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璨
【關鍵詞】思維導圖護理模式;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66-01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RDSN)是常見的新生兒的危重急癥,主要是由于新生兒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而引起的。臨床研究表明,RDSN高發于新生兒出生后6h左右,是引起新生兒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機械通氣是目前治療RDSN最有效的療法,在新生兒治療期間,配合科學的護理干預,可達到改善療效的目的。我科室對RDSN新生兒實施了思維導圖護理干預,獲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1.1研究對象
將我院2018年11月-2020年3月收治的RDSN新生兒7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平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組均包括35例。觀察組中35例患兒,男18例、女17例,胎齡(34168±0.63)周,體質量(2.36±0.56)kg。對照組中35例患兒,男19例、女16例,胎齡(33.96±0.74)周,體質量(2.42±0163)kg。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思維導圖護理,具體的實施辦法如下:
1.2.1繪制思維導圖
在科室內成立思維導圖護理小組,組內包括主治醫師1名、護士長1名、護士若干名。將RDSN新生兒作為核心,將治療前、治療中和治療后作為1級思維分支,將治療前、治療中和治療后風險事件及處理方案作為2級思維分支。在此基礎上,以核心問題,即預防RDSN新生兒并發癥為分支,由中央圖發散4周,標記各級各分支問的所屬關系,生成完整且顏色劃分不同的樹狀圖。
1.2.2小組成員培訓
對組內全體成員進行思維導圖護理培訓,將培訓重點放在思維導圖的繪制和應用上,積極鼓勵組內成員頭腦風暴,積極討論RDSN新生兒并發癥的誘因,并結合思維導圖對應標記區域分析總結應對措施。
1.2.3開展思維導圖護理
①改善環境:治療前期使用紅外線保溫箱定時測定患兒體溫,每次40min,使患兒體溫能夠維持在36.1℃-36.5℃之間,箱內濕度保持在55%,積極預防患兒體感不適引起通氣危險。保溫箱的處理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積極預防感染。待患兒病情穩定后,即可撤去紅外線保溫箱。②安全護理:在進行機械通氣治療時,要對患兒氣管與牙床間距進行測量,在休息時可以在患兒的頸下墊軟枕,并讓其頭部偏向下傾斜,并伸直,保持氣管處于打開狀態。在患兒皮膚受壓部位應用水膠體敷料以減輕壓力。按時給患兒變換體位,翻身時應用二人配合翻身法進行,避免氣管插管和呼吸機管道發生松弛。必要時遵醫囑應用鎮靜劑,避免患兒由于掙扎而引起口腔、咽喉損傷。密切觀察患兒呼吸道、口腔分泌物,及時清除,保證呼吸道通暢。③營養支持:在患兒治療前期,要采取靜脈營養支持的方式給患兒進行營養支持,滿足患兒機體所需。待患兒病情穩定后,改為鼻飼喂養,每隔2h進行1次。喂養過程中要注意合理控制喂養速度,并加強喂養過程監測。
1.3統計學方法
Spss21.0軟件分析,機械通氣治療時間、住院時間用“±”和t檢驗,氣漏、VAP、感染、腹脹發生率用“%”和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氣漏、VAP、感染、腹脹等并發癥發生率5.71%,低于對照組的25.71%,P<0.05,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如表)

2.2兩組患兒的機械通氣治療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機械通氣治療時間和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如表)

思維導圖護理是一種借助圖文形式轉換信息的護理方法,該護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臨床護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相比常規l臨床護理,思維導圖護理具有系統性、組織性和流程化。借助思維導圖能夠使臨床護理內容層次分明,整個護理方案能夠以樹狀圖的形式呈現出來,對護理工作中的各級各分支關聯進行清晰的呈現,通過標記、整理、壓縮信息,可幫助患兒家長更好地掌握疾病知識,借助彩繪可進一步加深記憶,從而提高了家長的配合度,達到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目的。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護理能夠有效控制RDSN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從而縮短其機械通氣治療時間和住院時間,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