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艨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較之前有了明顯的改善,對于藝術的追求也逐漸朝向更高的方向發展。進入21世紀以來國內設計行業步入瓶頸階段,在環境、裝修等領域存在較大的限制,想要改變這種現況我們需要對現有的設計工藝做出改變,大漆工藝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通過探究其工藝內容能夠進一步促進設計領域的成長。本文就我國的大漆工藝為中心,細致分析產品設計思維在大漆工藝中的應用,進一步促進國內設計領域的成長。
關鍵詞:產品設計思維;大漆工藝;應用;探究;實踐
中圖分類號:J5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23-00-02
大漆是一門非常優秀的傳統藝術,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目光逐漸被各類外來的裝飾文化所吸引,對于傳統理念中的大漆工藝缺乏了解。步入現代國際之間的競爭程度不斷增加,想要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需要對本國的優秀文化做出宣傳,強化自身在國際的影響力,同時也是為了促進國內民眾對傳統民族文化的了解。目前國內已經在開展各類傳統文化的宣傳工作,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路提升大眾對于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促進社會的發展,其中大漆工藝就是傳統文化中較為突出的一類,本文就從產品設計思維的角度出發,探討其在大漆工藝中的應用[1]。
一、大漆的歷史與應用
到現如今大漆工藝已經在我國存在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階段我國就已經涉及了大漆的應用,但是由于當時的條件較為簡陋所以對其的使用還存在初始階段,但是在隨后的7000年間我們一直在致力于大漆工藝的完善,完善其在各種設計、建筑之中的應用。在我國殷商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曾發現使用漆面的器物,十個數千年依舊可以觀察到大漆工藝的深厚底蘊。而根據《髹飾錄》的記載漆為之用也,始于書竹簡,而舜做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畫其內。以上的內容是介紹遠古部落時期,人們對于大漆工藝的應有。由于添加漆面會使得器物更加堅實輕便,同時還能夠抵抗一定的高溫腐蝕,并且能夠有效地隔水隔潮,是當時人們最為主要的應用對象,此外在當時文字體系還沒有完善,交流工作大多通過花紋與圖畫,漆面的出現也能夠在建筑與工具上添加各類圖案,凸顯自身的部族理念。古代對于漆的應用十分普遍,而從當下的發現大致分為三個方向:保護器物起到隔離防潮作用、裝飾美觀起到藝術作用、將漆面當作黏合物作用,從大漆工藝的法扎歷程我們可以發現,早期對其的使用只是從實用性出發,隨著人們的理念不斷完善,后續對漆的應用就融入了美觀性與藝術性[2]。
二、簡述產品設計思維
何為產品設計思維,對于普通民眾來說可能較難理解,想要認清其內涵首先我們要明白產品的含義。從狹義上來說產品就是被生產出的物品。而廣義的概念就是可以滿足人們需求的載體。從這一點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產品設計思維的概念。在當下的社會中有很多需要設計的領域,例如說本文涉及的大漆工藝,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應用到設計工作又或者各類建筑的設計,這都屬于設計的范疇。而將兩者進行結合就是所謂的產品設計思維。首先既然是設計工作就需要保證美觀做出首要原則,藝術領域中對于美的應用十分普遍,人們也能夠簡單的做出理解。其次設計的原則是以用戶為中心,人們需要的設計才是我們的設計目標,同樣在大漆藝術的應用中也要重視這個環節。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民眾對于美的欣賞能力已經提升到較高的水平,雖然大漆工藝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但是避免不了一些應用理念已經落后當下的時代,所以應充分考慮到大眾的需求,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來開展。最后也是設計理念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創新思維,時代總是在不停發展,產品設計也是一樣,應不斷完善自身的建設,促進設計理念的成長,從多元化角度出發,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力求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3]。
三、大漆工藝與產品設計思維的融合
(一)設計理念上的融合
盡管大漆工藝的歷史較為悠久,而且與自然元素呈現出高度契合的狀態,但是由于現代工業的出現,化學合成方式制成的器物成了人們的首選。這主要是因為大漆工藝的開展需要經過復雜的流程,對環境與空間的需求較高,同時很多環節必須通過人工的方式來完成,這對于企業或者個人來說是一個難以承受的現象。我國在工業的發展處于20世紀80年代,在這個過程中向大漆工藝等很多傳統藝術都因為無法跟上時代得到潮流而被迫選擇放棄,這對于文化的繼承造成了這嚴重的打擊。進入21世國內的經濟步入高速發展時期,并且逐漸認識到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各類傳統手藝進行傳承。而在這種環境下如何促進大漆工藝與生活結合成為我們的首要任務。想要促進大漆手藝與新時代的結合,對于顏色、紋樣的建設需要做出優化,而這種方式并不會改變大漆藝術的本質,其開展方式與用料還是繼承了傳統方式,以來手工技術的沉淀,只是更加符合現代民眾的審美觀念,與產品設計思維做出結合。例如說當今的日本,他們在器物的漆面設計中就做出了有效的改善,對傳統模式中缺乏競爭力的漆面設計增加機械化與美觀化的幫助,并對不同等級的漆面設計做出劃分,融合了時尚因素的完美漆器成為具備更高藝術底蘊的高級奢侈品,提供給經濟調教富裕的家庭或者選擇出口。中低檔的漆器則以機械生產為主,注重生產效率相應的售價也較低,普通家庭也能夠承擔此類消耗。這樣日本國內對于漆器的應用就呈現普及趨勢,上至貴族下至普通家庭都能夠使用到優美的漆器。另外韓國對于漆藝術的應用也值得我們學習,他們除了保留傳統漆器品種之外還以此衍生了其他的漆藝術品種,例如說根據漆面藝術衍生的咖啡,利用天然漆的特性所研制的肥皂與色料,這些都是對漆藝術的應用。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在大漆工藝的發展道路上還留有巨大的空間,經濟水平的提升使得大眾的購買力較以往時期有了明顯的改善,而且由于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們也更加愿意接受與大漆工藝相關的器物。所以將產品設計與大漆進行結合,創造出適應當今社會的新式漆器才是發展的唯一途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