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斐,陽芳
摘要 植物節點景觀是模擬自然生態植物群落構建的植物組團景觀,其具有多樣性、美觀性和生態性,在園林綠化中能營造出五彩繽紛的季相景觀,展現出一幅幅層次豐富的藝術場景。植物作為中國現代園林景觀重要的造景元素,其景觀特色和文化特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探索研究和開發利用。該研究主要闡述和探討植物節點景觀在園林綠化中的設計方法與策略,旨在傳承中國傳統園林植物的造景手法,弘揚中國優秀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風格和特色。
關鍵詞 園林植物;節點景觀;園林綠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 S68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20-013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20.035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Plant Node Landscape in Landscape Greening
XU Yi-fei,YANG Fang (Landscape Department,Hunan Polytechnic of Environment and Biology,Hengyang,Hunan 421005)
Abstract Plant node landscape is a plant group landscape constructed by simulating natural ecological plant community, which has diversity, beauty and ecology, and can create colorful seasonal landscape and display rich artistic scenes at various levels in landscaping.As an important landscape element of modern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t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and more explored and utilized by people.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ed and discussed the desig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plant node landscape in landscaping, which aimed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landscape techniques of Chinese garden plants and carry forward the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xcellent landscape design of garden plants.
Key words Landscape plant;Node landscape;Landscape greening;Design
隨著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和施工風格多樣化,各類創意園林景觀層出不窮,并呈現出不同的地域風情和文化特色。在現代園林造景的元素中植物景觀起到了強大的景觀效應,同時植物面積和數量在現代園林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植物景觀在人們的視覺審美中得到了很高的評價。而植物景觀正是由各個植物節點景觀有機聯系而形成的,植物節點景觀即在園林景觀中可視范圍內的一處場所植物景觀,也可稱為景觀聚焦點,一般多運用于別墅花園、高檔小區和仿古園林中。植物節點景觀起到了以點連線、以線成面的良性景觀效應。現代園林效果評價如何,就看該園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和空間營造。浙江農林大學包志毅教授講到,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環境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基本元素,園林綠化的主體是植物,因此植物景觀在現代園林景觀項目中具有較高的價值和地位 [1]。
1 植物節點景觀的設計原則
1.1 組團景觀原則
