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
摘 要::“立德樹人”是新時代發展素質教育的主要教學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是當前基礎性教學的根本任務,這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升與終身學習觀念的樹立也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從當前發展來看,“立德樹人”已經滲透到不同學科的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在結合其他教師課堂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分析與總結,積極進行各種教育教學實踐,從而為“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落實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分析;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最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就是加強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體現,并促進德育在各個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從德育的角度分析來看,其最為主要的就是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并在各個學科的滲透性教育內涵中體現出教育的真正價值。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思想的必要性
(一)符合我國小學課程改革的要求
教育部在小學教育教學改革中要求,要對小學教育教學進行深入改革,構建出與學科教育規律、時代特征以及中國特色人才培養體系相協調的充滿活力的育人機制,加強立德樹人思想的落實,使小學體育教學能夠與現代社會發展內涵相符合,滿足教育現代化的要求。當前,我國教育教學改革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小學體育教學更加突出德育的重要性,立德樹人應該成為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務,著重發揮德育的功能,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既具備德育技能,又具有良好的體育精神。這與我國的課程改革目標相吻合。
(二)符合小學體育教師基本素質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不僅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是使學生成為具有完善人格、豐滿人性的合格的中國公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立德樹人思想的滲透,能夠強化體育教育中德育的滲透強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規范學生的課堂參與方式,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遵守課堂規則,使學生從小就養成良好的體育規則意識,以此來促進學生體育能力的發展。教師是學生在學習中接觸時間最多的人,也是教育教學中最直接、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榜樣。所以,教師素養與學生品德發展具有直接關系,而有素養的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就會高度重視體育中的德育內容以及德育功能的發揮??梢?,在小學體育學科教學中開展德育,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將學科教學能力與德育相結合的素質。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教學任務的主要措施
(一)結合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體育賽事
為了能夠讓學生對體育競技有更加深刻的體會與感悟,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播放相關的體育賽事,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狀況和個人興趣愛好來組織學生觀看。在觀看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及時對賽事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在比賽開始之前對我國當前的體育項目競技狀況和體育賽事的發展歷程、獲取的獎項等具有綜合性的理解與分析。這樣,學生能夠在校園生活中真正感受到校園文化生活的快樂,還能夠從體育賽事的觀看過程中對我國當前的體育競技實力進行充分的體會,重視對自身體育運動技能的培養,繼而能夠在勝利與失敗中產生強烈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學生產生正確的心理意識感受后,對學生進行針對性體育課程教學會更好地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任務。
體育競賽能夠從精神世界的角度對學生產生激勵效果,教師可以結合教學計劃內容和當前的教學大綱來針對性地制定教學任務。在學生實際發展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開展各類體育運動賽事,相應地開展各類足球比賽、乒乓球、排球和羽毛球等球類比賽,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身體協調能力。此外,還可以舉辦各種田徑賽事,增強學生的身體機能,并在運動的過程中體會體育活動對自身的積極影響效果。在比賽完畢或是相關體育運動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點評或是活動的總結,給予表現出色或是進步較大的學生以一定的鼓勵。這樣能夠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對學生產生鼓舞的效果,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并從其內在學習動力的角度激發其體育運動的學習興趣。
(二)結合教師的人格魅力,促使學生產生對體育課程的正確認知
在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嚴格遵守課堂教學的相關規定,并在思想上對自身進行嚴格要求。日常教學或是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出教師對學生的關心與愛護,深入學生群體中開展各種有效性交流,利用自身的師德魅力和人格優勢給學生積極正面的影響。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還需要從言行舉止方面對自身進行嚴格的規范,秉承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生活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用自身的無私奉獻精神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榜樣作用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自身的體育運動信仰和運動理念。若是學生出現錯誤或是不良行為,教師不要急于批評學生,而是要深入了解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對學生進行宏觀性的評價,以此來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并積極進行改正。這樣,學生在正確感悟中愛屋及烏,對體育課程知識也產生一定的積極學習態度。
(三)多元化教學評價機制的確立,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
從提升課堂教育教學效果的角度進行分析來看,良好的教學評價機制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與全面發展將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實際教學階段,一旦學生的學習方向出現偏差,學習狀況有所區別,教師就可以結合正確的評價方式和評價結果對學生進行警醒,讓學生及時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以此來進行改正。而在學生出現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時,教師可以結合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措施來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習積極性,在增強其學習欲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運動效果。良好的課堂評價模式能夠對課堂教學效益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從傳統的課堂教學角度分析來看,各個學校都將教學評價的優化與整合作為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任務。為此,結合筆者的教育經驗分析來看,加強教學評價機制的建立也是實現“立德樹人”教學任務的又一重要形式。
例如,在對運動會上某一班級田徑小組的比賽狀況進行綜合性的評價中,教師不僅需要從其所獲得的獎項角度來進行分析,還需要對學生在競賽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競技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評價。這種評價方式能夠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思想的主要內涵,以此來提升評價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體育精神和品格意識的培養。
(四)深入挖掘體育學科教材知識中的德育內容
從體育教學知識內容的角度來開展有效性的德育內容滲透,也是加強“立德樹人”思想內容實踐的有效性措施。隨著全民運動的不斷發展,體育在現代化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地位逐漸凸顯。參與各項體育運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其健康發展。為此,在小學體育教育教學內容中實現良好的德育知識內容滲透,可以真正地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堅定投身現代化教育教學的決心,以此來為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教師要增加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游戲方面內容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小學體育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游戲教學形式在小學體育課程教育過程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并在學生的體育技能與體育精神培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多數的體育游戲都是在團隊合作的基礎上開展,體現出其中涉及的競爭意識,以此來加強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由此可見,加強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有效性應用,不僅能夠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感受到樂趣,更能夠使學生在游戲比賽時培養團結協作、互幫互助、遵守紀律、敢于拼搏等積極健康的思想品質,這些品質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教師要從體育技能訓練的角度來實現良好的德育內容滲透。不同的運動項目所包含的德育內容不同,所以在小學體育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體育項目挖掘德育素材,對學生進行德育。例如1500米長跑訓練,不僅能鍛煉學生的體能素質,也能考查學生的耐性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因此,在進行長跑練習時,教師就可以將其中的德育內容挖掘出來,然后融入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學習中實現教學目標。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猜燈謎”“障礙賽”比賽,每300米設置一個燈謎和一個故障,學生邊跑步邊猜謎語,在玩中學習,以此來鍛煉學生的耐久力,從而達到教育結合德育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及時抓住教育實際,并結合有效的教育教學評價來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細致研究。在這種教育教學模式下,“立德樹人”的教學任務能夠得到充分落實,并從小學體育課程教育的角度進行深入改革與細致分析。學生也能夠在加強自身身體機能和體育技巧掌握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體育思想道德品質,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王侃.小學體育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之我見[J].新課程(上),2019(1).
[2]霍光濤.在合作學習中“立德樹人”: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低年級體育課堂教學[J].田徑,2017(8):46-47.
[3]邢繼軍.立德樹人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吉林教育,2018(30):121-122.
[4]顧偉軍.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
[5]余紅年,伍小軍,彭雄飛,等.弘揚客家優良傳統,讓學校體育健康發展: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研究結題報告[J].新課程,2018(34):302-305.
[6]胡亞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小學體育教學機制系統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5(10):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