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藝象的創構

2020-11-16 06:05:07朱志榮
江淮論壇 2020年5期

朱志榮

摘要:藝象是一種物我交融的生命有機體。中國古代的“興象”觀強調外物對心靈的感發,體現了主體擬象的能力,是模仿與創造的統一。同時藝術家也會由意構象,尚意抒情,游心于物,伴隨著靈感的激發創構藝象。主體立象盡意,遷想妙得,使心物得以交融。藝象的經營位置體現了虛實相生、疏密相間等特點。意象通過主體的構思和藝術語言物化為藝象。藝象中的語言是藝象的肌膚,象與意同語言高度融合,是藝象生命整體的有機部分,參與了藝象的創造過程,包含著情感色彩,利用語言的張力獲得奇妙的效果,并展示了語言本身的魅力。

關鍵詞:藝象;立象盡意;遷想妙得;虛實相生;語言張力

中圖分類號:I20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1-862X(2020)05-0163-007

在中國尚象思維的傳統中,意象本來是一個文化概念,從《周易》的“立象盡意”到“制器尚象”,乃至先秦的樂象等思想,都是意象思想的萌芽。從劉勰《文心雕龍》開始,中國古代的意象范疇在文學批評領域,尤其是詩文批評領域得以運用和發展,后來又拓展到繪畫、書法、園林等藝術批評中,由此形成一個傳統。乃至人們提及意象的時候,常常把它理解為一個文學藝術批評的范疇,甚至是詩詞批評的范疇。實際上,意象是審美活動的成果,體現了審美活動的特征。它是指主體在審美活動的過程中,將其感悟到的物象、事象及其背景與主體的情意融為一體,通過想象力創構而成的一種心象。而藝術作品中的意象,則是主體通過特定的構思和藝術傳達符號對意象加以傳達的結果,或是依據審美的規律,人工創構意象加以傳達的結果。而欣賞者在欣賞藝術作品中的意象時,又把它當著審美對象,在自己的審美活動中進行創造性體驗。因此,藝術中的意象,是審美活動成果的構思和傳達,或是依據審美規律的人工創造物,同時又是欣賞者審美活動的對象,是有別于物象、事象及其背景的特殊對象。本文將藝術作品中的審美意象簡稱“藝象”。

一、藝象的機理

藝象是主體通過構思和語言媒介創造性地物化了的意象,是一種物我交融的生命有機體。藝象是藝術家在審美活動中所創構的意象即心象的構思和傳達。藝術家感悟外物創構藝象,通常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傳達即興自然生成意象的成果,即傳達心象。另一種則是主體的情意,通過尋象或擬象等方法人工建構意象加以傳達。藝術家或感物動情,或托物抒情,借助于擬象和想象,通過選擇特定的媒介,傳達出自己審美活動中所創構的意象。中國古人強調藝術活動中的直覺體驗,從目視耳聽物象和事象,到成就心象,再經藝術家創構而成藝象。

中國古代強調“興象”,強調外物對心靈的感發,這是藝術家創構藝象的重要源泉。興象源于外在自然物象對人情思的瞬間感發,使我們的情思油然而生。《文心雕龍·物色》云:“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1]693情因興而會景,“情往似贈,興來如答”[1]695。四時之景感動人心,激活了悲歡離合的情思。《禮記·樂記》所謂“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2]說明藝術是人心感物而動,形成意象,再由傳達符號加工而得以物化的。這是一種基于所見所聞的瞬間直覺體驗,多為由象生情的渾然天成之作。其中多有通過類比、比擬的思維方式,或由關聯引發聯想,乃至借景以起情,使情景交融,以拓展藝術語言對意象的表現力。如因城外楊柳和長亭、短亭而生惜別之情。所以黃侃說:“原夫興之為用,觸物以起情,節取以托意。”[3]后來藝術作品中所呈現的興象,也有人為的構思和加工,但從效果上看以似自然為妙,并且有著深刻的隱喻和象征的意味,傳達出豐富的意蘊,以激發欣賞者豐富的聯想。在文學作品中,從先秦《詩經》、楚辭開始的由起興發展而來的物象與情思之間的對應性,形成了一個悠久的傳統。

