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名鎮人大代表面對14個政府職能部門、10家事業單位,如何建立閉會期間代表高效履職的活動平臺?如何創新監督方式,對政府工作實施有效監督?如何發揮好代表作用?帶著這些問題,近年來,嘉定區江橋鎮人大開展了以代表小組為單位、以代表集體活動為主要形式的定向調研監督活動。他們圍繞全鎮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根據代表的專業和特長分成六個代表小組,每年對鎮上六家職能部門或單位進行“一對一”跟蹤、“面對面”考評和“實打實”拷問,有效促進了政府職能部門的效能。
開好局,起好步
2018年4月,江橋鎮出臺了《關于人大代表小組定向監督職能部門的工作方案》,圍繞區人大常委會的監督項目,確定了以營商環境、食品安全、消防執法、土地管理、公共文化和社會治安等為重點內容進行試監督。對應的鎮經貿辦、衛計(食安)辦、安全辦、規土所、文廣中心和綜治辦等六家單位高度重視,與代表小組共同制訂年度活動計劃,確定活動的時間和內容。各代表小組按計劃定向開展調查、視察、工作評議等活動,了解相關部門的工作情況,在鎮人代會上提出代表意見、批評和建議,促進鎮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激勵村級經濟發展鼓勵開發、購置經營性物業試行意見》《關于扶持村級經濟發展的實施辦法》和《改擴建項目指南》等文件,有效提升了村級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出奇招,顯權威
鎮人大代表大多來自基層一線,他們對政府部門工作中的“壁壘”、考核中的“弊端”和協調中的“難點”最有發言權。垃圾分類執法較薄弱、河道治理長效性不強、物業公司監管需完善、環保執法要增強、公共交通得優化……一系列問題代表都想替老百姓問問,急著要解決,甚至是“質問”。于是鎮城管中隊、水務所、社區辦、環保辦和建管辦被確定為第二年定向調研監督部門。鎮人大著重抓好三個環節。一是明查了解。在對接鎮環保辦時,代表們了解到街鎮環保部門業務水平有限且無環保執法權,只能通過配合上級環保部門執法解決環境問題,導致工作被動,于是提出建議,要求環保執法要下沉,加強基層環保執法力量建設。區環保局高度重視,計劃加強基層環保工作人員業務知識培訓,提升村和社區環保干部發現和處置環保問題能力,同時加強街鎮環保執法力量建設,提高環保問題處置效率。二是現場暗訪。河道治理近幾年來動作大、投入多、成效也顯著,但代表們在暗查河道環境中發現,新江村馮東路的污水排放存在堵塞問題,立馬取證并反饋情況。鎮水務所聯合新江橋建設公司現場查勘發現,馮東路的確存在污水冒溢現象,系區水務局管理范疇,經協商,由區水務局負責該污水管道的管養工作。三是跟蹤督查。“13號線地鐵站周邊黑車又回潮了。” “江橋醫院說好2019年10月營業的,到底何時營業?” “滬寧高速南輔道的路燈安裝遙遙無期嗎?”代表們的監督直擊建議落實和民生工程的完成,讓相關職能部門感受到人大監督的力度。鎮交警中隊聯合鎮城管中隊對黑車進行大整治,增設車站監控,設置道路護欄,并聯合鎮聯勤中心,實行全方位監管,車站周邊恢復了有序安全。江橋醫院對醫院的延期營業馬上作出回應,部分項目重新審批、擴建和改造,延期的目的為更優更好地服務周邊群眾的就醫。鎮建管辦對南輔道路燈的安裝也快速回應:由于道路污水管道修繕,待完工后一并安裝路燈。代表們對職能部門的答復表示接受和理解,并努力做好上情下達的工作。
下良藥,解民憂
通過定向開展調研監督活動,代表小組在加強監督的同時,也主動為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出謀劃策,利用各種途徑積極反映和呼吁,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有代表發現鶴旋路幼兒園地處小區內,家長接送車輛與小區內車輛形成對流,造成小區主干道擁堵,便主動對接鎮教委,會同居委會、居民代表、園方和家委會四方溝通協商,確定了在金岸社區南門設置上下學臨時停放點,由家長帶幼兒從南門步行入校,同時對校門口200米范圍內居民的停車位進行適當改進,方便學生安全進園。現在,代表們加強調研,提出建議,注重實效,監督以人為本,篤行務實。
(嘉定區江橋鎮人大辦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