘊更深刻表現出來,如竹之挺拔、菊之孤傲、梅之挺潔等都尤為生動,整體自然而又富含藝術情感,充分表現出了藝術美感[3]。比如《山水人物花鳥》冊就有許多徐渭書畫作品,其間繪畫之物多為自然生活中常見的花草樹木,如《梧桐圖》中通過它物遮攔,只畫出一般樹木而留余更多景物表現的幻想,既貼近自然氣息,也與生活內涵息息相關,使人頓感樹木之大、樹木之真。諸如此類的寫意作品還有很多,都以肆意的手法進行呈現,運筆流暢而自然,水墨層次控制得當,將植物之自然生動氣息更深刻自然地表現出來,形成獨特的審美風格。
三、徐渭書畫作品的藝術影響
在藝術影響方面,對徐渭書畫作品主要可從兩點討論,一是為畫壇提供重要的大寫意繪畫表現形式,二是在書畫同體上對近現代藝術文化的深遠影響,兩者都深刻地表現出了自然天成的藝術追求,對之后鄭板橋、齊白石等人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其一,徐渭書畫作品將寫意繪畫推進新領域中。徐渭書畫作品帶有明顯的明代文人書畫作品氣息,以水墨花草為主,重寫意而神韻十足,銜詩詞而意境深遠,不僅集明代寫意繪畫中的技法于一體,而且創造出更多新的書畫藝術表現形式,融情于書畫,通過寫意繪畫表現出內心情感。徐渭的這種大寫意繪畫表現法為之后明清繪畫藝術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例如鄭板橋等人均對其尤為敬服,明清大多數水墨寫意畫作都有其繪畫表現的影子[4]。
其二,徐渭書畫同體為近現代藝術表現提供更多新的創造力。觀徐渭作品,最令人嘆服的在于其天馬行空般的創作風格,集眾家之長而又創造出新的藝術表現方法,諸如濃墨浸潤生宣紙的繪畫藝術表現,諸如行草結構之節奏化變動,等等。以筆法、筆墨、節奏感為基礎的書畫同體為書畫藝術表現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藝術表現力,這也是徐渭書畫情感內涵的重要彰顯點之一,為中國近現代書畫藝術擺脫傳統束縛,探究更廣闊的創作空間提供更多支持。文化藝術創新對于明代時期而言尤為重要,徐渭之創新思想意識以及藝術表現與朱程理學和陸王心學推廣有著一定關聯性,這也為之后很多畫家提供更多引導。取前人之才為我所用,取前人之智助我所長,在這種思想氛圍下越來越多的文化畫家開始探究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為今后書畫藝術變革提供強大動力[5]。
四、結語
總之,徐渭書畫同體的藝術表現中,不僅表現出書法及繪畫中的藝術技法,同時也為近現代文化藝術追求提供時代引領,其自由奔放而創新多變的藝術追求理念對于當下傳統文化推陳出新、揚長避短的思維意識同樣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書畫文人在徐渭書畫作品中不但要看到書法與繪畫技巧間的融合,對此深入探究與學習,同時也要從其藝術文化表現中學習到藝術創新發展的內涵,究其表里,以促進藝術文化價值的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杜春霞.談徐渭的書畫作品[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22-24.
[2]王紹宇.徐渭書法繪畫在藝術技巧上的相關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161-162.
[3]鄭如琴.徐渭書畫作品的藝術價值探析[J].美與時代(中),2018(5):63-64.
[4]郭懷宇.徐渭書畫中的“雙胞”與“雙包”現象辨析[J].中國書畫,2018(12):19-23.
[5]張振華.徐渭“書畫同體”現象芻議[J].中國書法,2017(18):140-142.
作者單位:
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