藝術家創構藝象時,體現了主體擬象的能力,是模仿與創造的統一。藝象的創造是主體以實象的印象為基礎,“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4]251,同時要“類萬物之情”[4]270。孔穎達《周易注疏》卷十二載:“易卦者,寫萬物之形象。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者,謂卦為萬物象者,法像萬物。”[4]274段玉裁認為“假象為像”“像者,似也;似者,像也。”[5]要擬物象形,隨物賦形,并“緣心感物”,對物象和事象具有選擇性。所謂“擬容取心”,就是擬物象和事象之容,取主體情意,是在想象中反省的一種情感體驗方式。書法作為藝術,效自然萬象,效人情世態之情狀,具有活力和動感,與文字或句子自身沒有直接的關系。張懷瓘《六體書論》云:“形見曰象,書者法象也。”[6]212書法藝術仿生象物,目的也在于傳達意趣。西晉索靖《草書勢》云:“科斗鳥篆,類物象形,睿哲變通,意巧滋生。”[6]19說明書法擬物為象,以傳達主體的意趣,生成藝象。元代鄭構《衍極·書要篇》也說:“若日月云霧,若蟲食葉,若利刀戈,縱橫皆有意象。”[6]424說明書法意象的創構是擬大千世界的萬物情態而生成的。藝象通過作為視聽覺印象的表象傳情達意。而許多無物象的抒情作品,看似直抒胸臆,其中也包含著事象,使得抒情主人公的音容風貌躍然紙上。

主體意由象生,象緣心合。藝術創造傳達審美活動的成果,即傳達作為心象的意象;或是主體遵循審美規律,通過想象力在腦海里人工創構意象加以傳達。藝術家把主體審美活動的意象成果加以物化,使之成為藝術作品。藝象同時是藝術家內在心靈的寫照,藝象的創造需要深切體驗。物象可以對應多意,由象生意,取類應情。藝術家常常因物興感,緣情體物,借景抒情,以象表意。在中國藝術中,象由興而感發,與主體的心靈交融為一,鑄就心象。意為象的內涵,象為意的載體。中國古代詩論等常常把物我關系局限在情景交融中加以探討,確實顯得狹隘了。意象的創構活動不僅僅是情景交融:在物,不僅僅是景,乃是物象和事象及其內在的生命精神,而且包含著主體的選擇和情意的投射;在我,不僅僅是情,而是在想象力作用下的情理統一。

實際上,因象生意只是意象創構的一個方面。很多作品的藝象創構,則是藝術家遵循審美活動的規律,在審美經驗所積累的豐富表象的基礎上,因意求象,以意役象,由意構象,尚意抒情的產物。藝術家的藝象創構常常不是以外在的物象、事象為基礎,通過審美活動創構意象,而是以意為主,調動想象力,整合審美經驗創構意象。因此藝術家在審美活動中由象觸意(如觸景生情)的體驗,與藝術作品因意求象,立象盡意,是有所不同的。除了基于審美感受直接創構意象外,藝術家常常為意尋象,創構意象。宗炳《畫山水序》說:“又神本亡端,棲形感類,理入影跡。”[7]強調主體的精神無形而不可捉摸,寄寓于感性形象之中得以表達,理趣也融入了影跡之中。中國古人常常強調藝術以意為主,意象創造意在筆先,以意帥象。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論顧陸張吳用筆》強調“意存筆先,畫盡意在”[8]70,以寫意為目標,意猶帥也。郭若虛說:“所以意存筆先,筆周意內。”[9]鄭板橋則說:“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10]161強調藝象的創構乃由意統帥,構思和傳達服從意的主導作用。而其中所透露的趣味,則溢于規則之外。湯垕《畫鑒》云:“畫梅謂之寫梅,畫竹謂之寫竹,畫蘭謂之寫蘭,何哉?蓋花卉之至清者,畫之當以意寫,不在形似耳。”[11]突出了繪畫以象寫意的創造性特質。明代以后,中國書法的藝象也講究以心呈象,以性情統御書跡。但無論如何,意與象之間,依然密不可分。以至于王夫之激憤地說:“以意為主之說,真腐儒也。”[12]重在強調意與象的不可分離。

意象創構的心物交融,包括藝象創構的心物交融,是伴隨著靈感的激發,在瞬間完成的。物我交融的最佳狀態得力于靈感的迸發。這種靈感的迸發是瞬間直覺行為。藝術作品乃是主體從悠久而流動的意識中,在一剎那間心領神會,灌注生命于其中。朱光潛認為,審美意象“都是從混整的悠久而流動的人生世相中攝取來的一剎那,一片段。本是一剎那,藝術灌注了生命給它,它便成為終古,詩人在一剎那中所心領神會的,便獲得一種超時間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斷地去心領神會”[13]。從而使作品能感人,有余味。

