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苗苗
摘? 要:任何一個國家的強盛都離不開人才,新世紀的競爭焦點也是人才的競爭,人才資源是新時期最重要的可再生資源,而人才培訓作為人才開發的重要途徑,不僅能夠提升人的專業技能與治理水平,還能夠幫助企業獲得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讓企業在市場激烈的競爭條件下取得優勢。基于此,本文將談談人才培訓在人才開發中的作用。
關鍵詞:人才培訓;人才開發;人力資源
一、引言
知識經濟時代競爭是人才的競爭,無論是國與國,還是企業與企業之間,人才結構都是關鍵,因此,要做好人才的管理與培訓工作。一般來說,人才除了來源于校園招聘、社會招聘外,還在于企業后期的培訓,只有足夠了解企業的發展現狀,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助力,其能夠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動能。這就要求企業配備一支專業的人才隊伍,大力開展人才培訓與開發工作。比如,深圳寶安區就將人才培訓與職業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政府方面積極推動人才培訓的隊伍建設,在《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中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強人才就是強實力。”深圳通過每年不少于10億的人才投入、加緊緊缺人才培訓,為經濟增長帶來了人才基礎。反觀,一些人才資源短缺的地區,如東北出現“用工荒”、人才素質不高的局面,這時就應該調整技能人才隊伍,打破困局,加大對人才培訓的投入,同時制定長期的人才培訓發展戰略以為地區的穩定繁榮打好基礎。如今,技能型與創新性人才最為緊缺,其也是推進我國產業升級的重要人力資源保障,因此,要不斷推進人才的開發工作,為提升企業競爭力、地區競爭力、甚至國家競爭力帶來保障。
二、人才開發的定義以及現狀
(1)人才開發的定義
人才開發在我國被定義為:“將人的知識、經驗、智慧、技能及其創造性進行充分挖掘利用,人才開發的主要方法有人才挖掘、人才培養以及人才調用等三個方面。”人才開發能夠充分發揮人才對經濟的推動作用,優化社會人才資源配置提高人們的整體素質,簡單來說,可以實現以最小投入獲得最大效益。人才開發有以下幾個層次:一是培養開發。即為投入教育培養人才,一般學校來承擔教育的職責,在教育中將人社會化,提升人們的思維、素質,挖掘人的潛能,此外,人們還可以除了選擇參與校外培訓,還可以參加網絡課程培訓或者短期培訓等自我提高;二是使用性開發,指的是由用人單位進行人才開發,用人單位除了要著眼于當下的隊伍建設,還要實施戰略性人才培訓,讓企業能夠長治久安的發展,促使人才儲備能夠轉化為企業的長遠經濟效益。三是政策性開發。政策性開發是以政府為導向的人才開發,由黨和政府制定相應的人才開發體制,為地區人才開發提供良好的環境與基礎設施,保障相關政策的制定。
(2)人才開發的現狀
當前,人們的需求隨著經濟條件的上升而呈現多樣化,因此人才的開發教育也成為了新問題,受到了不少企業以及地方政府的重視,然而當前的人才開發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人們自我提升意識不強,一些人對自己的專業發展不夠看重,認為參加培訓提高自身素質是在浪費時間,在考核培訓時,常常只追求一張結業證書,而不是自己能夠掌握專業知識,而且很多企業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為了簡單了事,會降低培訓質量,讓培訓效果達不到預期。二是培訓方案內容不科學。在制定培訓方案時,會出現與實際情況相違背的現象,讓參與培訓的人員覺得內容空泛、沒有價值,這時就會讓參與者失去了參與培訓的興趣;三是培訓方式單一,有些培訓老師會長期采用一種方法講課,培訓只針對幾點內容展開,讓課程內容變得枯燥。培訓教師采用照本宣科或者觀看視頻的培訓方式,缺少互動,難以吸引學員興趣,長此以往,學員的專業能力得不到提升。
三、人才培訓在人才開發中的作用
由上文可知,人才的培養開發對企業以及當地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然而人才開發的現狀不盡如人意,應該實現以提高學員專業技能為導向的培訓,豐富課程內容,借助多媒體等渠道全面提高學員的專業技能,讓人才培訓對人才開發發揮價值,有如下幾點作用:
