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輝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體系的發展也得到了有效提升,而隨著教育事業中新課改的深入和完善,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也得到了重視。語文教學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占據重要位置,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僅提升了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質量和綜合能力,也提升了小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教學;學生語文素養;措施
在當前的教學體系中,語文課程和語文素養是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學生其他素養形成的基礎。因此,語文素養的培養,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有較大的幫助,對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全面發展也具有較大的意義。
一、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重要性
語文課程在九年義務教育中占據重要位置,它是促使語文素養培養的基礎和重要條件。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語文素養的培養具有兩個重要意義。其一是語文素養對其他課程的學習具有很大幫助,促進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不僅讓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也提升了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其二是語文素養是小學高年級學生全面發展的根本,相較于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當前的語文教學不僅注重培養學生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等方面的能力,對學生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等方面的培養也較為重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除了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方面的能力,也是小學教學中的主要教學目標。因此,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能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是確保小學高年級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
二、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問題
1.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
在我國當前的教學體系中,語文素養的培養大多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而無法得到提高,最終導致小學高年級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無法得到相應的發揮。與此同時,部分小學高年級教師為了提高升學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學習成績和考試分數,這不僅增加了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也受到了嚴重壓制。
2.教學內容單一
語文教學內容單一也是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培養過程中的重要問題,語文雖然是教學中的基礎學科,但卻是一個綜合學科,對于語文的學習也存在于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高效的語文教學,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能提升學生品德修養、人文精神、審美等方面的能力。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教授的語文知識只是照本宣科,對于課外知識的拓展與訓練較少應用,這種情況造成了學生語文知識的片面性,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受到制約。
三、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措施
1.改變傳統教育觀念
相較于傳統的應試教育,合理地改變教學觀念并進行素質教育,是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有效措施。轉變教學觀念,其主要措施是教師在教學時以學生為主同時摒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如此不僅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得到提升,也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提升。
2.優化教學內容
在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優化教學內容,同時將語文課程的教學和實踐進行結合,也是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方法。綜合性和系統性較強是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時準確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不僅能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語文的美,還能使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得到培養,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發展。另外,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同時帶領學生參加和語文相關的實踐活動,不僅能讓學生保持對語文的新鮮感,也能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發展,而這樣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教學內容和模式,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3.提高教師綜合素養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升教師的綜合實力和素養,是確保學生語文素養得到有力培養和發展的重要條件。教師是語文課內和課外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推動者,與此同時,教師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高低,關系著學生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高低。學校對教師進行專題講座和座談等專業化培訓,能切實提高教師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同時也能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培養和提高。
四、結論
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知識,也是學生培養語文素養的重要條件。隨著教學事業的發展,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不僅受到了重視,在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中體現得也越來越重要,筆者拋磚引玉,以期對未來小學教學中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發展提供相應借鑒意見。
參考文獻:
[1]劉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9(19):44.
[2]楊柳.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方式探索[J].新課程(上),2017(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