藝象不只是對審美活動的簡單傳達,而是以審美經驗和審美理想為基礎,進行能動的創構,包含著對人情世態的深切體驗。外在景物等只是觸媒,觸發主體的情思和意趣,藝術家便結合自己以往的審美經驗對物象和事象加以整合與創造。由于在心中通過審美經驗儲備著種種物象和事象的素材,主體進行意象創構時,乃是在審美經驗的基礎上能動取象。在藝術意象創構中,藝術家的體驗比一般人的審美體驗更為強烈。他們不僅即情即景,而且調動了豐富的審美經驗。藝術家常常不拘于自己一時、一地的審美意象創構的經驗,而是從其長期審美活動的積累中,借助于藝術語言進行選擇和整合。

總之,在藝象的創構中,物我之間是對立統一的。主體的內在精神依托于具體感性物象,超越時空而創構意象。主體通過感物動情,或通過借景抒情,以神與現實中的物象和事象或記憶中的表象相遇,物我融通,猝然而生成意象,通過構思和語言加以傳達,生成藝象。在藝術創造中,藝術家常常以意尋象,假象見意,因意立象,擬象以達意。意象的創構乃以象表意,情意寓于表象之中,服從于審美效果。無論是感物動情,還是托物言情,都包括直接感物和間接感物兩種形態。

二、藝象的構思

藝術家不僅把不經意的審美活動成果傳達出來,而且還能動地構思意象加以傳達,這就是所謂的“立象盡意”。既有主體即興感發的意象生成,也有以意為主構思的意象,由藝術家在胸中創構意象,再行傳達。因此藝象不只是審美活動成果的傳達,更是主體能動地順應審美規律進行創造的結果。劉勰《文心雕龍·神思》云: “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1]493這里的“窺意象而運斤”,是指文學藝術家在胸中醞釀成熟,生成意象,然后進行構思傳達。張懷瓘《書議》所謂“囊括萬殊,裁成一相。”[6]148對萬有的物象和事象進行選擇和構思,創造出藝象的有機整體。

想象力在藝術構思中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從中體現了主體的創造性。意象是被感官感知、伴隨想象力的活動,是審美活動成果存在的具體方式,通過構思和語言傳達為藝象。為了藝象的呈現效果,藝術家需要以虛靜為前提,通過想象對情景交融的心象進行加工。想象是構思的基礎,藝象的創造與欣賞都離不開想象。藝術家通過想象,調動審美經驗來能動創構意象。陸機《文賦》所謂“精騖八極,心游萬仞”[14]1,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所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1]493,都在說明想象超越時空的特征。劉勰所說的神思,乃指以想象力為動力的奇妙思緒。其他如蕭子顯《南齊書·文學傳論》所謂的“感召無象”、惠洪《冷齋夜話》所謂的“妙觀逸想”等,說的都是意象創構中的想象。在傳達過程中,不同類型的意象,對想象力的依賴不同,當然也會影響到藝象傳達的效果。

在藝象的創造過程中,主體憑借想象力游心于物,是物我交融的基本形態,也是審美思維的基本特點。這里的“物”乃是視聽感官中的表象,即鄭板橋所說的“眼中之竹”。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所謂“神與物游”,乃是主體精神與主體所體驗到的物象、事象乃至主體的擬象交融為一,進入忘我的境界,其神乃包含在主體的情意之中。黃侃《文心雕龍札記》解釋“神與物游”是“以心求境,境足以投心,取境赴心,心難于照境,必令心境相得,見相交融。”[3]93藝術家在與物象的交融中超越身觀和時空的限制,伴隨想象力自由馳騁的心靈狀態。主體由此突破了現實的局限,進入理想的境界。劉勰還通過以麻織布比喻,說明主體將外在物象、事象或擬象等經過心靈的陶鈞和構思形成意象,再通過語言加以傳達,從而造就燦爛作品的過程。