植物組團即指多種不同高度、形態和顏色的園林植物經過合理搭配并聚集在一起組成園林植物群落景觀,植物景觀渾然一體、協調統一、富有變化,并具有凝聚視線、引人注目、主景升華的作用。植物節點景觀是植物組團中的一個單元,植物以組團成景觀,組團植物由不同層次結構形成景觀。以在草地上園林植物群落按立面層次來分,大致有大喬木、中喬木、小喬木、大灌木、中灌木、小灌木、地被植物、草坪8個層次。而植物組團大致可分為三大層植物群落:上木層(大喬木、中等喬木、小喬木、大灌木);中木層(大灌木、中等灌木球、小灌木球和景石小品);下木層(中層小灌木、前景小灌木、收邊小灌木、地被植物和草坪) [2],也稱之為“三重植物”景觀群落。組成植物組團景觀經常采用“三重至五重植物”的多重植物景觀結構,以“五重植物”組團植物景觀從低至高來說,第一層:草坪、花卉地被供人近距離欣賞,豐富地平線;第二層:小灌木(灌木球)豐富色彩,呈現造型,起到色帶、收邊和圍合作用;第三層:1~3 m高的灌木點綴裝飾,豐富季相景觀;第四層:3~6 m高的小喬木、高大灌木增添層次,構成景觀骨架;第五層:高6~10 m,胸徑20 cm的大喬木(二喬)勾勒景觀天際線(圖1)。
1.2 主次搭配原則
在植物組團景觀中講究合理搭配,主次搭配即在植物組團中要選擇一種主景植物,根據設計想要表達的景觀效果來確定主景樹的品種、規格、數量和位置。主景植物一般為大喬木、造型樹和叢生樹等,其樹形常為自然樹冠,植物組團中主景植物要求選擇樹形高大、造型美觀和具有代表性的植物,以充分體現其景觀主導地位和主體地位,主景植物往往具有很高觀賞價值和地域文化特色。次要植物一般為小喬木、大灌木和灌木球等具有一定自然樹形或整形的植物,在植物組團中起到陪襯主景、烘托氣氛和豐富景觀的作用。在整個園林環境中對于植物節點景觀的場所設置也應有明確的主次之分,重點地段應布置名貴、特色和有代表性的植物品種,次要地段就布置一些常用的鄉土樹種,以符合園林景觀的經濟節約型原則。
1.3 生態群落原則
植物組團必須遵循植物的生態習性規律進行景觀設計,因為生態是植物群落和諧成長的根源,不講究生態原則的植物群落將會影響到植物的成活率和景觀效果。植物節點景觀在生態原則的導向下構建立體多層次的園林植被體系,模仿自然植物群落的種類組成、生態習性和空間長勢情況,搭配成自然生態景觀,注重分析植物群落形態、季相、輪廓線等的搭配和組合;著重突出植物景觀美感、韻律和意境 [3],使植物群落在不同場景中富有自然氣息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底蘊,表現出生態與藝術高度和諧的良好效果 [4];注重植被視覺層次、葉色質感、樹形、冠幅、四季色彩的搭配,兼顧到植物花果的香氣、鳥類昆蟲的習性;打造圍合和封閉型景觀空間效果,配置多重植物景觀,體現一幅幅“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完美景致 [5](圖2)。
2 植物節點景觀在不同園林綠化場所中的設計分析
2.1 主入口處
任何一個環境的主入口景觀都是至關重要的,主入口是整個園林的形象代表、主題標志和門面招牌,所以在主入口處做植物節點景觀必須考慮與現狀環境的融合、空間布局與植物尺度的協調、風格定位和統一變化的搭配原則等。如在主入口處設置花壇,該花壇可采用植物節點景觀組團,組團的素材有樁景造型樹、灌木球和草花、草坪等,適當點綴一些小景石或做一定的微地形。有條件的主入口處前面兩側和進入主入口后主要視角處、墻角處都可以采用植物節點景觀配置,目的是讓行人感受到該環境的綠化量和綠視率,從而駐足欣賞、拍攝取景并進行免費的廣告宣傳,從小區庭院營銷角度來講即獲得了無形的商業價值和廣告效應。但是并不是每個環境的主入口都可以做植物節點組團景觀,如主入口處有標志景墻或大型標志石時,植物只能起點綴和配景作用,宜少而精,簡潔明了(圖3、4)。
2.2 庭園或廣場主要視線處
在遵循上述主次搭配原則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兼顧次要。庭園或廣場主要視線處設置植物節點景觀是根據景觀軸線的最佳位置和游人的觀賞路線,做到移步換景又富有變化,在此處設置植物節點多結合微地形營造成豐富的景觀層次。面積較大的庭園或廣場可多處設置植物節點景觀,突出各個部分景觀特色的同時也把全局景觀串聯在一起,真正做到步步有景看、處處有亮點的園林景觀(圖5、6)。
2.3 三岔路口處
該研究中三岔路口是在園林綠地系統里人和車分流的地方,也是景觀軸線的焦點和匯聚點,是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如果是人流的三岔路口可按“五重植物”的結構進行搭配,注意植物的空間構成和形態特征,可多布置一些觀花觀果和葉色變化的植物,點綴一些景觀石頭以豐富景觀,留出一定的空間讓游人進行拍照取景;如果是車流的三岔路口可按“三重植物”的結構進行搭配,要求簡潔流暢,在不防礙行車視線的前提下設置造型的樁景樹、球灌木、花帶草坪和景石等,同時可根據地方環境場景設置一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植物,體現一定主題文化的植物景觀。
3 植物節點景觀在園林綠化中的設計特色與優化策略
3.1 植物節點景觀在園林綠化中的設計特色
3.1.1 自然生態、鄉土文化特色。
植物節點景觀設計講究的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和因人制宜,追求的是植物種類的自然性、多樣性和生態性,強調的是園林環境的美化效果、鄉土特色和主題文化。自然生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的主題,鄉土文化是美麗鄉村建設的目標,也正是植物節點景觀設計的 方向。
3.1.2 傳承經典、和諧共生景觀。
