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以勒
摘 要:公共建筑在使用過程中普遍具有人流量大的特征,同時其本身屬于公共服務設施,這時出于保障服務質量,提高公共人群體驗目的,相關領域對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進行了研究。通過研究發現,傳統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與現代推崇的生態理念不合,甚至存在相悖的現象,而這種設計在公共人群使用公共建筑時帶來的不便,因此需要得到改善。對此本文將圍繞生態理念對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進行研究,闡述生態理念基本概念,現代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問題,最終針對問題提出相關設計建議。
關鍵詞:生態理念;公共建筑;內部空間
中圖分類號:TU7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24-00-02
在我國城市發展中有很多公共建筑,如林間小道、公園、亭子等,這些建筑全天候開放,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此類建筑,同時部分建筑與外部景色相連,能夠讓人欣賞自然美景,使人心曠神怡。但隨著生態理念的發展,傳統公共建筑在內部空間設計上顯得過于注重功能性,忽視了設計生態性,這時原有設計在能耗、污染、美觀等方面都出現問題,使得傳統內部空間設計理念受人詬病,對此如何結合生態理念對公共建筑內部空間進行設計,優化原有問題就成了影響值得思考的問題,有必要展開相關研究,此舉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生態理念基本概念
生態理念的核心既為“生態”,而“生態”大體又可以劃分為三個要點,分別是節能、環保、不突兀,對此下文將從這三個角度對生態理念的基本概念進行闡述。
(一)節能
人類的絕大部分活動都需要能源支撐,活動的開展會不斷的消耗能源,而能源來源于自然資源,因此人工活動所消耗的能源越大,則自然資源的消耗也會隨之增長,同時在這種關系上,因為某些自然資源屬于難再生或不可再生資源,如果大量消耗,將造成近乎永久性的損失,這些現象都是人們不樂于看見的,尤其是在現代能源需求大,能源產出小的背景下,人們都非常重視能源消耗問題,由此就闡述了節能,通過節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降低資源的消耗,且盡可能不使用難再生或不可再生資源,說明節能意識具有良好的生態性,是生態理念中的要點[1]。
(二)環保
同理,人類絕大部分活動會不斷消耗自然資源,而這種消耗的形式有很多,除去利用自然資源來生產能源以外,還包括占用,例如某些建筑的實施會占用自然用地、建筑的使用會將自然水體作為污物排放點等,而這種占用就會帶來自然資源的破壞與污染。這一條件下,因為現代人類社會中的自然用地破壞、自然水體污染現象非常嚴重,所以人們開始重視自然資源占用的方式與程度,如何盡可能小的占用自然資源是人們高度關注的問題,而這種表現就是環保要點的體現。對此如果能充分落實環保要點,則人類活動對自然資源的影響就會被降至最小,可以起到保護自然環境,保障生態正常的作用,可見環保是生態理念要點。
(三)不突兀
所謂“不突兀”是指人類活動下的產物在自然環境中是否突兀,如果比較突兀,則說明人類活動沒有與自然環境、資源建立良好關系,對自然資源的利用不充分或方式不當,同時還會影響自身的美觀度,例如直接在一片綠地中建立一個現代化建筑,此舉顯然就會導致現代化建筑非常突兀,整體不美觀,不能體現生態理念,而該建筑建立中對自然資源的占用方式比較粗放,沒有發揮自然資源應有作用。而相反來看,如果該建筑將綠地資源融于自身,就不會顯得突兀,同時也很好地發揮了自然資源的作用,可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體現了生態理念。
二、現代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問題
(一)設計能耗問題
根據生態理念的節能要點可知,人類活動所造成的能源消耗要盡可能的小,這一點在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中也是一樣,但根據普遍案例可知,多數設計人員在設計工作中比較重視內部空間的功能性,如何提高內部空間功能性水平,為公共人群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是他們主要思考的問題,而此舉顯然就忽視了設計能耗的問題,某些設計人員可能為了提高內部空間設計功能,會大肆使用能源,例如某設計人員為了增加內部空間的美觀度,想要在內部墻體結構上安裝彩燈,而彩燈的使用勢必會帶來巨大的電能消耗,增加當地電能生產壓力,迫于壓力當地電能生產組織就必須更多的使用自然資源來提高產能,可見此舉造成了較大的能耗,與生態理念中的節能要點不和,而這種現象在現代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中非常常見,因此必須得到治理。此外,設計能耗問題還涉及難再生或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可見此類問題造成的破壞較大,不可對此忽視[2]。
(二)環保設計問題