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所謂“遷想妙得”本是輕視想象力的言論:“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臺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8]184后人反其意而用之,對“遷想妙得”予以重視。藝術家不拘于所見的物象,而由眼見的物象或事象產生聯想,通過想象力超越既有的物象或事象生發開去,由實象拓展到象外之象,以獲得傳神和表情達意的效果,使物我渾然為一。“遷想妙得”之中體現了想象的高度自由,但目的乃在于傳物象之神,使之與主體情意契合為一。《世說新語·巧藝》載顧愷之本人在畫裴楷的時候,臉頰上加了三根毛,以便傳裴楷之神,就是“遷想妙得”的一個范例。

中國古代畫論有經營位置的問題,有時也稱章法位置,體現了藝術家創構藝象的高度藝術技巧。藝象的構思,不僅僅靠直覺,其經營位置則需要長期訓練的技巧,才能得心應手。而建筑、園林、工藝等藝術中則有意匠經營的說法,主要是指藝術作品中藝象的結構安排。這同樣也體現在詩、書、畫中。李日華說:“大都畫法以布置意象為第一。”[15]方薰《山靜居畫論》云:“凡作畫者,多究心筆墨,而于章法位置,往往忽之,不知古人丘壑生發不已,時出新意,別開生面,皆胸中先成章法位置之妙也。”[16]4陸機《文賦》有“辭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為匠”[14]2,杜甫《丹青引》稱曹霸“意匠慘淡經營中”[17],說明主體為著藝象的傳達效果,需要絞盡腦汁,慘淡經營,故對優秀的藝象效果有鬼斧神工的比喻。宋代戴復古《論詩十絕》其四有云:“意匠如神變化生,筆端有力任縱橫。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后行。”[18]書畫的結體與章法等,都是藝術家的意匠經營,體現了意的主導和構思的技巧,其中講究構思和傳達的法度。藝術家對審美意象的傳達,雖有構思和藝術語言對意象的限制,但又從中發揮了自己能動的創造性,從而取得渾然天成的神奇效果。優秀藝術家對意象的構思和傳達,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地運用著法度,由技入道,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在藝象的創構中,經營位置體現了虛實相生的特點,從中體現了創造性。中國古代藝術講究有無相生,虛實結合。范晞文《對床夜語》卷二引《四虛序》云“不以虛為虛,而以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從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難也。”[19]強調通過構思突顯虛實結合的總體效果。中國古代的畫論和書論中有大量的相關論述。郭熙在他的畫論《林泉高致》中說:“山欲高,盡出則不高,煙霞鎖其腰,則高矣。水欲遠,盡出則不遠,掩映斷其派,則遠矣。”[20]所謂煙霞鎖山腰,掩映斷水派,正是以虛拓展表現力,從無筆墨處獲得共鳴。在中國畫中,有形的物象與無形的空白共同構成整體。南宋畫家馬遠被稱為“馬一角”,夏圭被稱為“夏半邊”,都是大量留白,以無畫處依托于有畫處。笪重光《畫筌》云:“空本難圖,實景清而空景現;神無可繪,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畫處多屬贅疣。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21]在空白處獲得靈氣和生意,使生動的氣韻彌漫于其中。清代惲南田云:“今人用心,在有筆墨處;古人用心,在無筆墨處。倘能于筆墨不到處,觀古人用心,庶幾擬議神明,進乎技矣。”[22]319清代畫家方士庶《天慵庵隨筆》說:“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實境也。因心造境,以手運心,此虛境也。虛而為實,是在筆墨有無間。”[23]清代湯貽汾《畫筌析覽》云:“人但知有畫處是畫,不知無畫處皆畫,畫之空處,全局所關,即虛實相生法。人多不著眼空處,妙在通幅皆靈,故云妙境也。”[24]清代戴熙云:“畫在有筆墨處畫之,妙在無筆墨處。”[25]空白作為書畫的虛靈之處,是畫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空靈蘊藉的效果。清代秦祖永《桐陰畫訣》云:“章法位置,總要靈氣往來,不可窒塞,大約左虛右實,右虛左實,布景一定之法,至變化錯綜,各隨人心得耳。”[26]凡此,都是強調虛實相生在構思中的價值和意義。

