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埕瀚
摘要:當信息化系統應用于醫療設備管理時,可以被用在盤點醫療資產、醫療設備的檔案管理、制定醫療設備報告等方面,以此發揮出諸多好處。本文以此為背景,針對信息化系統在醫療設備管理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信息化系統;醫療設備管理;應用
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致使醫療設備也在推陳出新,雖然這些設備在救治患者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也為醫院的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即需要單設崗位,安排專人對這些設備加以管理。近年來,計算機技術已經逐步推廣和應用到各行各業之中,并且,其對于醫院的整體管理工作而言,也發揮著積極作用。基于此點,醫院的管理人員需在醫療設備管理過程中應用信息化管理技術,借以達到提升醫療設備管理水平的目的,從而推動醫院整體管理水平邁向新的高度。
一、信息化系統應用在醫療設備管理中的目的
當信息化系統應用于醫療設備管理中,應當做到下述幾個方面:為了同醫院信息安全的總體策略相符,安全防護等級需要高于實際業務的應用系統;為了避免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安全風險,要確保系統的運行始終處于安全狀態;應當滿足醫院關于信息安全的相關標準;做到安全管理與安全保護措施同樣重要;安全防護強度應符合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具體要求。
(一)移動監管實時數據的方法
針對信息會在內外網間流動的特性,需要使用“隔離裝置”加以隔離;為了確保用戶身份具備唯一性和真實性的特征,應嚴格認證用戶登陸時所使用的終端和個人身份;從保障信息系統安全性的角度出發,將現有的信息系統分別劃分成為終端、邊界等不同層級,并做好各層級的安全設計工作。就系統的物理安全和數據安全來講,需要滿足的具體內容則要參照《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中的第三級防護要求予以實施。
(二)移動監管實時數據的具體原則
為了保證數據資源管理工具維持平穩運行狀態,以及業務數據具備較好的安全性,相關人員在開展實際工作時,應當以避免應用系統被破壞、謹防信息網絡出現癱瘓、確保數據在存儲和傳輸時的安全性等為原則。
二、信息化系統在醫療設備管理中的現狀
當前,在國內醫院中普遍運用的醫療設備管理信息化系統主要包括:商品購置軟件、合作開發軟件、HIS系統中的醫療設備管理模塊。
就HIS系統中的醫療設備管理模塊而言,該模塊屬于一種靜態資產管理模式,其主要的存在意義是:對醫療設備的采購及出入庫加以管理,但無法滿足醫院在實際工作中對醫療設備的動態管理需求。并且,在現今市面上常見的醫療設備管理軟件中,多數均難以符合醫院的實際業務要求,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系統開發人員不了解醫院的實際管理流程,在設計系統時,只注重功能的全面化,以此為使用者增添了許多無意義的工作壓力。當下,醫院內部的工程技術人員主張同信息技術服務商實行合作開發的模式,并且,該模式已經成為了信息化系統研發工作中的主流模式,這種方式不僅充分借鑒了工程技術人員的實際工作經驗,還結合了服務商在IT技術方面的相關優勢,因此,這也是醫院的醫療設備得以實現信息化管理的主要途徑。不過,其中的弊端也十分明顯,即服務商不會將所有的技術都教授給醫院內部的相關人員,比如,系統的后續維護等工作內容仍需依靠服務商,這就導致該項工作的及時性與可靠性難以得到有效保障。更為嚴重的一種情況是,后期,服務商可能會有轉型或是解散的風險,從而使得核心技術人員不再受雇于該企業,進而為系統的長期使用帶來一定的風險。
三、信息化系統實際應用醫療設備管理中的表現
(一)盤點醫療資產
