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呂忠
摘 要:該文闡述了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建設的意義,對繁昌縣平鋪鎮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優勢進行了分析,并結合繁昌縣平鋪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情況提出了相應的保障措施,以期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農業產業園;鄉村振興;繁昌縣平鋪鎮
中圖分類號 F32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20-0009-03
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實施的農業產業化活動,它是建立在專業化分工協作的基礎上,以優勢產業為主導,對區域內產業進行合理的布局與分工,形成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的農業系統,進而提高產業園內農業生產在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1-2]。現代農業產業園可以為農業供給側的改革提供有效的載體支撐,是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必然選擇[2]。
我國首批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成功創建,不僅很好地引領了當地農業的發展,更是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的反響。近些年來,黨中央對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中,明確地提出了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2017年的《安徽省農業委員會? 安徽省財政廳關于開展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新工作的通知》(皖農計【2017】142號)指出,2018年開始要逐漸建設一批生產功能突出、產業特色鮮明、要素高度聚集、設施裝備先進等多種優勢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進而帶動更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發展。
繁昌縣平鋪鎮地處長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區,農業是當地的主要產業之一。平鋪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總面積為9380hm2,其中核心區、輻射區的面積分別為3200、6180hm2,主導產業為優質水稻及特色果品;示范園區內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其在2017年安徽省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的考評中達到優秀等級,在2019年該示范區成功轉型升級為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已經建成了7個農業產業化示范推廣應用基地(包括稻蝦共生、漁光互補等)、5個新增農業產業化項目、2個“互聯網+”農業企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9年底園區總產值達30.12億元,對振興當地鄉村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此,本文以繁昌縣平鋪現代農業產業園為例,對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意義、優勢、保障措施等方面進行探討。
1 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建設的意義
1.1 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搭建新平臺 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可以更高標準地為融合農業生產、加工、物流、研發、示范、服務等起到促進效果,以重新構建農業產業發展鏈、價值鏈,實現功能的升級,為產品轉型、創新、品質創新提供保障,以發揮出農業供給質量、效益提高的作用。
1.2 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創造新經驗 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可以更好地吸引土地、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促使改革舉措更快地落實到位,對現代農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進行創新,對先進生產力進入到農業生產領域中的通道進行打通,發揮出對市場、要素、主體等的激活作用,更好地實現農業產業集聚、農業企業集群發展,將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輻射帶動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形成新的動力源[3]。
1.3 為農民持續增收機制探索新途徑 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可以將國家在政策以及服務方面的優勢更大范圍地發揮出來,一方面可以為廣大畢業大學生實習、農戶實施規模種養等創新創業方面提供新的途徑平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利益聯結機制以及共享機制的構建為提高農戶收益提供有力的保障。
1.4 為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建設提供新載體 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可以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將政策等方面的資源集中起來,對現有的農業生產條件進行改善,使先進的技術得以快速的推廣應用,實現農業生產的集約化、標準化、專業化生產,提高土地的產出率,為農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保障[2]。
2 平鋪鎮開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的優勢分析
2.1 當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2.1.1 基礎建設不斷完善 2018年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投資額達到了933萬元,其中道路建設、內部配套建設、飲用水安全工程、小型水利維護方面的投資額分別為206萬、77萬、50萬、68萬元。該示范區內郭仁渡泵站建設的投資額達到389萬元左右。2019年該園區內累計投資為1.8億元,目前該園區內農耕文化展示館、電子商務產業園、農業物聯網等相繼投入使用。
2.1.2 現代農業科技水平不斷提高 重視現代農業科技方面的培訓教育,為區域內新型職業農戶的培訓制定出出良好的規劃,2019年該園區內共計開展了32場實用技術方面的培訓,培訓農民的人次累計達到0.996萬,共計培育出85個具有新型職業農民特點的人員。
