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
在今年1月召開的市人代會上,我遞交了數篇代表建議都已辦復,其中《多層居民樓加梯工作的建議》提交及答復的過程讓我有諸多心得體會。
近年來,隨著城市更新、社會老齡化加速,無電梯的多層住房給老年人帶來諸多不便,推進加梯工作迫在眉睫。我根據工作之余的實地調研、參考了各地的做法后,寫下了這篇建議并提交,很快就收到了市房管局的書面答復,同時該建議也成為了市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建議。
5月19日,市人大常委會就“老舊多層住宅加裝電梯”代表建議召開了督辦座談會,各職能部門與我們提出加裝電梯建議的代表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各職能部門就涉及加裝電梯的工作做了匯報。不僅如此,當天的座談會后,市人大常委會還邀請我們對靜安區臨汾小區加裝電梯項目進行了實地考察及調研。臨汾小區誕生街道第一個加裝電梯樓組前后歷時4年,過程曲折,聽完介紹,我數次哽咽。老人下樓難說明了加梯的迫切性,做好這項工作是改善居民生活的一件大事、實事。在實地考察中,讓我們代表驚喜的是自臨汾路街道第一部電梯加裝歷時4年竣工后,自2019年至今,目前啟用、在建、在批的加裝電梯已達到了64臺。當天,就我在建議中提到的加裝電梯后的使用費、維修費的問題,我再次詢問了市房管局,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就加裝電梯的后續使用費分配等向我們進行了解答,并表示后續使用的問題會寫入近期出臺的一系列配套政策中,讓居民裝好用好。
這64臺的數字對于上海各類老舊住房的體量是遠遠不夠的,但是,我很欣慰地看到市政府各部門對加梯這件實事的重視及基層干部為老百姓干實事的熱誠。我也相信在各部門的推進下這件實事會越辦越好、越辦越快。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