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浩
摘要:陸梁油田作業區地處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地理位置偏遠,社會依托條件差,給油區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帶來不少挑戰。近年來,陸梁油田始終把安保工作作為保障油田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深入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完善長效工作機制,逐步探索出一套適用于沙漠腹地偏遠散油氣田企業的安保管理體系。
關鍵詞:安保;偏遠散油田;員工隊伍;警企合作;聯防聯動
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是新疆發展的基礎和保障。目前,新疆安保工作已經進入常態化,形成了集“思想高度統一、全民參與共建、警民聯治聯防、應急保障齊全、打擊暴力犯罪”于一體的安保長效工作體系,其中,企業參與也是重要一環。陸梁油田作業區作為一家油氣生產單位,地處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地理位置偏遠,人員構成單一,區域環境封閉,屬于典型的沙漠腹地偏遠散油田。本文以陸梁油田為典型例子,總結和探索適用于沙漠腹地偏遠散油田企業的安保工作方法,以期為同類單位提供借鑒。
一、安保基本形勢分析
(一)地理位置偏遠,社會資源依托條件差
陸梁油田是集原油、天然氣開采、集輸于一體的油氣生產單位,地處準噶爾盆地腹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腹部,距離克拉瑪依市約240公里、兵團184團場約80公里。油區為東西長、南北窄的條形區域,下轄陸9井區、石南21井區和瑪東-夏鹽井區,面積約180平方公里,生產區塊相對分散,周邊人煙稀少,屬于典型的沙漠腹地偏遠散油田。同時,陸梁油田交通情況復雜,有通往外界的2條油田二級公路和5條簡易道路,一旦遭受暴恐襲擊,短時間內難以獲得社會應急力量增援。
(二)周邊承包商多,風險管控難度大
陸梁油田基地周邊常駐承包商27家,約1500余人,同時周邊還有餐飲飯店、車輛維修和零售商店等個體商戶13家。安保風險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沙漠生活辦公基地和要害站庫等關鍵部位日常進出承包商等外來人員約350人,且多涉及“四機”作業、原油拉運等重點要素,安全風險較大;二是周邊承包商和個體戶等社會人員流動性大,管控難度大;三是承包商單位安保管理現狀與形勢要求間還有較大差距,安保主體責任的履行仍需較大提升。
(三)油區相對分散,涉油物資存在被盜風險
陸梁油田生產設施較多,管轄有要害站庫、計量注水站、混輸泵站等多處油氣生產關鍵部位。油區面積廣,簡易道路多,承包商等外部流動人員較多,且對油田生產現場較為了解,使得原油等油田生產物資存在被盜風險。
(四)員工結構單一,隊伍穩定易于管控
陸梁油田在冊員工中,黨員占比達40.3%,大專以上學歷占比達84.64%,漢族員工占比達95.6%。員工隊伍整體思想政治素質較高,能自覺擁護黨中央治疆方略,強烈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旗幟鮮明反對“三股勢力”,已形成全員參與的工作氛圍,影響員工隊伍穩定的風險因素極低,便于安保工作的順利推進。
(五)轄區駐有公安力量,便于聯防聯動工作
陸梁油田轄區駐守有石莫治安派出所和陸梁消防中隊等公安消防力量,分別簽訂有油區聯防聯動協議,并建有信息共享機制。依托現有條件,便于召開聯防聯動會議,開展“三方”應急演練,聯合“武裝”巡邏,日常蹲守檢查等工作,為陸梁油田治安保衛、外來人員管控、防恐應急處置等安保工作提供了便利條件。
二、安保工作舉措探索
(一)發揮優勢,大力開展宣貫教育
利用員工隊伍整體思想政治素質和學歷水平較高特點,大力開展宣貫教育工作。一是抓住黨員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發揮引領作用,積極營造安保全員參與的濃厚氛圍。先后組織5次全員形勢學習教育,傳達部署上級文件(會議)精神13次,制定實施“全國兩會”、“70年國慶”等重要敏感節點工作方案6套,常態開展開日研判會、周研判會、安保工作例會等,對安保工作專項研究部署。二是依托黨支部、工會、團委,大力推進“暖心工程”,積極開展員工關愛幫扶工作,主動了解職工工作生活狀況,努力解決后顧之憂,提升員工歸屬感,穩定員工隊伍。2019年慰問一線員工、困難員工、訪惠聚工作人員等約1300余人次。三是加強意識形態責任制落實,開展黨員聯系群眾“意識形態領域責任區”,抓好員工思想狀態的掌握和引導,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和誤解,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為安保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二)夯實基礎,完善“三防”設施建設
加強基礎性建設,持續完善“人防、物防、技防”設施,做到“預防為主、防控結合”。經過2017年的安保攻堅,陸梁油田已建成了符合標準規范的物防、技防設施,并每年投入數百萬元資金進行維護保養。建立有一支護廠隊,外聘一批專業安保隊伍,并日常安排一批應急備勤人員,主要負責值班、安檢、巡邏、應急處置等工作;人員密集場所和要害站庫等關鍵部位建有圍欄、高清視頻監控、防撞柱、破胎器等設施;油區主要路口設有物資檢查站,并常態化開展巡邏。作業區堅持“人防可靠、物防管用和技防有效”的三防措施標準,能第一時間發現和處理各類異常狀況,確保隱患風險全面受控。
