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鑫敬 常毅



摘要 研究不同濃度的赤霉素與寶豐靈在草莓育苗過程中對健壯幼苗數目及繁殖率的影響。以永靖縣當地品種章姬為試驗材料,分別采用不同濃度的赤霉素(30、40、50 mg/L)與寶豐靈(0.67、1.00、1.33、2.00? mL/L)噴施葉面,以清水處理作對照,測量草莓主莖粗度、葉片大小、株高、匍匐莖數量、匍匐苗數量、匍匐莖長度和粗度、匍匐苗的莖粗、株高、葉片大小。結果表明,激素對植株莖粗有抑制作用。赤霉素對匍匐苗株高有抑制作用。用1.33? mL/L寶豐靈處理草莓幼苗對其產生健壯幼苗和提高繁殖率效果最佳。
關鍵詞 草莓幼苗;育苗;赤霉素;寶豐靈
中圖分類號 S66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20-0050-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20.015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ibberellin and Baofengling in Strawberry Seedling
HOU Xinjing,CHANG Yi (Fruit Industry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Qinan County,Tianshui City,Gansu Province,Qinan,Gansu 741600)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ibberellin and Baofengling on the number and reproductive rate of healthy strawberry seedlings were studied.Taking Yongjing local variety Zhangji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ibberellin (30,40, 50 mg/L) and Baofengling (0.67,1.00,1.33,2.00? mL/L) were sprayed on the leaf,with water treatment as CK,main stem diameter,leaf size,plant height,number of stolon,stolon length and thickness,prostrate stem thickness,plant height,leaf size of strawberry were measur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hormone on the stem of plant. Gibberellin inhibited the creeping seedling height.Treatment of strawberry seedlings with 1.33? mL/L Baofengling was the best way to produce healthy seedlings and improve the reproduction rate.
Key words Strawberry seedling;Seedling;Gibberellic acid;Baofengling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屬于薔薇科(Rosaceae)草莓屬(Fragaria)宿根性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園藝學上將其歸為漿果類 [1]。草莓以其上市早、營養價值豐富、柔嫩多汁、芳香可口、藥用價值高等特點倍受人們青睞 [2],隨著草莓生產的迅速發展,種苗繁育是草莓生產中的關鍵環節之一 [3],種苗繁育直接影響是否能獲得繁殖率高的幼苗及健壯的幼苗。赤霉素(GA)是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一種,在草莓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 [4]。目前在草莓育苗中促進壯苗及提高繁殖率的方法很多 [4-10],主要以利用赤霉素的作用來促進幼苗的生長,從而提高匍匐莖的萌發數量,進一步獲得更多數量的匍匐苗,更有利于通過選擇獲得健壯的幼苗。
筆者以甘肅省永靖縣的草莓主產品種章姬為研究對象,采用不同濃度赤霉素和寶豐靈處理草莓幼苗,獲得健壯幼苗的數目及繁殖率,比較篩選出更適合草莓幼苗生長的生長調節劑濃度,并選出其可顯著提高草莓幼苗繁殖率和獲得更多健壯幼苗數目的最適濃度,確保獲得健壯幼苗,旨在為草莓育苗實際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永靖縣地處隴西黃土高原,境內海拔高低懸殊,地形復雜,山川交錯,河谷縱橫,屬于盆地邊沿的次高山群及高原淺山丘陵區,海拔在1 563~2 851 m,地勢東西高、中部低,形成群山環繞的黃河河谷地帶 [11]。
1.2 試驗材料 供試草莓品種為當地草莓品種章姬。
赤霉素(上海同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5%赤霉酸結晶粉)、保豐靈(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試驗用具:直尺、游標卡尺。
1.3 試驗方法 在栽苗后30 d左右利用不同濃度赤霉素(用30 mg/L,簡稱GA1,40 mg/L,簡稱GA2,50 mg/L,簡稱GA3)及寶豐靈(用0.67 mL/L,簡稱B1,1.0 mL/L,簡稱B2, 1.33 mL/L,簡稱B3,2.0 mL/L,簡稱B4)分別處理草莓苗,寶豐靈有效成分也是赤霉素,用自來水作對照(CK),每個處理30株,分為3組重復,在14 d后對部分第一次噴藥后的幼苗再進行第二次噴藥,用與第一次同樣的濃度處理,每處理設3組重復,每組重復5株,其他管理措施保持嚴格一致。從第一次處理后每隔14 d觀察植株的長勢并記錄。