書法和繪畫中的留白給想象留下空間,從而拓展了表現力。黑白之間相互依托,計白當黑,可見留白的價值。清代張式在《畫譚》中曾說:“空白非空紙,空白即畫也。”[27]空故納萬境,空乃依托于實景,虛實結合,構成整體的境象。清代包世臣《藝舟雙楫·述書上》記載他早年向鄧石如學習書法:“是年,又受法于懷寧鄧石如頑伯,曰:‘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28]中國書法中的布白,包括飛白、結體和章法等方面的空白(結體內的空白、行間空白和四周空白等),由筆墨實體的黑和空白黑白相間,組成一個虛實相生的整體,不但使字的個體靈動活潑,而且使一幅字的整體構成一個生意盎然的世界,體現了生命的律動。

在藝象的創構中,經營位置還體現了疏密有致的特點。歷代書畫中的風格有疏有密,但疏密的合理搭配是一種理想的追求。故中國古代書畫詩文理論中多有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說法,強調疏密相間,使整體協調勻稱,體現出生命的節奏。故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有“密則無際,疏則千里”[1]494之說。清代蔣和《學畫雜論》云:“樹石布置須疏密相間,虛實相生,乃得畫理。近處樹石填塞,用屋宇提空;遠處山崖填塞,用煙云提空,是一樣法。樹石排擠以屋宇間之,屋后再作樹石,層次更深。知樹之填塞間以屋宇,須知屋宇亦是實處,層崖累積以煙云鎖之,須知煙云之理亦是實處。”[29]清代方薰《山靜居畫論》載:“畫樹之法,無論四時榮落,畫一樹須高下疏密。點筆密于上,必疏于下;疏其左必密其右。一樹得參差之勢,兩樹交插,自然有致。至數滿樹林,亦成好位置。”[16]7這些都說明藝術構思可疏可密,不求簡單的均衡,而重在整體的和諧。

在藝術創造中,藝象需要構思和經營。主體常常受到外物的感發,借助于想象力的作用在心中生成意象,通過構思和藝術語言加以傳達。從審美活動中存乎心中的意象到生成藝象,關鍵在于主體借助于想象力的構思和傳達。藝術家以其特有的敏感和才華,將心中所成就的審美意象,借助于技術和物質形態使之成為藝象。藝象正是在虛實相生、疏密相間的構思中,成就整體的境界。因此,藝術家對意象的構思和傳達,是藝象創構的重要環節。

三、藝象的傳達

意象水乳交融,經過縝密的構思,通過藝術語言傳達為藝象。藝術作品以“言”傳象達意,化“言”為象,便于欣賞者以“言”入象。在藝術作品中,藝術家借助于擬象和想象,通過選擇特定的媒介,傳達出審美活動中所創構的意象,通過媒介把意象加以創造性地物態化。董其昌說:“以蹊徑之怪奇論,則畫不如山水;以筆墨之精妙論,則山水決不如畫。”[30]強調筆墨語言對于繪畫的重要性。意象喚起想象的媒介和符號,通過藝術語言得以物態化。

客觀的物象、眼中的表象、胸中的意象、筆下的藝象都是有差別的,藝術語言助力藝術作品對意象的傳達,使之成為藝象。鄭板橋所謂手中之竹,就是通過藝術語言傳達意象。他所謂“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的說法,乃是創作主體由眼及心創構意象再通過筆墨傳達的作畫過程。與胸中的意象相比,筆墨傳達的效果又有所變化,其中體現了主體的創造精神。繪畫通過具體的筆墨實踐,以主體的情意體悟竹,將胸中之竹轉換為手中之竹。當主體通過特定的藝術語言傳達構思的時候,藝術語言使胸中之竹打上了藝術語言的特征。所以鄭板橋說:“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10]161畫家的筆墨語言滲透于傳達的過程中。而同樣的竹,感受不同,構思不同,傳達不同,就會生成具有獨創性的藝象。鄭板橋所謂“步步變相,莫可端倪”,隨著藝術家主觀情意的差異,傳達技巧的差異,乃至瞬間靈感的差異,藝象的形態也會不斷變化。這不是理性可以說得清原委的。鄭板橋還認為“意在筆先”,“趣在法外”,其中有語言技巧存乎其間,而優秀的作品又超越技巧之外,由技入道,進入得心應手的體道境界。

