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


摘 要 Cabri 3D是三維幾何模型軟件,是高中立體幾何教學革命性的工具。其特點是可以制作非常逼真、生動的幾何體圖形,使用Cabri 3D,仿佛是進入了一個數學實驗室,可以對作出的幾何體隨意轉動,從不同的空間視角去觀察幾何體,使學生能產生深刻的印象,不僅大大降低了空間想象的難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學生形成敏銳的觀察力,對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大有好處。
關鍵詞 Cabri 3D;立體幾何;輔助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9-0200-02
棱錐的外接球是近幾年高考的一個熱點和難點,筆者嘗試借助多媒體技術,以Cabri 3D軟件輔助教學設計了一節《棱錐的外接球問題》專題課,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一、教學內容
本課教學的主要內容是:通過例題與變式,研討求棱錐的外接球半徑的兩種常見方法:一、補形法;二、畫截面圖、勾股定理法。
二、教學流程圖
三、教學難點分析及突破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1.棱錐外接球轉化為柱體外接球的空間想象。2.畫棱錐與外接球的截面圖,構造與球半徑有關的直角三角形。為了突破教學上的難點,本課對例題及其練習引入Cabri 3D軟件制作相應的幾何體(內嵌于PowerPoint課件中),對于補形法(方法一),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想象復雜的幾何體的結構特征,并使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使形成直觀想象;對于畫截面、勾股定理法(方法二),則使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其截面圖形。
四、典型例題及練習的教學策略:
(1)方法一:補形法求棱錐的外接球問題:
例1:三棱錐P-ABC中,底面ABC是邊長為2 的正三角形,PA⊥底面ABC,且PA=2,則此三棱錐外接球的表面積為_______。
題目分析及教學策略:
本題的典型特點是“側棱垂直于底面”,適用方法是補形法,把三棱錐補成一個直棱柱,所以解決本題之前要有鋪墊,學生對長方體外接球問題要已有所了解,能求直棱柱外接球的半徑,為此,筆者設計了以下題組讓學生在上課前一天完成:
同時課堂上通過Cabri 3D軟件演示棱錐、直椎柱、外接球之間的內在組合體的結構,以下是設計的部分圖形,它們都是可以隨意轉動的幾何體。
此外,通過方法歸納環節,讓學生明確這一題型的方法特點,并結合以下的兩個變式題的鞏固及幾何體的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和強化補形法:
變式1 已知球O的表面上有P、A、B、C四點,且PA、PB、PC兩兩互相垂直,若PA=PB=PC=a,求這個球的表面積和體積。
變式2已知正四面體ABCD的棱長為a,求其外接球的半徑。
對于變式2,上課時設計的動態圖形是一個可以隨意轉動的正方體,里面有顏色的幾何體就是正四面體,通過演示圖形的自動旋轉,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清晰的結構展示,使得空間想象幾乎是毫無難度。
(2)方方法二:畫截面、勾股定理法求棱錐的外接球問題。
例2:在三棱錐P-ABC中,側面PAB垂直于底面ABC,△ABC與△PAB都是邊長為 的正三角形,求該三棱錐的外接球的表面積。
題目分析及教學策略:
本題特點是“面面垂直”,適用于方法二,即通過畫截面、使用勾股定理法。分別過△PAB和△ABC的外接圓圓心作垂線,得到交點就是球心,從而進一步使用勾股定理求出球的半徑。由于結構復雜,學生有限的空間想象力和作圖能力使得思考時會感覺比較困難,這時候,通過Cabri 3D軟件的作圖和對組合體多角度展示,無疑大大降低了難度。
同時課堂上也特別強調對例題的方法歸納,讓學生學有所獲,同時為了學以致用,再配以以下兩道相似題,做進一步地鞏固和強化訓練,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側棱PA與底面ABC所成的角為60o,則該三棱錐外接球的體積為( ?)。
跟蹤訓練2.已知四棱錐P﹣ABCD的頂點都在球O的球面上,底面ABCD是矩形,AB=2AD=4,平面PAD⊥底面ABCD,△PAD為等邊三角形,求球O的表面積。
五、教學反思
1.經過上課實踐,最大的感受是體會到Cabri 3D軟件在立體幾何的教學輔助作用非常明顯,不僅可以大大降低教學難度,使學生在突破空間想象上仿佛長了翅膀一樣,對于復雜的幾何體構造不再會感到很難想象,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促進學生觀察力和空間想象力的提高上也非常有好處,經過很長一段時間,臨近期末的時候,仍有學生向筆者反饋:“超喜歡上這種課!”值得一提的是,Cabri 3D軟件的操作簡單,類似幾何畫板,數學教師很容易上手,特別適合立體幾何的教學,而且遠比幾何畫板好用,值得向數學同行們推廣。
2.本教學設計考慮內容的完整性,容量比較大,但由于使用了Cabri 3D軟件等多媒體技術,大大降低了教學難度,使得能在一節課完成主要內容,得到了聽課的本校和外校老師高度評價。當然,讓學生完全消化吸收恐怕不是一節課就能完成的, 所以還需要教師后續作鞏固、強化訓練工作。
3.Cabri 3D軟件的工作原理類似幾何畫板,但在立體幾何的應用上則比幾何畫板軟件功能強大很多,不僅提供了作立體幾何基本圖形的工具,如作直線、線段、向量、圓、平面、三角形、多邊形、圓柱、圓錐、棱錐、球體、長方體、正方體等等。還提供了常見數學作圖方法,如交點、垂直、平行、垂直平分、中點、中心對稱、軸對稱等等。作圖的時候,只需要按照數學的思考方式,從數學的角度思考,就能像搭積木一樣搭建圖形,構造出各種各樣復雜的幾何體圖形。當在操作上有疑惑時,隨時可以按F1調出幫助信息,使操作非常容易上手,是數學教師值得掌握的又一教學利器,特向廣大數學教師同行們推薦。
參考文獻:
[1]吳光潮.“模型+題組”,激活學生觀察能力[J].高中中學數學,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