1.4 測定指標與方法 5月中旬進行大田移栽,灌水,然后劃分試驗用地,6月24日對每塊試驗地植株主莖粗度、葉片大小、株高、匍匐莖長度、匍匐莖粗度、匍匐苗莖粗、匍匐苗株高、匍匐苗的葉片大小進行測量,然后用不同濃度藥品處理,每間隔14 d重復測定一次各項指標。
1.5 數據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Starter 2010和SPSS? 21.0對試驗數據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2種不同濃度激素對草莓植株生長勢的影響 2種不同濃度激素對草莓生長勢的影響不同(表1)。隨著寶豐靈濃度的增大植株莖粗表現為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B3最大 (0.21? cm);植株株高、葉寬、匍匐莖粗度均為B3最大,葉片長度隨著寶豐靈濃度的增大而增加,不同濃度寶豐靈對草莓葉寬和匍匐莖粗度影響不大,由此可知,高濃度寶豐靈對葉長有促進作用,對匍匐莖長度有抑制作用,植株高度、莖粗、匍匐莖粗度適宜濃度為1.33 mL/L。不同濃度赤霉素對植株莖粗、株高、葉長、葉寬、匍匐莖粗度、匍匐莖長度的影響一致,都是濃度越高,草莓各種生長勢指標降低。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的植株莖粗均大于寶豐靈,但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的植株株高、葉長、葉寬、匍匐莖粗度、匍匐莖長度均小于不同濃度寶豐靈。CK的植株莖粗大于2種激素處理,CK的株高大于GA2小于GA3,說明高濃度赤霉素抑制植株株高;CK葉長、葉寬、匍匐莖粗度、匍匐莖長度均小于2種激素處理,說明激素促進草莓生長。
2.2 2種不同濃度激素對匍匐苗生長的影響 2種不同濃度激素對匍匐苗生長的影響見表2。由表2可知,B4的匍匐葉片最長,不同濃度寶豐靈處理匍匐苗葉長在4.1~4.4 cm,隨著赤霉素濃度的增大匍匐苗葉長減小,GA3小于CK,說明高濃度赤霉素抑制匍匐苗葉片生長;GA1匍匐苗葉片寬度最大(3.7 cm),隨著寶豐靈濃度的增大匍匐苗葉片寬度增加,但隨著赤霉素濃度的增加匍匐苗葉片寬度減小,與寶豐靈呈相反趨勢,CK匍匐苗葉片寬度大于GA3,高濃度赤霉素抑制草莓葉片的生長。匍匐苗株高B3最大,隨著寶豐靈濃度的增加先增大后減小,GA的匍匐苗株高均小于寶豐靈,也小于CK,說明寶豐靈促進匍匐苗植株的縱向生長。
2.3 2種不同濃度激素草莓植株生長勢指標的相關性
2種不同濃度激素草莓生長勢指標相關性見表3。由表3可知,植株莖粗與株高、葉長、葉寬、匍匐莖粗度、匍匐莖長度呈負相關,但不顯著;株高與匍匐莖長度呈顯著正相關(P<0.05),其他生長勢指標之間均呈極顯著相關性(P<0.01)。
3 結論
通過2種不同濃度激素對草莓生長勢影響的比較,寶豐靈和赤霉素對草莓生長勢指標均有一定的影響,這與任秀麗等 [1]對不同濃度激素對草莓生長發育的影響結果一致,不同濃度激素對植株莖粗、株高、葉長、葉寬、匍匐莖粗度、匍匐莖長度等的影響不一致。2種激素處理的草莓植株莖粗均小于對照,植株莖粗與株高、葉長、葉寬、匍匐莖粗度、匍匐莖長度呈負相關,說明2種激素對植株莖粗有抑制作用,且寶豐靈的抑制作用明顯大于赤霉素。B3濃度寶豐靈對植株株高、葉寬、匍匐莖粗度效果最好,匍匐莖長對激素最敏感,低濃度促進匍匐莖長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匍匐莖長度與株高呈顯著正相關(P<0.05),株高、葉長、葉寬、匍匐莖粗度以及匍匐莖長度之間均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低濃度赤霉素和不同濃度寶豐靈對匍匐苗葉長的影響不顯著,與對照基本一致,但高濃度赤霉素匍匐苗葉長小于對照和其他處理,說明高濃度赤霉素對匍匐苗葉長有抑制作用。草莓不同部位對生長激素的感應不同,總體表現出激素對植株莖粗有抑制作用,赤霉素對匍匐苗株高有抑制作用,寶豐靈1.33 mL/L對植株的效果最佳。
參考文獻
[1]
任秀麗,姚友.不同濃度激素對草莓生長發育的影響[J].北方園藝,2008(7):81-82.
[2] 張雯麗.中國草莓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景思考[J].農業展望,2012,8(2):30-33.
[3] 張曉艷.呼和浩特市草莓種苗繁育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5,43(1):83,89.
[4] 李根兒.赤霉素在草莓上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1(2):55-56.
[5] 赤霉素對于油橄欖種子的萌發與生長效應的研究[J].湖北林業科技,1975(2):30-33,38.
[6] 司劍華,雷云丹,段曉明,等.不同生長調節劑對北方枸杞出苗及苗期生長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35):15343-15345.
[7] 孫昌高,馬秋梅,方堅,等.藥用植物種子生理的研究 Ⅶ.赤霉素對石椒草種子萌發和早期幼苗生長的影響[J].現代應用藥學,1988(3):3-5.
[8] 俞庚戍,張成義,丁峙峰.“紅頰”草莓育苗期赤霉素應用試驗初報[J].上海農業科技,2009(1):81.
[9] 孟新法.赤霉素和種皮對桃種子萌發和實生苗生長的影響[J].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7,13(4):463-466.
[10] 孟新法.不同濃度赤霉素對解除桃種子休眠及實生苗生長的效應[J].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8,14(4):447-451.
[11] 田軻,劉海生,李建安,等.甘肅省永靖縣梯子崖—廟溝錳礦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分析[J].礦產與地質,2018,32(6):100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