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目前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層面,依托"互聯網+"進行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探索是實現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中職計算機教學推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能夠以"互聯網+"為生長點,探索計算機課程教育的新模式,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創新有效助力。現從"互聯網+教育"的理念分析入手,淺談中職計算機學生學習的新特點及"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專業教學創新的新模式。
關鍵詞:計算機;互聯網+;移動平臺;云空間
中職生是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嶄新一代,他們的思想觀念和學習方法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尤其是"互聯網+"的逐步深入,使得中職生的學習資源日趨多元化,在線學習、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成為中職生學習發展的新潮流。與此同時,教育教學也要能夠順應時代發展趨勢,采用更多新型模式,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效果。這就呼吁中職教師必須要探索計算機課程展開的新模式,基于"互聯網+"更好的培養學生學習創新能力,帶動學生不斷進步。
一、"互聯網+教育"的理念分析
"互聯網+教育"理念是教育創新的一個新勢態,這是在知識經濟推動之下對傳統教育行業的一次新挑戰。傳統模式下,學生學習教師講課都需要在固定的房間,教師的教學難以兼顧全部學生的需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不能實現個性化挑選。"互聯網+教育"使得學習變成了一種更簡單的互動,一個學生可以選擇多位教師,一位教師也可以面向多位學生來開展授課。以計算機學科為例,除了在課堂內教師向學生講解求演示知識之外,更多的知識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開展個性化學習。
"互聯網+教育"理念之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自主的、個性化的、動態的,在教學推進的過程中,媒體是形式,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核心,它強調了本質的完整,體現的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教育理念,更注重的是個性化拓展和自主探索,因此使得中職計算機的學習更具活力,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也能夠被更好的調動。
二、"互聯網+"時代中職學生學習特征分析
普通的中職生大部分在學習基礎、學習心態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他們本身在初中階段學習的基礎不是很好,因此不同程度存在自卑心理。另外,中職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他們更渴望一些新的學習方式來改變自己。"互聯網+"教育理念的提出,為中職生的學習創新提供了新的生長點。但是中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新問題。如中職學生自身學習適應性較差,不能夠很好的約束自我。"互聯網+"學習模式之下,中職生不需要直接在課堂上受到教師的約束,因此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教師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操作的時間,理論講解的時間有所縮減,這就對中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因為他們本身并不是非常自信,所以在學習階段遇到一些問題是學生會茫然無措,這就要求教師針對性調整自身的授課方式。
三、互聯網加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創新
1.創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
計算機學科是朝陽產業,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思想不斷出現,因此,在中職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面向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融入更多創新性內容。尤其是在教學理念設計方面,要凸顯互聯網的開放性、融合性、滲透性特點,讓學生在進行專業設計和學習實踐時,能夠更好的借助互聯網思維來優化自身的計算機思維,并能夠更好地利用業余時間開展一些創新性學習,鼓勵學生用作品來量化自己的學習成果,以創新性思維推動學生不斷進步。
如目前“互聯網+”理念下,很多學校都引入了名師工作室的培養模式,將學生對理論的學習與企業實踐緊密對接。還有很多學校開展訂單式培養,讓他們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進行學習,創新和探索,這樣學生畢業之后就可以快速適應崗位需求。同時,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也能穩步增強,學生在進入企業之后就不會茫然無措,而是可以積極融入團隊。
2.以就業為導向改革計算機教學模式
目前社會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為了更好的保證中職學生的就業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能夠面向市場,優化人才培養模式,以更好的提升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就業率。在對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都考慮學生當前的學習之外,還要能夠以就業為導向,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計算機行業有著很強的服務性和創新性特點,因此,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開展教學時,要能夠依據人才培養的方向調整授課模式,隨時關注市場發展事態,培養社會緊缺的創新性人才,為學生未來順利就業奠定堅實基礎。中職階段學生自身對于自我未來發展的方向并不明確,而且學生的可塑性非常強,因此,教師在指引學生進行計算機專業課程學習時,不僅要立足課內已知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教導,還要能夠面向社會培養人才的綜合能力,為他們未來就業提供有效助力。
3.分層教學給予學生更多成長空間
教師在指引學生學習基礎教師在指引學生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時,不能將全體學生不能對全體學生采用統一標準,這樣就不能夠更好的兼顧學生在學習上的差異,而且統一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學生對課堂知識接受的效果也會達到削弱。因此,互聯網加理念之下的中職教學,中職計算機教學要引入分層教學模式,貼近學生的能力需求,分層次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逐漸進步。尤其是對于一些基礎知識,有的學生本身已經掌握的比較好,而有的學生掌握的并不好。另外,還有一些學生前期對計算機的接觸比較少,他們對基礎知識并不了解。針對這三類學生,教師要分別為他們之間不同的培養標準,并指引學生借助不同的方法開展學習。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并為他們制定出清晰的進取目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夠被有效調動。中職階段是教師幫助學生查缺補漏的一個關鍵時期,教師要能夠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并指引他們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優化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體現學生體現教師教學的領導性。
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可以組建計算機專業云平臺。隨著互聯網加里面的深度推進,目前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會設計和制作多類課程資源,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視頻,微課等資源,這里資源如果單純上傳到群組,容易造成丟失或學生閱讀不夠充分等問題。因此,學校可以組建專業的教師團隊,共同開發計算機教學的移動平臺,將老師精心編排的課程資源上傳到云平臺,讓學生依據自己的學習需求按需檢索,這樣不僅可以實現課程資源的多人共同使用,而且有利于學生反復學習,不斷回顧。同時,學生還可以依據自己的專業需求,檢索不同方向的內容,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靈活性,讓學生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積極投入學習,效果顯著增強。
總之,在計算機課程開展的過程中,要凸顯出前沿性、實踐性、創新性,為學生設計一些綜合性的課程,讓學生能夠邊操作邊思考,實現教學做合一,充分發揮型技術人才培養的優勢,然后學生技能掌握知識又能提升能力,同時還要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問題解決意識,學習拓展能力進行有效培養,以此來構建全面人才培養框架。
參考文獻
[1]羅璇. "互聯網+"時代中職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 002(034):94,96.
[2]李飛飛. "互聯網+"時代中職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 015(00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