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燕 陳飛 徐捷琳
【關鍵詞】盆腔炎;焦慮情緒;護理干預;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89-01
婦科疾病中,盆腔炎十分常見,通常是由女性生殖器炎癥所致,可引起白帶異常、腰骶部酸痛與月經異常等癥狀,不僅能夠對女性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同時還能降低其生活質量。為此,護士有必要做好盆腔炎病患對癥治療期間的護理工作。本文選取的是94名盆腔炎病患(2018年2月-2020年3月),旨在分析護理干預用于盆腔炎中的價值,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8年2月-2020年3月本院接診的盆腔炎病患94名,按照奇偶數字分組原理均分2組。試驗組年齡在21-42歲之間,平均(34.59±2.65)歲;體重在39-65kg之間,平均(54.62±4.79)kg;病程在0.5-6年之間,平均(1.97±0.64)年。對照組年齡在20-41歲之間,平均(34.96±2.81)歲;體重在39-66kg之間,平均(54.13±4.82)kg;病程在0.5-7年之間,平均(2.01±0.68)年。患者臨床信息完整,無精神和心理疾病。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2組體重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組都進行常規護理:囑患者多休息,做好外陰部的清潔工作,及時處理患者的腹脹等異常狀況,并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測。試驗組配合護理干預:(1)主動和患者溝通,了解其基本狀況,根據患者個人喜好,利用文字、圖片或者視頻等為其介紹盆腔炎病理知識,以激發其學習的興趣,提高對自身疾病的認知程度。及時解答患者的提問,告訴患者治愈的盆腔炎案例,使患者有足夠的勇氣面對疾病。教給患者深呼吸的正確方法,以有效減輕其疼痛感。(2)利用帶激勵性色彩的語言關心患者,正向引導患者宣泄出心中的苦悶,使患者的不良心理能夠得到有效的消除。建議患者多與人溝通,通過和病友之間的交流,分享治療心得,增強自信心。根據患者興趣愛好,選擇患者喜歡的音樂進行播放,同時指導患者通過冥想的方式放松身體,減輕心理壓力。(3)鼓勵患者進食富含營養且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進食油膩、生冷、堅硬、刺激和辛辣的食物。建議患者適當增加新鮮果蔬攝入,多飲溫開水,確保排便順暢。囑患者多量多餐,切勿暴飲暴食,以免加重胃腸負擔,影響病情康復。(4)要求患者休息時取半臥位,同時鼓勵患者適當運動,一般選擇有氧運動,比如:散步、打太極和慢跑等,以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病情恢復。囑患者養成健康的性生活習慣,若患者腰腹部疼痛,需讓其休息,做好保暖工作,避免著涼。若患者睡眠質量較差,可讓其在睡前用熱水泡腳。
1.3評價指標
根據SF-36量表的評分標準從活力、精神健康、社會功能、生理功能與身體疼痛等方面出發對其干預前,后生活質量作出評價,最高分100,得分越低,生活質量就越差。
用SAS量表對2組干預前,后焦慮情緒作出評價,得分越低,焦慮情緒就越輕。
1.4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 20.0軟件完成數據分析工作,用t來檢驗計量資料(x±s),同時用X2來檢驗計數資料[n(%)]。當P<0.05時,提示組間的差異較為顯著。
2組干預前SF-36與SAS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試驗組干預后SF-36評分比對照組高,SAS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如表1。

臨床上,盆腔炎具有高發病率,主要包含盆腔腹膜炎與子宮內膜炎等多種病理類型,能夠對女性的身體健康造成較大威脅,若干預不及時,將有可能會導致不孕,給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目前,常規藥物治療乃本病的一種重要治療手段,但對于多數患者而言,其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度比較低,加之受疾病折磨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其在治療期間更易產生負性情緒,進而對其療效造成了不利影響。護理干預乃比較先進的一種護理方式,能夠將患者作為中心,根據患者的基本需求,從健康教育、運動指導、飲食調護和心理輔導等方面出發對其施以個體化的護理,以提高其心態穩定性,促進病情康復,改善預后。此研究中,試驗組干預后SF-36和SAS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選擇護理干預法對盆腔炎病患進行護理,利于其焦慮情緒的緩解,及生活質量的提升,建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