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姚瑤

其實,自打凱迪拉克在華銷售伊始,CTS、SLS、ATS那一撥車型就統統是后驅車。
其實,自打凱迪拉克在華銷售伊始,CTS、SLS、ATS那一撥車型就統統是后驅車。真正促成凱迪拉克與后驅強關聯的,反而是競品車型的變化。當寶馬1系轉投UKL前驅平臺后,凱迪拉克的CT4儼然成為了同級別中的唯一后驅車型,凱迪拉克也終于可以自豪的喊出后驅家族的口號了。

首先是舒適。前置后驅的布置形式,讓整車的質量分布更加均勻。而且縱置發動機連接變速器,可以讓整個動力系統的重心移至前軸之后,整車的重量都集中在前后軸之間。就好像兩個人抬轎子,走走停停都會非常的平穩。而前置前驅的布局則更像一個人挑著扁擔,重量處于支點之前。
所以在駕駛中,無論是啟動加速,還是制動剎車,前置后驅車型車身姿態都要更加平穩,起伏更小。同樣的駕駛者,同樣的駕駛習慣,后驅車的舒適性要遠遠強于前驅車。
其次是運動。車輛前輪的重要工作就是負責轉向,如果你讓它還兼職驅動,自然會影響本職工作。精準度、車輪轉角都會受到影響。同時,在車輛全油加速時,因為重心后移,前驅車更容易出現抓地力不足,而后驅車反而會強化驅動輪的抓地力。在彎道中,后驅車也比較容易出現甩尾的趨勢,這種趨勢有利于車輛快速通過彎道。

最后就是設計。后驅車型會有更長的dash to axle,車身的比例,特別是側面比例會更加的修長、和諧,也利于設計師的發揮。后驅車型,想要做難看了都不容易。
當然,后驅車型也有一些先天的不足,那就是空間。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前驅車的空間利用率都要比后驅車更強。

上述的這些后驅優勢,你在凱迪拉克CT4、CT5、CT6上自然都能體會到,但除此之外,是不是還應該有些區別于其他后驅車型的“必殺技”呢?
先說CT4,它的“必殺技”就是四個字,同級唯一。如果想要在這個級別內,追求高質感的駕駛樂趣,CT4幾乎是最好的選擇,至于寶馬1系,是很好的前驅車,但還是不如后驅好。

再說CT5,它的“必殺技”是科技。MRC主動電磁懸架、mLSD機械式限滑差速器,這些配置讓CT5變得更加容易上手,還是對標寶馬,如果你的駕駛水平足夠高,3系應該會有更好的表現,但對于普通人來說,CT5卻更容易讓你體驗到后驅的“極致魅力”。
對于CT6,它的“必殺技”是個形容詞,容易。ARS主動式后輪轉向系統,讓這個車長超過5.2m的大家伙低速靈動、高速穩健,“費勁”這個詞絕對不會出現在CT6車主的腦海里。而SuperCruise超級智能駕駛系統則是我體驗過最“踏實”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基于高精度地圖的SuperCruise雖然在啟動條件、應用場景上有著一些限制,但就單車道高速公路巡航駕駛來說,卻是非常容易上手。首次使用,我就嘗試了超過60km的脫手脫腳120km/h的自動巡航駕駛,愜意得很。


縱觀凱迪拉克CT系列的三款車型,它們在保持了各自車型不同產品魅力的同時,都更加注重對于運動性能的保證,特別是像CT6這種的中大型車,并沒有一味追求舒適,像以前SLS一樣把懸架調的很軟,同樣是MRC的電磁懸架它會比CT5更舒適一些,但也同樣保持了足夠的支撐。在動態表現上,凱迪拉克的后驅家族反而更像歐洲車型。

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放棄了美式豪華舒適,看看座椅上的按摩功能,它給了你充分的理由,賴在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