2.1.3 生態農業的發展初步形成一定的規模 通過在示范園區內推廣實施“綠色增效、品牌建設、科技推廣、主體培育、改革創新”等行動,為現代生態農業的產業化發展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截至2019年平鋪鎮糧食作物栽植的總面積為4320hm2,糧食年均總產2.49萬t左右,經濟類作物面積新增103.282hm2,稻漁綜合種養面積389.17hm2,對當地農業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實現了糧食的增產穩產[1]。目前,園區內現代農業種養模式推行的面積達7466.67hm2。
2.2 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實施,大大改善了當地鄉村的整體面貌
2.2.1 經濟穩中有升 2019年財政收入總額達到9937萬元,新引進了23個項目,其中4個農業項目的經費超過1億元。
2.2.2 生態宜居程度有所提高 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不斷的完善,道路暢通工程完成了3.19km,“一事一議”道路建設完成了4.8km;以打造“休閑農業特色小鎮、戶外運動特色小鎮”作為建設的目標,在原來的一些節慶活動的基礎上增加了平鋪桃花節、豐收節、盆景節等鄉村旅游節慶活動,將平鋪鎮的文化底蘊充分地展示出來,在擴大當地品牌知名度的同時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有效地提高的生態宜居程度。2018年,平鋪鎮有10戶農家樂達到了星級標準。
2.2.3 鄉風文明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好的進展 2018年以來,平鋪鎮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開展“清潔城鄉·美化家園”環境整治活動,著力解決超過2300個影響當地鄉村面貌的問題,獲得了“繁昌縣文明村鎮”稱號。2.2.4 農戶年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 平鋪鎮積極發展農民合作社,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進行深化改革,不斷壯大集體經濟,為農民的合法財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9年該鎮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了38700元,比2018年相比增加25.87%。
2.3 注重解決發展的短板,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 2.3.1 加強弱勢群體幫扶力度 2019年平鋪鎮共計發放了110批次各類惠民補貼性資金,總資金額達到了2381.1萬元。
2.3.2 重視生態環境污染的防治 平鋪鎮積極推進生態環境污染治理的攻堅戰,2019年該鎮通過多種形式(包括宣傳單、板報、標語等)的宣傳,在農村地區大力推進秸稈的直接還田,大大提高了秸稈的綜合利用效率,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此外,對畜禽養殖污染方面積極開展綜合治理,大大提高了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3]。
3 繁昌縣平鋪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措施
3.1 構建高效運轉的組織管理平臺 結合平鋪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需要,將園區的建設納入繁昌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議程中,形成政府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的良好工作機制,形成“政府統一領、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積極協調涉農相關的部門、單位,加強溝通合作,建立起協調聯動機制[4-5]。建立起“縣、鎮、村”三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目標責任制度,并實施動態的跟蹤。聘請相關專家成立現代農業產業園專家委員會,不定期地開展研討會,以負責建設方案的編制、攻關重大技術難題等。
3.2 構建穩定增長的農業支持平臺 加大對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對于農機薄弱環節、優良品種、集成技術等增產關鍵技術方面加大補貼的力度;加大對生物農藥、低毒農藥的探索,不斷完善相關政策,加大補助。圍繞主導產業的發展,充分地整合各類涉農相關資金項目,對區域內的布局進行優化,實現農業生產方式的有效轉變。
3.3 構建務實高效的“三產”融合平臺 對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規劃建設加強示范引領作用,加強機制研究,有效地銜接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加強對農業各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的研究。因地制宜地出臺政策激勵措施,實現農業產業化組織、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農產品流通等涉農領域相關扶持政策的有效整合。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共享機制。穩定土地流轉關系,計價的方式包括多種,包括實物計租貨幣結算、租金動態調整等。對工商資本租賃土地的行為進行規范,建立起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分級備案制度以及土地流轉、訂單農業等風險保障金制度[4]。
3.4 構建多點支撐的試驗示范平臺 以及內外貫通的對外合作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依托繁昌縣的資源優勢,按照“企業實力強、產業帶動強、技術水平強”的原則,優先選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重點開展優質糧食、特色果品精深加工和有機農產品的精深加工,打造全國名品牌。各區域之間加強戰略合作關系的建設,積極推動區域的協調發展機制。依托于平鋪鎮的資源優勢,對農業發展的重點予以明確,以推動產業區域一體化發展。
4 結語
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規劃設計要以農業的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在保證產業園內傳統功能的基礎上,大力進行產業鏈的延伸發展,不斷拓展農業的新功能,融合農業一二三產的發展,以打造出質量和效益興農的區域樣板[5],促進現代農業的健康發展,從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參考文獻
[1]宋婧,夏禮如,楊旺生.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創意——以盱馬路現代農業產業園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20,48(12):318-324.
[2]盧志靈,王三軍.廣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運行體制機制創新研究[J].南方農村,2020,36(3):14-18.
[3]陳麗娜,孫國興.天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J].河北農業科學,2019(06):9-12,105.
[4]肖琴,羅其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11):57-62.
[5]謝建華.永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實踐與思考[J].湖南農業科學,2020(5):90-93.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