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俊梅
【關鍵詞】集束化護理;發生率;ICU譫妄;預防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36-01
作為ICU一種臨床常見的神經精神系統并發癥,譫妄的主要表現即為患者的注意力及認知功能出現問題,進而產生一系列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在發病后,患者的住院時間會延長,會面臨著更大的危險,而且還會損害其認知功能,甚至會造成患者發生死亡。因此,必須要對此類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救治,同時要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集束化護理干預基于征詢醫學理論進一步地規范與統一護理工作,在此基礎上全面提高護理水平。將此護理模式科學地運用在ICU病房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搶救成功率。
1.1基礎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2例ICU譫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22例,年齡為22歲80歲,平均年齡為(47.3±2.4)歲。按照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劃分成兩組,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均為31例。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與病情等方面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患者入住ICU前具有正常的認知與語言表達功能;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排除行顱腦手術與顱腦損傷者;排除神經外科手術者;排除不配合者。
1.2護理方法
為對照組患者提供常規護理干預。
對實驗組患者提供常規護理+集束化護理干預。其中,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
1.2.1成立集束化護理小組
加強對小組成員的教育培訓。包括:幫助護理人員準確、全面地掌握譫妄知識,了解集束化護理理念與實施步驟,充分認識到個人擔負的重要監護職責。
1.2.2集束化護理方法
推動患者睡眠覺醒周期的正常化。為了促進患者身體的更快康復,責任護士要積極地和主管醫師進行交流,結合患者的病情對其治療活動進行科學的安排。每天11:00-12:00為患者播放音樂,并且對其睡眠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2)加強和患者的交流。要積極地與患者進行溝通,3次/d,30min/次,在此基礎上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獲得患者的充分信任;(3)結合患者癥狀的轉歸情況對探視時間進行科學的安排;(4)指導患者進行早期活動。醫護人員要科學評估患者病情。結合病情與肌力等判定早期活動等級。若患者的肌力及清醒程度≤三級,增加半臥位度數,指導其開展四肢活動,20min/次,2次/d。若患者的肌力及清醒程度>三級,引導患者主動開展四肢活動與抗阻力關節活動,20min/次,2次/d;(5)加強ICU病房環境管理。對ICU病房內的燈光與噪音進行嚴格控制與管理。盡可能在白天為患者提供醫護工作,從而更好地保證患者的睡眠;(6)結合患者病情的改變情況,為其科學地使用約束帶,確保患者處于舒適的狀態。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ICU譫妄發生情況、ICU入住時間與住院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選擇使用SPSS 25.0軟件對本研究的全部數據給予統計分析,對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的組間比較分別采用X2檢驗與t檢驗。當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發生ICU譫妄的情況比較分析
實驗組發生ICU譫妄的概率是3.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9.4%(P<0.05);實驗組的ICU譫妄持續時間為(3.4±0.7)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5.0±8.2)d(P<0.05)。

2.2兩組患者的ICU入住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分析
實驗組的ICU入住時間是(6.6±1.1)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11.0±1.1)d(P<0.05);實驗組的住院時間為(9.4±1.1)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18.9±1.2)d(P<0.05)。

譫妄主要是患者的思維紊亂,并且意識水平發生變化,在此基礎上引起的急性腦功能障礙。對于ICU機械通氣患者而言,其發生譫妄的概率為80%左右。在發病后,會導致患者的原發病情疾病加重,而且還會影響其預后。因此,就必須要及時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救治。首先,要準確地發現并且消除危險因素,這樣可以達到預防的效果。然后,在患者患病后,要為其提供針對性、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在ICU譫妄的臨床護理中,為患者采用集束化的護理干預模式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提升護理水平,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預后,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