植物節點景觀組團構建方式是繼承和借鑒中國傳統園林中的精髓,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地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現代園林植物景觀特色,展現生機盎然的自然植物風貌,以起伏的地形、優美的綠帶和自然的樹形豐富植物景觀層次,營造親近自然、融入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植物生態景觀。
3.1.3 層次豐富、即時成景優勢。
在園林建設中梳理植物的空間結構層次,優化樹種搭配,豐富植物色彩,打造“四季有花開,處處有景觀”的園林美景 [6]。植物節點景觀所選擇的樹種應是全冠植物,并保證植物原生長的優美樹形,做到落地成景、快速成型的現代風景園林特色,以適應社會各種活動和環境的需要。
3.2 植物節點景觀在園林綠化中的優化策略
3.2.1 深化生態設計理念,營造和諧共生植物群。
園林植物景觀在規劃設計時要立足于生態哲學理念,以藝術美學觀念為設計導向、以“景為人用”為目標,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互惠互利的生態系統 [7]。如注意向陽植物和耐陰植物的搭配,熟悉植物的生態習性;合理布置速生樹與慢長樹的位置,避免后期影響到整個樹形和空間布局;遵循“互惠共生”的生態原理,讓多個樹種長期生長在一處能夠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如皂莢樹、白蠟樹與七里香等生長在一起時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3.2.2 合理選擇鄉土樹種,實現經濟節約型園林。
根據環境需要適當選擇一些觀花觀葉觀果的鄉土樹種,鄉土樹種也存在造型常見且使用頻率高的和形態自然且極少應用的植物,所以在不同環境中要有變化,避免在同一環境中使用多次重復的樹種,如香樟、桂花等。在整個園林環境中植物節點景觀不是獨立存在的,必須緊扣園林環境的主題,節點之間相互聯系,避免類似的植物節點景觀出現在同一環境中,植物組團數量設置不宜滿地開花,而要量身定制,做到豐富中有簡潔、美觀中有意境,以營造經濟節約型園林 [8]。
3.2.3 落實設計項目跟蹤,打造樣板精品型景觀。
完美的設計加上專業的施工才能打造出精品園林景觀,一個精美的園林景觀設計方案,如果沒有一支高超的職業素養型、技術技能型和經驗豐富型的施工隊伍來承建,是無法達到景觀設計的理想效果。設計跟蹤項目施工,施工當中才能完美地把設計理念、效果和意境展現出來,設計師應有深厚的設計功底和文化涵養,能夠掌控到未來的景觀效果;施工者高超的技術和藝術的靈感,加上完美的材料和先進的設備,才能鑄就出理想的景觀作品 [9]。在施工過程中還要保證優質的土壤、基肥和充足的水分,加上后期科學生態的養護模式,遵循植物的生長規律,減少頻繁修剪植物,保證植物良性生長,才能打造樣板精品型園林景觀 [10]。
4 討論與結語
植物節點組團景觀正逐漸成為中國現代園林景觀相對穩定的風格和特色,如何在園林綠化建設中把握其設計指導思想和主題,首先執行以生態理念為指導、以自然生態為主體的設計方向;做好基地調查和場地分析,初步協調景觀的主次位置;認真分析業主的需要和愿景;對比優選的鄉土園林植物和少量名貴樹種,列出喬灌草的植物清單;遵循“三大”原則、應用“三大”特色,在設計中不斷優化,設計跟進施工,在施工中才會鍛造成精品。
總之,“森林包圍城市”理念深入人心,讓城市走進森林之中,把城市與森林融為一體,全面提高城市綠化水平,讓青山綠水落根城市,建造植物生態群落系統,構建植物景觀節點,讓人們觀賞到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感受到色香味俱全的植物特色,不斷改善人居環境,“以人為本、適地適樹”的植物景觀才能得到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潤江,郭春玉.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初探[J].現代農業科技,2011(8):221.
[2] 陳潔.住宅示范區的植物配置淺析:以常州路勁城420地塊一期示范區為例[J].現代園藝,2017(12):74-75.
[3] 孫東.淺談園林植物多樣性規劃的基本原則[J].現代園藝,2012(12):92.
[4] 吳軍霞.蕪湖城市公園綠地植物群落特征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8:59.
[5] 劉瑩瑩.蘇州市常見植物配置對城市生態效應影響的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6:1.
[6] 郭智.城市園林綠化植物造景常見的三個突出問題[J].現代園藝,2012(14):163.
[7] 崔芳.探析現代都市中生態景觀設計[J].現代園藝,2014(20):104.
[8] 易軍.城市園林植物群落生態結構研究與景觀優化構建[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5:92.
[9] 張惠華.道路綠化種植施工管理技術探析[J].中國園藝文摘,2013(5):97-98.
[10] 武敏.南京明城墻風光帶重要節點園林植物景觀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