在生態理念的環保要點上,現代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理應避免過度破壞、過度污染自然資源的現象發生,但實際上很多設計人員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導致設計成果的環保性不足,造成了環保設計問題。首先某些設計人員在內部空間規劃中過于追求美觀度,會大肆擴張內部空間的總體范圍,同時使用很多建筑材料在范圍內進行規劃,此舉就會帶來了過度破壞自然資源的問題,即較大的內部空間范圍會增加公共建筑的占地面積,如果范圍過于大,則占地面積會破壞外部生態環境,環保性不足,其次大量建筑材料的使用會增加內部空間規劃設計實施的廢料產出,隨之這些廢料將排放到周邊水體等部位,造成過度污染現象,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可見當前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不但沒有對周邊環境進行保護,反而造成了環境破壞,因此必須得到治理。
(三)自然資源利用設計問題
在生態理念不突兀要點上,現代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應當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保障自身在自然環境中不突兀,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而現實情況中,大部分設計人員的設計成果都沒有對自然資源進行良好的利用,例如在光照設計當中,很多設計人員都是使用照明設備來實現光照的;空間規劃中沒有考慮融入周邊綠植,而采用人工景物進行美化,而如果將周邊綠植融入室內,則可以避免人工景物帶來的資源消耗。由此可見至少在光照設計當中設計人員沒有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設計比較突兀,不能與環境相容,需要得到調整與治理。
三、生態理念下現代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優化建議
針對以上提出的三大問題,現代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應當得到優化,對此秉持“問題導向”原則,下文將提出相關的優化建議,通過各項建議至少可以起到消除問題,在設計中體現生態理念的作用。優化建議分別為,加強能耗控制、盡可能使用可再生資源,全面分析設計要求、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一)加強能耗控制、盡可能使用可再生資源
在節能要點上,現代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必須對設計能耗進行控制,盡可能將設計所造成的能耗降至最低,這是實現節能要點,體現生態理念最直接的方法,例如某溫州公共建筑在美觀設計當中,沒有必要大肆采用彩燈等一系列人工產物進行點綴,應當適可而止,其余部分可以使用植被等來彌補,同時還可以利用色彩原理來體現美觀度,即不同色彩、色調給人帶來的觀感存在差異,如果設計人員想要體現“溫暖”的感受,可以使用紅色、黃色等暖色調進行美觀設計,這樣不但降低了能源消耗,也實現美觀設計目的。另外,因為公共建筑是城市公共服務的設施,在其內部空間設計中不可能將能耗降至為零,某種程度上還是會消耗一些自然資源,所以針對這一點建議盡可能使用可再生資源,例如可以利用太陽蓄能電池來實現供電,這種供電方式消耗的是太陽能(太陽能是現代備受推崇的可再生資源),使用此類能源生產電能,就能降低其他難再生或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且滿足內部空間設計中的電能需求,由此體現良好的節能生態理念。
(二)全面分析設計要求、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事實上,很多自然資源都可以在現代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中被使用,忽視自然資源在這方面的作用就會造成一系列的問題。這一條件下,建議現代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人員在設計工作開展前,先對內部空間設計要求進行全面分析,得出設計需求,后根據設計需求思考利用自然資源滿足需求的方法,由此將自然資源全面應用于內部空間設計的各個層面上,即可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例如在溫州綠城中,設計人員就通過內部空間規劃將自然光照引入室內,并合理分布,滿足內部空間在白日的光照需求,同時也可以直接將外部綠地引入室內,將綠地作為地面或裝飾,由此構建良好生態環境。
四、結束語
綜上,在生態理念下現代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存在很多問題,整體不滿足生態理念的三個要點,對此本文提出了相關優化建議。通過文中優化建議,能夠全面對當前問題進行治理,推動內部空間設計向生態理念方向發展,可起到節省公共建筑內部空間設計能源消耗、提高環保水平、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思源.基于低碳生態理念的綠色建筑設計研究[J].山西建筑,2015(24):183-184,185.
[2]包思思,懷敏燁.公共建筑內部空間的創新設計與生態理念的結合[J].名城繪,2019(0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