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公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全國將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范一批”的思路,加強塑料污染治理。
到2020年底,全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其中:到2020年底,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縣城建成區、景區景點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
該《意見》的發表影響最大的就是餐飲行業。此次意見涉及一次性塑料餐具、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不可降解塑料袋等。目前,大部分酒店和零售企業已經開始減少塑料袋和相關制品的使用,并且在環保材料替代上不斷探索,一些品牌餐飲連鎖企業則表示己啟動環保餐具使用。
我國餐飲行業發展迅速,“十三五”末期,餐飲業的社會零售總額將突破5萬億元,大體與美國餐飲市場總規模相當。網絡餐飲服務,是我國餐飲行業的另一個重要分支,也是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的大頭。目前,外賣市場規模已經達數千億規模。餐飲行業的高速發展帶來的污染問題日益凸顯。以網絡餐飲為例,每天2000萬單,至少產生2000萬個餐盒和塑料袋。
餐飲行業使用的塑料包裝種類繁多,除了廠家的打包餐盒、包裝袋外,還有吸管、用于包裝餐具、紙巾的塑料包裝等。常見的塑料包裝材質包括PP、PE、PET等。曾因“白色污染”而被禁止使用的發泡餐具(材質為PS),在2013年被解禁。目前,PS材質的發泡餐具仍活躍在餐飲行業。
除了以上一些傳統的塑料材質外,近年一些可降解的材料也應用到餐飲行業中,如聚乳酸樹脂、淀粉基塑料等。一般塑料制品,如果能通過國家食品接觸材料標準的相關檢測,用于接觸食品是安全可靠的。餐飲行業用的塑料制品,其主要危害是在于環境污染。
首先,一些塑料制品材質如PP、PS等在自然界中無法降解,導致垃圾填埋壓力巨大;而這些材料如果通過焚燒來處理,則會產生一些有害的物質。其次,一些塑料制品在堆填過程中可能析出有害物質,對水質和土壤產生危害。最后,塑料制品對生態也造成影響,如網上流傳的被捆扎帶套變形的烏龜,以及因塑料桶套頭而瘦成皮包骨的狼等。
全球連鎖快餐巨頭麥當勞在“減塑”和推動綠色包裝方面也早有行動。麥當勞中國門店在2007年就開始率先提供紙制外賣袋,10年來累計減少超過20億個塑料袋。此外,所有餐廳還更換了麥旋風塑料杯、調整了刀叉尺寸,以減少塑料的使用。另外,很多餐飲企業,已經開始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竹漿紙一次性杯子餐具等生物基產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