意象的語言傳達是一種高超的技巧,通過語言傳達成為物化形態,將心象加以跡化,方可成為藝象。藝象的創構,既在構思中體現了“心靈”,又在傳達中體現了“手巧”。筆墨傳達之中有選擇和取舍,體現了意象與用以傳達的藝術語言之間的磨合。語言的質地和語言技巧,乃至具體藝術家駕馭語言的能力和個性風格,均影響著藝象的效果。藝術家通過特定的語言形式也體現了藝術家的個性風格,藝術家的個性風采均在筆墨之間、語言之中,乃至包含著時代烙印。優秀的藝象,其語言傳達與意象融為一體,使語言傳達起到一種忘適之適的效果,使語言在體現自身特征、自適其適的基礎上與胸中之竹融為一體。這是一種基于適又不拘泥于求適,超越于求適的境界。藝術家對傳達語言的選擇,需要使語言與意象相協調,使語言既適象之適,又自適其適。藝象的傳達神遇而跡化,由心靈主導語言的傳達。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序》載:“揮纖毫之筆,則萬類由心。”[31]強調心靈對傳達的駕馭能力。葉燮有所謂:“文章者,所以表天地萬物之情狀也。”[32]536“寓于目,感于心,傳之于手而為象。”[32]400當然,藝術語言在傳達意象的同時,也不能忘了傳達的初心,不能誤指為月,喧賓奪主。

在藝術作品中,象、意與藝術語言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象的獨特性包括藝術語言的獨特性。意象的語言傳達不僅是一個語言(媒介)的形式問題,而且是一個傳達方式問題。不同的藝術語言媒介會有不同的藝術效果。如中國傳統器物創造中的陶、塑、刻、鑄等手法,雖然受制于物質材料,但依然在因物象形的創造中有自己的自由度,從而取得不同的效果。同樣,我們用漢白玉塑造少女的形象與用青銅塑造少女的形象,效果是不同的。所謂“言為筌蹄”“得意忘象”,在認知的意義上是有道理的,但對于藝術作品來說,藝術語言與象融為一體,意也寓于其中,不可分解。錢鐘書說:“詩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無詩矣,變象易言,是別為一詩甚且非詩矣。”[33]不同的語言傳達,就會是另一種藝象。那些因料制宜的藝術品,例如白綠相間的玉石用來構思大白菜等,雖然更多地受制于物質材料,但還是調動了藝術家豐富的審美經驗,包含了藝術家日常審美活動中創構意象的經驗積累。

語言不僅是意象的傳達工具,更參與了藝象的創造過程,從中展示語言本身的魅力,引發欣賞者豐富的聯想。藝術傳達的是審美活動的成果,傳達不是一種簡單的通過符號的物態化,它同樣是一種創造,而傳達的創造非一般人所能及。在藝象創構的語言傳達中,常常會出現言不能達意、言不能盡意的情形。藝術語言對豐富意象的有限表現力,限制了豐富意象(心象)的傳達。藝術語言不僅能隨類賦彩,描繪景色和事象,還能引發想象或聯想,重構意象。藝術語言對意象的傳達存在著張力,優秀的藝術家充分利用語言傳達的這種不即不離的張力,積極引導欣賞者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鑒賞者的想象力,使語言得以充分傳達,呈現出神奇的效果。

藝術語言包含著情感色彩。藝術語言對意象的傳達,還在于通過象征的手法,表達詩意的情懷。運墨者要以情感為動力,要能調動和激發欣賞者的情感。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講,藝象的創構是“情動而辭發”,欣賞者則“披文以入情”[1]715,藝術語言正是創作者和欣賞者交流的媒介。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含蓄》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己,若不堪憂。”[34]是說沒有用語言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懷,卻已含蓄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惲南田云:“筆墨本無情,不可使運筆墨者無情。作畫在攝情,不可使鑒畫者不生情。”[22]321不但要表情達意,而且要傳神,體現主體的趣味。因此,繪畫中的筆墨語言,也是藝術家向欣賞者傳情達意的媒介。

藝術語言不能盡意,也不必盡意,優秀的藝術家善于運用語言張力,獲得神奇的效果。劉禹錫《視刀環歌》說:“常恨言語淺,不如人意深。”[35]有限的語言要有余意。“言近旨遠”正是藝象傳達所追求的終極目標。藝術語言對意象的傳達,還在于采用取舍、夸張、疊加等手法,通過想象力加以彌合,以表達詩意的情懷。有的文學語言看似沒有具體感性形態,但是它所引發的欣賞者的想象,具有更強的表現力。藝象重在“文外之旨”“但見情性,不睹文字”。藝象通過象的隱喻,象征豐富的含蘊,是通過語言實現的。

