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媛 劉丁源
摘?要:通過已有的教學網絡平臺,整合教學資源,探索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學數學教學的應用。數學本身就是一門理性的學科,進行能力的鍛煉與培養是沒有錯的,但傳統的課堂教學限制了學生自學和創新能力的發展,而混合式教學,則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網絡快速發展、家庭移動學習設備的普及,為混合式教學提供了現實可能。
關鍵詞:中學數學?混合教學模式?網絡平臺
一、混合式教學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中學數學教學涉及很多復雜概念及定理,比較抽象和復雜,學生掌握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混合式教學方法的應用,為學生構建一個立體化的情境,學生不僅掌握一些基礎性的理論知識,在重難點問題上,讓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中,然后從中體會到數學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數學是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學生需要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但是一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學科的特點,只是學習知識,面對復雜的知識會產生消極的態度,認為自己學不會,就不學了。同時,由于學生的水平不同,面對不同程度的難題,后續的學習有時候也難以跟上整體的進度,阻礙學生的學習進程。而混合式教學的存在,主要是通過視頻、音頻、教學實驗等多種方式,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便捷,在重復觀看內容的時候,不僅可以補足缺漏的知識點,也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
二、混合式教學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課前,教師在使用混合式教學法的時候,應該為中學學生建構一個完善的網絡環境,加大對數字化和信息化資源的投資,引導學生自覺運用這些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教師在教學之前結合教學目標去確定授課的內容,進一步說,在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做足準備。借助平臺將平臺已有的好的符合自己教學內容的資源或者制作自己的網絡視頻、微課和教學過程中活動等上傳,針對每個知識點及時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制作視頻時,盡量將時間控制在8~10分鐘,其中要包含計算方法,突出重點。接下來在講授的指導下,學生自己預習時,觀看微視頻,可以按照實際情況去選擇暫停或是重復,更好地消化知識點。第一階段,教師要明確教學中的重難點,制作視頻課程時,調整課程結構,確保教學內容的全面性,然后按照中學數學課程的相關要求,利用多媒體和白板進行錄制。第二階段,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預習,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接收教師發布的任務,在線對PPT、網絡視頻、微課等內容完成自主學習 ,將學習過程所遇難題積極與教師進行探討,和同學間討論或者詳細記下,課上可進行討論。利用平臺上的更多的學習資源可以使能力強的學生學習更多,能力一般的學生提高能力,沒有能力的學生有了能力。
課中,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網絡視頻、微課以及教學過程中的活動,針對教學過程中的活動,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一步講解其中學生掌握不牢固的地方。現在的網絡平臺很好用,可以結合平臺給出的統計,讓學生自己也知道自己差在哪里,而且教師也能及時得到反饋。而且教師還可以和學生線上討論,聆聽學生的疑惑,一起和學生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困惑。混合式教學模式最基礎的就是應該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可以在理解各個知識點的基礎上,能夠靈活運用。
課后,教師布置與本節知識點有關的實踐作業,幫助學生學以致用,很好地把數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消化理解本節課的知識點,讓學生知道數學和生活很近,數學很有意思,不是很難學習的。最后在每個章節結束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作一個思維導圖,建立課程的知識體系。混合式教學的看評價體系,課可以很及時,很直觀地體現在平臺上,而且可以很好地督促學生學習,與由于反饋的及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修改教學過程,重點講解學生存在問題的地方,適當地修改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
三、混合式教學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缺乏良好的發展氛圍,這種教學方式在實際引用的時候,部分教師仍采用理論式的教學,并沒有意識到混合式教學方式的重要性。從具體的設施而言,學生只能在家里學習視頻,學校網絡覆蓋率不好,導致線上學習環境不理想。提前準備的材料和資源比較多,教師的工作比較復雜,而且學生的個人特點有時沒有考慮在內。有時追求教學任務,而忽視教學效果,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混合式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但是這種方式的應用應該掌握在一個合理的程度。
綜上所述,混合式教學法的應用突破了傳統化的教學方式,不再受時間與空間的影響,將三尺講臺的課堂教學逐漸轉入多元化的情境,提升了教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同時,及時的反饋教師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上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出混合式教學的應用優勢,為培養一些綜合性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管曉燕.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下),2018,1(13):161.
[2]紀利霞,康淑瑰.基于微課的中學數學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7,10(1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