(三)注重規范,建立安保管理體系
陸梁油田通過近兩年的實踐探索,深入總結經驗做法,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陸梁油田作業區維穩安保管理體系》,管理體系從“指導思想、管理要求、管理機構、工作機制、資源保障、業務流程”6個方面明確了作業區安保工作規范。為保障管理體系有效運行,配套制訂了《維護穩定工作責任制》《維穩風險隱患排查治理辦法》《物防技防設施維護保養管理辦法》等13項管理制度。同時,根據工作實際,制定了文件傳達記錄本、應急演練記錄表、對標資料建設目錄等統一規范的業務工作記錄臺賬。以“管理體系建設”、“規章制度支撐”和“業務流程規范”為保障,有力推動了總目標教育、人員管控、值班備勤、應急處置等安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實。
(四)多措并舉,有效降低第三方管控風險
陸梁油田從“建立承包商企業卷宗、規范承包商風險研判、加強要害部位進出管理和常態化開展督導檢查”等方面入手,著力強化承包商安保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周邊安保風險。一是建立常駐承包商卷宗,圍繞組織機構建設、人員信息管理、重點要素管控等8個方面建立了企業管理卷宗。二是規范承包商風險研判,從人員管控、三防設施維護、重點要素管理等方面規范承包商日常研判內容,借助作業區日生產碰頭會和警企聯防會議等平臺,實現信息共享。三是加強要害部位進出管理,抓好人員和車輛進站核查、登記工作,做好油區巡查、蹲守以及過往車輛、人員抽查等。四是常態化開展督導檢查,不定期對承包商單位開展督導檢查,督促其嚴格履行安保主體責任。
(五)警企合作,扎實推進油區治安保衛
加強油田內部管理和凈化周邊社會環境是油田治安保衛工作的重點,持續推進警企合作是近幾年油區治安保衛現狀明顯好轉的重要手段。在油田物資保衛過程中,重點加強內部管理。以原油拉運反盜竊工作為例,重點從“裝油、拉運和卸油的全過程,屬地單位、業務科室和承包商的全環節”等方面,排查風險,落實管控措施,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在凈化周邊社會環境中,重點加強警企合作。油田與駐地公安派出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機制, 在充分支持、幫助派出所發展的同時, 公安機關也積極配合油田做好治安防范等工作,確保了油區的治安穩定。油田與駐地派出所聯合,一是清查周邊常駐第三方單位,建立基礎管理資料;二是開展油區巡邏、蹲守和檢查等工作,摸排信息,提前防范;三是整頓倒賣柴油等非法窩點,凈化周邊社會環境。
(六)聯防聯動,切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在借鑒“十戶聯防”的安保經驗基礎上,立足油田實際,加強溝通協調,不斷實踐探索,從“整合一套指揮體系、暢通一個信息渠道,共筑一套聯防機制”三個方面,建立了“駐地公安+油田企業+周邊承包商”三方聯防聯動模式,結成安保“共同體”。
一是整合一套指揮體系。完善安保指揮體系,明確各相關方職責,建立起“區域聯防、基地防衛和要害站庫防御”三級指揮系統。將關鍵要害部位、物資檢查站和生活辦公基地的視頻監控全部傳輸到指揮中心,利用指揮中心視屏監控系統,實現緊急情況下的掛圖作戰和“可視化”指揮,確保指揮有序、處置得當、救援及時。并為駐地公安、油田要害部位和周邊承包商配備了警企聯網專用對講機,實現一對一、一對多高效指揮。
二是暢通一個信息渠道。油田要害部位可以通過周界安防視頻等及時發現問題,利用警企聯網對講機進行指揮聯系和應急處突;指揮中心可以通過警企聯網對講機和視頻監控系統,協調、協助要害部位開展統一應急和救援;駐地公安在接到事發點一鍵報警電話后,可以第一時間啟動區域聯防指揮,聯防聯動小組立即進行響應和支援,通過警企聯網對講機等暢通的信息渠道,在“可視化”指揮體系的協同指揮下,將最大程度地發揮出聯防聯動隊伍的力量。
三是共筑一套聯防機制。陸梁油田通過積極協調、溝通,在轄區形成了一套“駐地公安+油田企業+周邊承包商”三方聯防聯動機制。聯防聯動機制以公安為主導,通過定期召開警企聯防聯動部署會、多方應急拉動、聯合排查管控、應急處突演練等形式,鞏固和完善了區域聯防聯動機制,對敵對勢力、暴恐份子形成強大震懾。
(七)加強交流,認真汲取安保管理經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陸梁油田在不斷摸索安保管理方法的同時,也主動與其他油田單位開展經驗交流,取長補短。多次組織部分黨支部書記和專兼職干部赴周邊5家采油廠開展集中學習,圍繞管理體系建設、規章制度完善、重點要素管控、安防設施維護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學習,開闊了工作思路,借鑒了許多切實有效的管理經驗,有力提升了陸梁油田安保管理工作水平。
三、結論
在“一年穩住、兩年鞏固、三年基本常態、五年全面穩定”的新疆工作規劃下,陸梁油田立足新時代,積極發揮自身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從強化宣貫教育、抓牢“三防”建設、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大力開展警企聯動、加強風險研判和督導檢查等方面出發,經過不斷的實踐探索,總結出一套適合沙漠腹部偏遠散油田的安保管理模式,確保了油區大局和諧穩定,具有一定的推廣和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