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根升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以及中職課程改革的深入,在教育教學中采用科學有效的評價方法,對于中職學生的理論學習、操作技能及職業素質進行評價尤為重要。本文從學習評價的原則、意義及構建與實施等方面,闡述中職計算機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學習評價的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學習評價? ?中職? ?計算機數字媒體技術應用
學習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主體進行測評,對學生的學習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學習評價能夠為學生和教師指引正確的方向;其次,全方位的學習評價能夠讓學生全面地認識自身的優點與不足,促進及引導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再次,學習評價能夠為教學模式提供一定的創新方向,從而推動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最后,學習評價能夠為教學研究提供信息反饋,促進教學改革,使中職學校制訂更為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為社會培養優秀的中職畢業生。
一、中職計算機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學習評價原則
(一)多元化評價的原則
多元化評價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評價內容包括學生自評、小組互評、課堂評價、實踐評價和學習過程評價五部分。學生自評指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度、積極性和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是指在小組合作中,組員對組員的表現進行評價。小組互評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課堂評價是指教師對學生在理論以及操作技能學習中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實踐評價是指教師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的操作能力及思維創新能力進行測評。學習過程評價則注重對學生在整體學習過程中進行全方位測評,包括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習目標完成情況和職業素質等多項內容。
(二)主觀評價與量級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主觀評價是指對學生日常學習表現評價以及對學生未知潛能的一種預測,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但是,僅僅采用主觀評價是遠遠不夠的,主觀評價要與量化評價相結合。量化評價是指根據教學過程中既定的標準對學生的各項學習活動進行評價,評價注重公正、透明。
(三)整體評價與階段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整體評價一般在學習的終期階段進行,對學生整個學期或學年的各方面表現進行測評。雖然整體評價比較全面,但是無法真實反映學生階段性的學習狀況,不利于學生對學習過程及時調整。階段性評價是指在某一項目、某一單元的學習任務完成后進行的測評,反映學生在某一階段的學習表現,為學生提供及時性或實時性的反饋與指導。
(四)知識評價與素養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家長、教師注重學生對于文化知識的學習與掌握程度。從學生的個人成長來說,僅僅只有知識評價是遠遠不夠的。學生的文化知識基礎好不代表其工作能力強、職業素養高。除了理論知識與工作能力,企業更重視對職工職業素養的考察。相對于不誠信、工作耍滑頭、工作不踏實的職工而言,企業更加看重能力出眾、踏實肯干、任勞任怨、職業素質高的職工。
二、中職計算機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學習評價現狀
當前,中職計算機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主要由期末成績和平時成績構成。平時成績主要由出勤率、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三部分構成,期末成績主要指學生學科期末考試分數。這種評價方式優勢如下:一是能夠減少教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是該評價方式偏重于對理論知識的測評,對實踐環節及職業素養的測評較少。操作技能、職業素養評價的缺失,意味著學生的綜合能力及職業素養的缺失,必將影響學生的就業率。
三、中職計算機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學習的有效評價方法
基于中職學校的辦學特色,現代學徒制的評價方法是對中職計算機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學習情況最有效的評價方法。現代學徒制的評價方法將階段性評價、長期評價和學習過程評價相結合,便于教師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予以反饋與指導。階段性評價,能夠讓學生保持適當的學習緊張性,促使學生及時進行自我反思,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重視過程學習。階段性評價的評價結果只對當前評價有意義,只有對多次階段性、過程性評價的結果進行統計與分析,才能檢測出學生的綜合能力,才是真正的整體性評價。因此,現代學徒制的評價方法符合階段性評價與整體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在評價形式上,一方面,由企業師傅、教師通過對學生理論學習、現場操作、實踐表現及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綜合測評,采取量化的方式將學生的實習成果進行職業化評價,保證評價結果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對企業的實習條件、師傅以及教師的監督、指導、評價等行為做出反向評價。
四、中職計算機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學習評價體系的構建策略
(一)以企業工作需求為目標導向,制定評價標準
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專業性,市場需求與畢業生的供給關系極不平衡。一方面,企業需要大量的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該專業的畢業生不符合企業的用人標準。因此,在制定評價標準時應將企業崗位工作要求作為評價的核心內容。以平面設計師、數字媒體分析師為例,企業對其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的考核要求或標準是中職學校制定專業評價標準的目標導向,其目的是確保畢業生能快速且正常地開展工作。
(二)項目教學中的評價方式
在實際工作中,一個實踐成果的產生或工作任務的完成,往往需要多人共同合作。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在具體教學中體現為小組協作式教學。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分組,讓學生各負其責、各顯其能,采用自主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按企業對崗位的量化考核標準實施評價,讓學生通過評價不斷促進自身的成長,培養學生的職場適應能力。實施評價時,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綜合素養的評價,以抽取對象來代表整體人群的水平。隨機抽樣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各個成績段學生中隨機抽取1~2名學生,也可以輪流抽取。在整個項目完成后應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科學合理的評價。
(三)評價內容的確定
對中職計算機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學生來說,對其評價應該包括成果評價、過程性評價和考核評價三部分。企業師傅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成果評價,評價學生的數字媒體技術應用知識和技能是否符合現代企業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學校應邀請企業師傅為專業建設、課程開設提供指導意見或指明方向。學校、企業應該將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持有的職業資格證書作為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對企業而言,持有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職工才能上崗,而職業資格證書則是學生能力的一種有力體現。
(四)基于中職計算機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評價
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指出,學生應該具備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職業素養包括職業道德、社交能力、信息安全意識、信息應用能力和美學鑒賞能力等內容。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包括攝影攝像技術、數字音頻處理技術、計算機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人才培養方案可以為評價考核提供明確的方向。當然,人才培養方案必須符合現代企業對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人才的需求,以保證中職教育與職業崗位的對接性。相對于課堂評價內容和實踐環節內容而言,基于人才培養方案的評價方法更為全面、詳細。
五、小結
中職計算機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在教育教學中,采用科學有效的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的評價,促進了中職專業課程改革、教學創新,提升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滿足了社會對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劉鵬.阿里巴巴的媒體多元化戰略及其績效評價[D].北京:北京印刷學院,2019(1).
[2]張玉.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數字媒體素養教育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4(12).
[3]肖宇.高職學生學習質量評級體系及其評價模型的構建——以數字媒體專業“Flash動畫設計與制作”課程為例[J].職教通訊,2017(6).
(作者單位:臨海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