(1)有利于健全人才職業規劃路線,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如今,我國在走人才強國戰略,人才培訓能夠為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培養強力的后備力量,這些都離不開大量的人才基礎。長期以來,很多企業都不關注人才素質,使得人才培訓的踐行成為了一紙空殼。因此,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可以從健全人才職業規劃路線入手,比如,繪制企業人才培訓地圖,通過學習地圖,讓企業員工從上到下都有一條完整的學習路徑,有專業線條、業務線條、管理線條等等,在每條職業規劃路線里都配套有一系列課程培訓,結合線上線下教學,讓人才通過培訓在相應的崗位下發揮最大價值,普及人才培訓也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保障。
(2)有利于挖掘人才潛能,開發人力資源
從人才培訓的內容上看,其包含了對人的知識、智力、潛能、創造力等多個方面的開發,在此過程中還可以使人們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維持組織間、組織內的競爭力。在實施人才培訓時,人們可以在教學、研討中與時俱進的自我提高,充分挖掘自身潛能,順應時代的發展學習最新、最先進的知識,以完善自身的知識儲備。此外,人才開發的根本目標就是獲得現實的生產力,而人的潛能是最大的,培訓就是發揮潛能的最佳渠道,使得人盡其用。在人才培訓過程中,企業也能根據員工的不同潛能,對員工做出不同的安排,比如,有的員工口才好,即可以在銷售崗位發光發熱;而有的員工細心負責,即可以為企業保密崗位貢獻力量。通過人才培訓能實現人才的效益最大化。
(3)促進人才資源的競爭再生,推動經濟發展
人擁有智慧,所以就要有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人才在自然界中也是一種寶貴的生物資源,人具有變化性,可以通過培訓發展新的競爭資源,在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過程中,始終與時俱進的拓展技能,維持人才資源的實施效益。比如,美國之所以能夠在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領域成為實力強國,根本原因就是其優質的人才開發、培訓體系,不僅為自己的企業、政治、軍事供應了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還吸引了大量世界各地的高素質人才,在各國之間擁有智力競爭優勢,僅高校就有3500多所,四十多萬個實驗研究機構,并且其中的引進人才高達50萬,匯集了各方各面的人才專家。因此,要正視人才資源的重要性,不斷挖掘人的潛能,培養技術型、創新型人才,為我國各個行業的發展提供優質的人才資源保障,在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保障人才強國戰略的有效實現。
(4)有利于提高企業人才歸屬感,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人才培訓能夠挖掘人才資源,而企業在挖掘人才資源、在培訓相關人員,提升人員潛能時,也能加強員工對于企業的歸屬感,使員工對企業產生認同感和成就感。企業為開發人力資源、加強人才培訓做出的努力,也能直接回饋在員工身上。當員工的職業知識和技能提升,會使員工產生一種成就感;而企業在培訓人才時,員工也能油然而生工作價值感和工作使命感。通過對企業的認同和工作使命、價值、成就,最終都直接形成對企業的歸屬感。當企業擁有了人才歸屬感后,人才將與企業共同發展,在日常工作中,員工也將不再出現工作散漫、對工作不負責任的問題,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進而能為企業創造最大價值,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進入新世紀以來,人才資源因為其可再生性成為了各個企業、地方、國家競相爭奪的對象,因此,要正視人才培訓對人才開發的重要作用,加大對人才教育培訓的投資,不斷提高人的道德素質與專業素質水平,讓人才培訓為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沈磊彪.基于產業視角的XZ工業區技能人才開發戰略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5
[2]李萍.大慶油田人才開發院人才開發體系構建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7
[3]袁羽琮.區域公共部門本土人才資源開發研究[D].蘇州大學,2017
[4]周懷玉.輕工企業人才開發研究[D].齊魯工業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