現如今,伴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醫院內的醫療設備也需要經常進行更新,這就導致醫院每年都會購入大量的醫療設備,以此增加了醫療設備管理中的資產盤點工作量。考慮到不同醫療設備在工作用處、操作辦法等方面可能會存在著較高的相似度,因此,相關人員在過去,使用人工管理方法進行資產盤點時,只能逐個翻看每個設備的型號來區分設備,從而完成盤點工作。此舉不僅會花費較多的人力和大量的時間,還會使得盤點工作缺乏規范性與精確性。倘若使用信息化系統完成盤點工作,則可以從系統中及時調出設備的采購、維護、淘汰記錄,并通過該記錄完成資產的比對與盤點。并且,在此過程之中,借由該系統的自動運算與匯總功能,除了可以顯著降低發生錯盤、復盤情況的概率,還能避免進行盲目盤查,以此提升了盤點工作的精準性,極大的節約了盤點時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資源,進而有利于提高醫療設備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醫療設備的檔案管理
以往,就醫療設備的檔案管理而言,通常會采取人工錄入信息的工作方式,但是,這種方法在執行過程中卻極易顯現出較多弊端,例如,在工作的前期階段,工作人員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進行錄入,而后,用于核對的時間同樣較長,并且,還可能發生錯錄、遺錄的情況,從而導致醫療設備在后期的維護、盤點等需要運用到設備信息的工作中出現較多問題,進而不利于提高醫療設備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不過,假設相關人員可以使用信息化系統開展該項管理工作,那么便可為醫院內的每臺設備粘貼一張內容統一的設備卡,以期通過掃描設備卡的方式,完成設備檔案的錄入與后續的報表制作工作,繼而避免出現檔案錄入失誤的情況,最終達到顯著提升檔案錄入工作效率的目的。并且,相關人員在后期進行醫療設備的管理時,可以直接從系統中查看有關于設備的各項記錄信息,以此不僅有利于節約翻閱記錄的時間,還能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準確度。同時,為了便于后續維護、使用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可以將設備結構圖、安裝圖等內容錄入進動態檔案庫之中。
(三)制定醫療設備報告
醫療設備在進行日常的故障維修與保養時,均會留有相應的記錄,這些記錄的內容包括設備的型號、使用時長等,以此便于后續形成一份醫療設備報告。不過,無論是維修工程師或是考核工程師,其在制定報告的實際過程中,多會覺得各項需要記錄與查詢的信息內容十分繁瑣,因此,他們并未能按照報告的具體制定要求予以完成,這就導致醫療設備管理工作喪失了良好的時效性。不過,當信息化系統應用于該項工作時,相關人員則可以直接從系統中查找到所需的設備信息,并使用系統對維修的次數與費用等數據進行計算,從而獲得客觀性的維修指數。除此之外,相關人員還能直接使用從系統中導出規范化的工作報告寫作模板,借以幫助自身完成醫療設備管理報告的制定工作,并以此指導有關設備的維修管理工作。
四、信息化系統在醫療設備管理中的應用重點
雖然,當信息化系統應用于醫療設備管理時,可以明顯提高該項工作的效率與質量,但是,在此過程之中,有關人員也需要通過主動翻閱相關書籍、查找互聯網資料等方法,樹立起信息化意識,并積極提高信息化水平,從而做好系統的后續更新與維護工作。同時,從醫院的角度出發,也應當積極組織管理人員參與各類培訓活動,借以有效提升其對于信息化系統的實際應用水平。除外,為了保證信息化系統可以在醫療設備管理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首先,相關人員要做好系統的及時更新工作,以此保證信息化系統能同現階段醫療設備的實際情況相符合;其次,各位維護人員需緊密觀察系統的實際運行狀況,對待其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要學會解決并加以總結,以期在確保信息化系統得以順利運行的同期,還可以提高醫療設備管理工作的質量。
綜上所述,信息化系統在醫療設備管理工作中可以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以期促使信息化系統有助于提高醫療設備的管理水平,進而提升醫院的整體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周強,顧超.醫療設備管理信息化系統設計[J].醫療衛生裝備,2014,35(06):7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