藝象依托于所傳達的語言,語言既是意象的載體,也是藝象的肌膚,是藝象生命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只是傳達意義的工具。藝術語言與藝象的整體一道,共同體現了生命意識。藝象是具有生命活力的整體,藝術語言需要使藝象傳達出生意。藝術家將內在的生氣灌注于語言之中。文學語言的語音是有氣息的,繪畫作品中的筆墨語言也同樣有氣息。藝術語言中有氣有勢,如文學語言有辭氣,繪畫筆墨也是生意盎然。王維《山水訣》云:“夫畫道之中,水墨為最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36]藝術語言對意象的傳達,要體現自然造化之道,要灌注內在生氣。

總而言之,意象范疇在中國古代的文藝批評中被用作審美的評價,物我交融的意象常常在審美活動的過程中就已在心中生成,而藝術創作把它加以構思和物態化了。主體表情達意的藝術創造,是在遵循審美的規律創構意象,其中包含著審美經驗的積累。正因如此,我把意象范疇上升為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審美范疇,認為抽象的美是通過意象具體加以呈現的。而藝象則是主體在審美活動中所生成意象的構思和傳達,同時也是欣賞者審美觀照和再創造的對象。

參考文獻:

[1]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2]孫希旦,撰.沈嘯寰,王興賢,點校.禮記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9:976.

[3]黃侃.文心雕龍札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疏.陸德明,音義.周易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59.

[6]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編.歷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

[7]宗炳,王微.畫山水序 敘畫[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7-8.

[8]張彥遠.歷代名畫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5.

[9]郭若虛.圖畫見聞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5:31.

[10]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鄭板橋集[M].北京:中華書局,1962.

[11]湯垕,著.馬采,注.畫鑒[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70.

[12]王夫之,著.李中華,李利民,校點.古詩評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83.

[13]朱光潛.朱光潛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50.

[14]金濤聲,點校.陸機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2.

[15]李日華,著.潘欣信,校注.竹嬾畫媵[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107.

[16]方薰.山靜居畫論(及其他一種)[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7]杜甫,著.謝思煒,校注.杜甫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660.

[18]戴復古,著.吳茂云,鄭偉榮,校點.戴復古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263.

[19]范晞文.對床夜語(及其他一種)[M].北京:中華書局,1985:14.

[20]郭思,編.林泉高致[M].北京:中華書局,2010:76.

[21]笪重光,著.關和璋,譯解.薛永年,校訂.畫筌[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7.

[22]惲壽平,著.吳企明,輯校.惲壽平全集(中)[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

[23]方士庶.天慵庵筆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5:1.

[24]中國書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書畫全書(第十冊)[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836.

[25]中國書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書畫全書(第十四冊)[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231.

[26]秦祖永.桐陰畫訣 桐陰論畫[M].北京:北京市中國書店,1983:6.

[27]趙詒琛,編.藝海一勺[M].上海:上海書店,1987:61.

[28]包世臣,著.況正兵,張鳳鳴,點校.藝舟雙楫(上)[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7:146.

[29]中國書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書畫全書(第八冊)[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960.

[30]董其昌.畫禪室隨筆[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104.

[31]朱景玄,著.吳企明,校注.唐朝名畫錄校注(上)[M].合肥:黃山書社,2016:1.

[32]上海古籍出版社,編.清代詩文集匯編(一〇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3]錢鐘書.管錐編(第一冊)[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20.

[34]司空圖,著.郭紹虞,集解.詩品集解[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21.

[35]劉禹錫,著.瞿蛻園,箋證.劉禹錫集箋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800.

[36]王維,著.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489.

(責任編輯 黃勝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国产午夜小视频| 婷婷六月综合网|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伊人久综合|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欧美国产视频| 久草国产在线观看| 婷婷色中文| 丝袜高跟美脚国产1区|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亚洲午夜18|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欧美色丁香|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国产AV毛片|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电影|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广东一级毛片|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婷婷六月天激情| 欧美日韩v| 91在线视频福利| 久久青草热| 在线看国产精品| 91色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欧美成人日韩|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自拍偷拍欧美|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美女被狂躁www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丝袜国产一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欧美视频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不卡色老大久久综合网|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jizz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欧美啪啪精品|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婷婷六月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