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幫助高校青年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一項重要的任務.目前,仍有部分高校青年存在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不夠深入、缺乏自覺學習意識和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動機不純、功利色彩濃厚的問題。因此,高校青年應系統性的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日常實踐中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關鍵詞: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信仰;問題;解決路徑
一、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不夠深入,缺乏自覺學習的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但作為國家棟梁的高校青年,大多馬克思主義基礎薄弱,接觸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來自于高中的政治課本和大學期間的理論灌輸,而不是自覺掌握與學習的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期間,有些青年學生因過多接觸網絡上的錯誤思想,中斷了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并產生與馬克思主義相偏離的思想;有些青年學生則是因學校理論宣講過多,實踐教學不足等喪失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興趣,對馬克思主理論停留在思政課考試知識點的掌握上。此外,在生活方面,眾多高校青年學生惰性嚴重,舍門不出,床以外都是遠方,沉迷手機與網游無法自拔,追求名牌消費水平往往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在學習方面,表現為學習主動性較低和自覺性較差,投機取巧,缺乏刻苦鉆壓和頑強拼搏的精神,碰到挫折易放棄。綜上,新時代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薄弱和自覺學習精神的缺失,是造成大多新時代高校青年在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道路上缺乏理論支撐,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缺少情感動力的主要原因。
(二)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動機不純,功利色彩濃厚
一直以來,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廣大高校青年的理想。如今,高校的學生黨員成為黨員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馬克思主義信仰者的主要群體之一。[]但是新時代高校青年大多是受父母的影響或是身邊朋友同學的作用,出自想擁有較好的工作和較好的前程的功利性目的" 信仰”馬克思主義。這類青年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不是發自內心的真正信仰,在實際生活中言行不一,所作所為與馬克思主義信仰相悖,奉行個人利益至上的原則。在行事作風上自私自利,不顧及他人的感受,不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在處理個人與集體社會的關系上,看不到群眾利益,心中無人民,無集體,一心只想著索取而不是奉獻,更有甚者做出背叛國家,背叛人民的事情。在實現個人理想時,在實現個人理想的過程中信念不夠堅定,遇到挫折易生退意。對社會主義理想的認知也存在偏差,并缺乏對社會理想實現的信心,在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過程中迷失方向,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丟掉信仰,增加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難度的問題。
二、高校青年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有效路徑
(一)系統性的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
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以事實為依據的信仰,也是一個經過嚴密理論論證和實驗檢驗的科學理論體系。新時代高校青年若想打好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理論基礎,就必須在自我建構馬克思主義信仰之前,全面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從而深刻領會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橋梁。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相關內容,嘗試運用相關知識解釋和分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商品經濟現象,學會在物欲橫流的世界中保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清醒頭腦;研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探究世界是物質還是意識的本質,學會在社會生活中用聯系、發展和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待堅定信仰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研修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感悟人類文明成果,領會在實際中如何分析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進而堅定社會主義必勝的信念,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二)在日常實踐中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新時代青年必須在個人日常生活中秉承艱苦奮斗的思想原則,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面對困難,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勇于拼搏,積極做自己命運的主人,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讓奮斗精神成功轉化為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情感動力。新時代高校青年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宿舍和學校里,卻伴隨著學業懶散、個人生活浪費嚴重、過分強調自身利益、只講索取、貪圖享受等不良現象。個人放任這種不良現象滋生,只會導致個人精神生活的萎縮,動搖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決心。因此,作為馬克思主義信仰者,新時代青年應當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新時代青年必須走出舒適圈,積極參加有意義的各種學術活動和社團活動,讓奮斗不只是床頭上的“海報”為追求健康積極的生活努力;新時代青年必須走出校園,積極參加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公益活動、和科技創新等社會實踐活動和社區服務活動,從中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吹?0年來,中國每前進一小步的背后,無數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者付出的巨大艱辛。從而不忘前人之辛苦,樹立遠大理想,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在不斷自我奮斗中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在不斷自我奮斗中明確馬克思主義信仰。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
[2]?? 周軍虎.意識形態安全視域下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
李敏敏,1996年 4月,女,漢族,山東濰坊,在讀碩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