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傳月
【關鍵詞】心理護理;老年;慢阻肺患者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81-01
慢阻肺的臨床全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多發于老年人群的呼吸系統疾病。COPD的發病因素主要為持續氣流受限,并由此導致患者出現特異性炎癥。本次研究主要對心理護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及滿意度進行分析,詳情如下。
1.1臨床患者資料
選取了2016年2月到2018年5月在我科就診治療的72例COPD患者為研究對象。常規護理組患者均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共36例,心理護理組患者均接受心理護理干預,共36例。其中常規護理組男女比例為18/18;年齡61~84歲,平均(72.39±4.72)歲。心理護理組男女比例為21/15;年齡62~85歲,平均(72.63±4.87)歲。心理護理組與常規護理組的患者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本次研究通過本院倫理標準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知情且同意參與本次研究。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診斷患者病情符合COPD的相關診斷標準。排除標準:溝通功能缺陷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患者。
1.3方法
常規護理組干預方案為常規護理,病情監護、飲食干預均為基礎護理措施。
心理護理組干預方案為心理護理,干預內容:1)認知干預,護理人員需針對患者性格特點、家庭背景、教育水平等多方面情況進行探查,根據探查結果選擇合適的談話方式與患者進行交流,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患者的治療信任,與患者密切溝通,根據患者理解能力、教育水平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對患者普及COPD相關的疾病知識及防治措施,以增強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水平,提高對疾病的重視程度,并告知患者具體護理流程,以方便患者配合護理人員開展工作;2)心理干預,護理人員需密切關注患者情緒變化情況,在患者出現負面情緒時及時進行開解引導,護理人員可以借助患者的治療信任來引導患者傾訴出負面情緒的根源所在,護理人員在此過程中需認真傾聽,并適當給予相應安慰、鼓勵與支持,以舒緩患者情緒,在患者傾訴完畢后可根據患者傾訴內容針對性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以進一步消除患者焦慮不安的負面情緒,同時還可以通過播放患者喜好的音樂來轉移患者注意力,并以此愉悅患者心情,幫助患者保持健康積極的治療心態,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3)環境干預,護理人員需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的療養環境,病房溫濕度環境需調整至患者舒適范圍內,病房需定時進行通風,以保證空氣通暢清新,此外還可根據患者喜好于病房內布置相應裝飾,有利于幫助患者舒緩心緒。
1.4觀察指標
對常規護理組與心理護理組干預后的SAS評分及SDS評分進行統計記錄,分值越高,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進行統計記錄。
1.5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4.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顯著。
2.1常規護理組與心理護理組干預后的SAS評分、SDS評分及護理滿意度評分
心理護理組干預后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常規護理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心理護理從認知干預、心理干預以及環境干預三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
認知干預需要以患者性格特點、教育水平等多方面探查結果為依據來選擇合適的交流方式與患者進行溝通,治療信任的獲取有利于后續護理工作順利開展,面對教育水平及理解能力不同的患者可以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以確保患者能夠理解掌握相關疾病知識及防治措施,護理流程的宣講也有利于患者后續配合護理工作開展,可以有效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心理干預主要依托患者的治療信任來引導患者傾訴患者內心情緒,護理人員適當的鼓勵與支持有利于舒緩患者情緒,而根據傾訴內容進行針對性心理護理則可以進一步有效消除患者內心負面情緒,患者喜愛音樂的播放則可以愉悅患者心情,幫助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治療心態;環境干預主要通過定時通風、溫濕度環境調節以及裝飾品布置來為患者營造安靜舒適的療養環境,對患者病情恢復有利。在本次研究中心理護理組干預后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常規護理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心理護理可以更好地滿足患者護理需求,有效消除患者焦慮抑郁情緒。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在老年COPD患者的臨床護理中表現良好,值得在臨床醫療中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