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
近日,“科創中國”2020“企業創新大家談”第二期活動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活動以“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匯聚多位行業內專家學者,聚焦“生物醫藥”領域,凝練技術及產業需求,共同研討醫藥企業的發展現狀和策略,探索科技創新的研究方向和實施路徑,拓展學科邊界,推動生物醫藥行業在科技發展中實現轉型升級。本次活動設有主旨報告和圓桌對話兩個環節,并設有兩個分論壇。
活動伊始,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副主任寧方剛指出,創新驅動引領發展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當前,我國促進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緊迫性愈加凸顯。廣大企業亟需借助創新發展之道,謀求高質量發展。中國科協充分調動 “一體兩翼”合力,廣泛匯聚各類創新資源,因時因需因能打造的“科創中國”品牌,旨在嫁接供需資源,推動科技經濟融合,服務經濟發展和降本提質增效,構建技術服務與交易體系、資源動態循環機制以及融通創新生態系統。作為“科創中國”品牌下的一項重要活動,“企業創新大家談”旨在搭建企業家與科學家、政策制定者之間的對話交流平臺,以發現企業需求價值和構建園區產業鏈為重點,探索產學融合的組織機制和激勵機制,提升企業創新水平,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他強調,山東省是生物醫藥產業大省,濟南市也聚集了大量優質生物醫藥企業,形成了以生命科學城、濟南藥谷、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為引領的千億級產業集群,著力構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生態體系。本期論壇的舉辦一定能為山東省乃至全國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各端點,提供探討醫藥企業發展現狀及科技創新方面的研究方向、技術創新及產業路徑的良機,形成推動生物醫藥行業在科技發展中實現轉型升級的有力支撐。
山東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楊美紅在致辭中指出,生物醫藥產業一直是山東省的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重點。從“十三五”時期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到2018年確立的“十強產業”中的醫養健康板塊,山東省在海洋藥物、生物技術藥物、中藥現代化、新型醫療器械等產業領域都取得了長足進步。濟南高新區、淄川、煙臺開發區、濱州高新區、菏澤高新區等一批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黃島、威海經區等海洋生物產業集群,魯南制藥、華熙生物、博科生物、泰邦生物、綠葉制藥、百諾醫藥、賽克賽斯等創新型生物制藥企業高速發展。目前,山東擁有國家級醫藥創新平臺21個,藥物安全評價研究中心5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61家,4個首批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醫藥工業規模占全國七分之一,13家企業進入全國藥企百強。濟南生物醫藥產業業務收入已經突破千億元,并提出2022年提升至2000億元。這次中國科協“企業創新大家談”活動聚焦生物醫藥產業,對于濟南、乃至山東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是一個有力的促進。山東省科協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更加關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從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撐等方面,推動生物醫藥企業的創新創業,助推山東萬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主旨報告環節,圍繞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生物醫藥領域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名譽院長、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于金明,山東大學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魯商集團首席科學家、山東省科協兼職副主席凌沛學,山東省干細胞學會副會長、濟南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助理兼生命科學城發展中心主任沙君明,齊魯制藥創新藥物研究院副院長王亞寧分別作了題為《以改革創新為引擎,促進事業高質量發展》《科技成果產業化及人才配置》《后疫情時期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全球創新藥開發趨勢以及齊魯制藥的創新藥物開發的布局及戰略》的報告,對生物醫藥領域的改革創新、成果轉化、人才配置以及創新藥開發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闡釋。
在圓桌對話環節,與會代表圍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及創新發展路徑”的主題,就“醫藥企業如何在協同攻關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園區如何為醫藥企業創新發展搭建平臺”“金融機構如何為醫藥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支持”以及“科研和科技服務機構如何助力醫藥企業創新發展”四方面探討,分享經驗,提出建議。
此外,本次活動還設置了兩個分論壇,分別為“生物醫學企業創新發展案例分享及面臨的挑戰與策略”“企業創新發展服務”。據悉,“企業創新大家談”作為今年“科創中國”系列重點活動之一,自2019年至今,已分別在浙江杭州、江蘇南京、陜西西咸新區、北京以及江蘇無錫等五個城市成功舉辦了五期活動。本次“企業創新大家談”活動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山東省科協、濟南市科協、山東省科技咨詢中心有限公司、山東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