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蔓麗
摘 要:數字交互技術與MOOCS課程的建設和應用,將課程內容呈現于各類數字移動終端上,增加學生學習互動性和主動性。在新的教學背景下,通過不同維度的課程建設體系和知識模化庫的建設,讓學生真正感受互聯網課堂的優勢。
關鍵詞:協同學習;翻轉課堂;新技術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24-0-02
近年來數字交互技術和 MOOCs課程逐漸植入到課堂教學。將相關課程設計內容呈現于各類數字移動終端上,增加學生學習的互動性和主動性。很多教師與時俱進地在課程設計中加入新媒體元素,但大多數課堂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傳統教學中“主體”與 “客體”的互動關系,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增強。如果要打破這種傳統課程設計中的根本性問題,就需要在整體課程設計以及教學實踐環節進行全新的開發與研究。
協同學習(Synergistic Learning )作為面向互聯網時代學習技術系統的新框架,是一種高階學習形態。協同學習模式,是指在網絡信息技術環境支持下,學習者以小組等學習共同體的形式為獲得個體與群體的學習績效而進行互動、互補的學習方式。
伴隨著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推進,信息技術對學習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為學習提供了自主性與社會合作的更多可能性。傳統的學習理論不能很好地解釋信息聯通環境下的信息與知識的轉化、個體與群體的交互、情感與文化價值交互技術狀態下的學習影響等問題。協同學習理論對學習過程中信息與知識、個體與群體的關系進行了深入辨析,提出技術條件下的學習機制與關鍵要素,提供了一種宏觀視野學習整體視域下具有微觀可操作性的精巧分析框架,為有效的數字交互教學模式設計與教學環境建設提供了理論基礎。[1]
產品設計課程群在產品設計四年專業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它也是貫穿整個產品設計教學中的一個系列課程,融合科技、工程與藝術的多種交叉學科,是一項綜合能力輸出比較高的課程群組。傳統的產品設計教學模式中存在諸多弊端,很多學者都認識到在新形勢下尤其是經過2020疫情后,作為高等教育執行和研究者必須正確把握產品與市場、經濟、科技等領域的關系,結合現有的互聯網背景對產品教學進行創新性的結構調整和課程內容更新。在本次課程建設和改革中,我們依托以下四個方向進行:
其一,整合相關專業課程的內容,梳理課程群的結構,以點帶面,以面促建,建立課程知識模塊庫,加強不同學科間的交叉和融合,推動產品設計專業特色化建設。
其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00后一代的網絡敏感性和興趣,針對個人專業知識,調整傳統的因材施教方式,既注重應用型的人才的培養又不至磨滅學生的個性和特色發展,挖掘和培養學生的問題捕捉能力、概念擴展能力、表現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積極心理學暗示,不斷激發學生主動地去發現和探索最新的互聯網資訊,更加全面的了解產品設計的現狀和未來。
其三,促進教師團隊自我成長,以新信息和新技術為出發點,及時調整和更新教學內容,補充新知識,跟上時代步伐,適應學院整體發展目標,使教改落到實處。
其四,借用互聯網平臺,引入新媒介、新技術、新理念,打造各學科和專業方向之間的交叉學習平臺,打造新的激勵機制下的全新課程體系。
在整體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數字交互技術,從六個不同維度來構建協同學習空間。并以學習共同體的角度來重新進行教學設計,有利于學生運用新建MOOCS課程群來觀察學習和體驗,助力學習個體知識創新,達成深度學習,強化智慧型高階學習。
以學習共同體為目標,系統科學規劃產品設計課程,合理開發數字交互教學軟件,師生共同進步。
以整合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將原有的優質教學課件內容與數字交互技術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思考,提高綜合素質。
從本體認知的角度進行產品設計教學學研究,可分為觀念維度、設計維度、體驗維度、情感維度、實踐維度和反思維度。如何運用數字交互技術在六個維度間形成關聯與整合從而構建學習共同體是項目研究的具體內容。
一、觀念維度
教師應重新審視自身的角色定位,對 “知識——信息——能力” 之間的關系進行轉換思考,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與信息技術以及新的信息交互技術進行互相關聯,是有效進行MOOCS課程群建設及翻轉課堂應用的前提。
教師克服內心的畏難情緒和逃避心理,正面應對;熟悉掌握信息化的教學理念、觀念、模式和操作流程,擺正心態,積極探索信息技術的應用方式,融合到教學的全過程中去。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和數字交互平臺以及MOOCS的共通性,通過教師間、師生間的相互協作,研討和溝通,進行優勢互補,快速提升教學研究能力,快速成長為適應新時代的新型教師。[2]
二、設計維度
結合課程知識特點,以學習共同體的角度來重新進行數字化MOOCS課程及其教學設計。數字化技術手段的使用,除了可以保留知識固有特性外,還能更加豐富和多變的感 官體驗,因此,不能把傳統課件直接照搬進現在的MOOCS體系,需要充分的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把多樣化豐富的課程融入新的課程體系中,使整個課程組以數字化呈現課程內容,使其更立體、更豐富。因此必須根據數字化特點重新設計教學內容。[3]
學生可以通過相應的交互技術,如單點觸摸、多點觸摸等方法與相關課程內容進行互動。數字化呈現過程中強調的是教學內容的可交互,情境的可融入,這需要做一整套的前期準備工作,比如前期故事情節腳本的創作、情境情節的設計、交互動作與方法的設計等方面。
三、體驗維度
數字交互技術在MOOCS課程設計中的應用,需要依據學生的心理及行為習慣來確定。通過現階段教學分析與調研得知,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教學質量為目標,協同式MOOCS體系應具備以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